从阿拔斯王朝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官僚体系以及军事制度分析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制度

真渴望读懂古今 2023-04-21 20:21:59

前言

倭马亚王朝作为阿拉伯帝国时期的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世袭王朝,其统治时间也只不过才90年而已,虽然其国祚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忽视倭马亚王朝对于今后伊斯兰世界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帝国发展的重要意义。阿拉伯帝国时期主要经历了两大王朝的统治,其一是阿拉伯帝国及其各项制度的重要建立者倭马亚王朝,再一个就是促使帝国走向强盛政权道路的阿拔斯王朝。

倭马亚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不仅仅存在阿拉伯人统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的问题,就连当时帝国内部存在的诸多民族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总体来使,虽然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政府通过积极鼓励非阿拉伯人的民族改宗伊斯兰教,由此扩大了阿拉伯人统治的社会基础,但是却始终没有处理好民族歧视的这一问题,由此导致了倭马亚王朝统治后期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频繁的民族起义。

阿拔斯王朝能够成功取代倭马亚王朝实现对于阿拉伯庞大帝国的统治,就是因为在倭马亚王朝统治后期,阿拔斯家族已经成为众多民族起义势力中的一支领导力量。波斯麦瓦利的频繁起义,什叶派穆斯林的武装进攻,再加上阿拔斯家族崇高的宗教威望,使得倭马亚王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统治威胁。公元750年,倭马亚王朝军队最终难以抵抗波斯麦瓦利以及什叶派联军的进攻,起义军占领了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大马士革。

阿拔斯作为起义军的领导者,在灭亡倭马亚王朝之后便建立了阿拔斯王朝,该王朝对于阿拉伯帝国及其人民的统治长达5个世纪之久,成为了阿拉伯帝国时期最为繁荣强盛的政权。不仅如此,阿拔斯王朝的建立对于阿拉伯帝国及其统辖下的各族人民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代的标志,不仅仅各族人民愈发阿拉伯化挥着伊斯兰化,在统治制度方面的建设更是相较于倭马亚王朝时期更加完善和成熟。

阿拔斯王朝帝国统治基础的扩大化与成熟化

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一方面由于帝国统辖的范围达到了空前规模,另一方面由于阿拉伯人数非常有限,只有当初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因此想要完全建立起和巩固阿拉伯人对于帝国以及其他民族的统治,始终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其实阿拉伯人数不占优势的现象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同样存在,那么该王朝哈里发及其政府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阿拔斯王朝时期能够完全解决帝国统治基础的问题,其实离不开倭马亚王朝时期所推行的改宗伊斯兰教,大规模吸收外族穆斯林的政策。经过倭马亚王朝时期对于伊斯兰教的大力推广,使得帝国统辖范围内的诸多民族,如叙利亚人、伊拉克人、埃及人等等都已经朝着阿拉伯化或者伊斯兰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波斯人的伊斯兰化程度更高,当初倭马亚王朝的灭亡,波斯麦瓦利就是起义军的主力。

这些人在阿拔斯王朝时期的伊斯兰化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并且在宗教信仰、民族性格、语言、文字方面都已经和原来狭小的阿拉伯人群体完成了融合。这就使得,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已经得到了空前缓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流与互动成为了帝国内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政府也就很少再去采取倭马亚王朝时期那种尖锐的民族歧视政策。

在帝国的统治官僚集团中,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政府积极吸收除阿拉伯人以外的各个民族,尤其是帝国政府的高级官吏甚至是地方总督的人选上,经常会由叙利亚人、埃及人担任,其中波斯人作为伊斯兰化程度很高的民族,颇为受到政府的重用。由此可见,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人脆弱的社会统治基础的问题,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已经不再是一个关乎帝国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了。统治基础的扩大,再加上都城前往巴格达,使得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不断走向一个开放、辉煌的强国之路。

阿拔斯王朝时期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官僚体制

阿拉伯人以前在倭马亚王朝时期独享的社会地位,到了阿拔斯王朝时期已经不在突出,各个已经伊斯兰化的民族此刻也已经能够获得同样阿拉伯穆斯林的地位和待遇。这不仅仅是倭马亚王朝统治90年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更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政府对于这种民族融合现象的承认和尊重。公元762年,刚刚建立仅两年的阿拔斯王朝就决定迁都巴格达,这项决议对于今后阿拔斯王朝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原来帝国首都的大马士革属于叙利亚行省,并且在地理位置上更偏向于西部的地中海地区,因此倭马亚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官僚集团始终未能够受到东部波斯帝国的巨大影响。而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政府迁都至两河地区的巴格达之后,这就意味着帝国政府的统治中心相较于倭马亚王朝时期更偏向东部。

