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凉伞盖交椅”的小窝格杨婆墓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4-05-08 15:11:14

民间传说,杨公(杨筠松)母亲的坟地在泰宁洪港口;传唐朝末期风水宗师杨筠松避黄巢之乱,路过于此,爱此龙穴砂水,求福地葬母。

泰宁主要河流为从龙湖镇流下来的龙湖溪,进入泰宁后叫泰宁溪,后于杨婆墓前面的这条河交汇后,叫金溪,泰宁溪流向是西南向,金溪流向是南向。

其龙脉乃是南干正条龙脉,南干龙在茶花隘分脉,到分水隘大跌断穿草坪过峡,再耸起弥勒山,弥勒山向西南行驶,分三支大脉,中间一支降势结穴,两边有随龙水夹送。

穿过草坪峡后,于少华山龙气最旺盛的地方分出正统龙脉,一派巍峨广袤的气象,山峦绵亘迂回盘旋数百里,山峰都极其高大。

进入垣局后耸起涨天水星山峰,横向展开达十余里,从帐幕之中吹落一条龙脉,仿佛要断又未断之际,又顿挫起高大的金星山峰,紧贴在水星的帐幕之下,山形圆满光肥,两边水星的“帐