两河流域又是非常靠近具有深远历史文明积淀的波斯帝国的影响范围,所以说阿拔斯王朝时期受到波斯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影响更为明显。再加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直作为西亚文明中心的起源地,其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冲地位,这就使得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最终选择迁都至此。随后,哈里发及其政府就组建了一套强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的官僚统治集团。

而哈里发及其政府参照的政治体制对象恰恰就是萨珊波斯时期的宫廷政治,为了将哈里发的权力提上到空前的地位,阿拔斯宣布哈里发拥有绝对的军事、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任何人都不得亵渎和违反其意志。与此同时,他认为哈里发从此以后是安拉的代言人,不再是先知的继承者,大大加强了哈里发的宗教地位。在哈里发下面是分统各方面事务的部门长官,其中最高行政长官就是直接由哈里发任命的“维齐尔”,即宰相。

阿拔斯王朝时期高效的官僚系统以及军事系统

在完成了哈里发中央政府的组建之后,阿拔斯本人亦十分注重地方辖区的官员人选和行政建制。中央哈里发政府虽然设置了分管行政、财政、军政以及宗教方面事务的官员,并且由“维齐尔”总其领导,但是在地方的诸多行省的建制上却要简单许多。

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地方行省一共设立了24个,行省下面直接统辖着若干县区。行省的最高长官为总督,并且直接由哈里发本人亲自任命,由此可见能够担任行省总督一职的人一般都是颇为哈里发信任的。总督的权力很大,一般都负责本省的行政和军政大权,财政事务则直接由哈里发政府处理。为了防止各省总督割据一方,哈里发经常派遣钦差大臣赴各省监督,以便控制总督的行为。

帝国的财政问题历来为哈里发政府所关注这是传统现象,在阿拔斯王朝时期亦不例外。各省总督的权力虽大,但是哈里发却并没有赋予他们更大的财政权力,中央政府设有专门负责财政事务的财政大臣,一般都由“维齐尔”担任,同时向各省派遣财政总监,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为了加强对于全国各地的控制以及联系,政府修建了大量的驿站和交通道路,驿站大臣也有哈里发亲自任命。

军队作为阿拉伯帝国建立和壮大的主要暴力工具,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得到了一如既往的重视,虽然阿拔斯王朝时期社会比较太平,战乱较少,但是哈里发更加注重对于军队的基础建设。比如,在军队的人选上,哈里发废除了只由阿拉伯穆斯林才能够担任正规士兵的规定,允许各族人民皆可以参军入伍。不仅如此,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军队主力是由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他们待遇优厚,担负着保护哈里发、宫廷安全、都城治安以及对外征战等诸多职能。

评价

相较于倭马亚王朝时期对于阿拉伯帝国的统治方式以及各项制度来说,阿拔斯王朝时期体现的更加成熟与开放,虽然其在国家制度方面的制定仍然遵循的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主义,但是在具体的官僚制度、政策实行甚至是宗教方面,都体现出了比较温和平缓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倭马亚王朝对于阿拉伯帝国建立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并且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制度法规对于阿拔斯王朝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阿拔斯王朝虽然能够吸收阿拉伯人以外的其他民族作为统治阶层成员,但是这种开放政治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倭马亚王朝时期扩大阿拉伯人社会基础的政策。

阿拔斯王朝将首都迁至巴格达,其统治中心也逐渐来到了两河流域,这里作为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一直发挥着非常不错的经济作用。阿拔斯王朝能够定都于此,一方面使得该时期两河地区的经济地位得以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吸收萨珊波斯时期政治制度的精华之处。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这其中就彰显了萨珊波斯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阿拔斯王朝对于统治建团的构建以及地方行省制度的限制,一方面体现出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对于当时民族已经渐趋融合,并且不断伊斯兰化现状的承认,由此在统治集团的官僚人选和任命上,就体现出了极为开放的胸怀和气魄。另一方面,阿拔斯王朝统治者依然对于总览一省军政的总督进行了权利限制,通过钦差大臣以及财政总监的监督,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黄金草原》

0 阅读:0

真渴望读懂古今

简介:真渴望读懂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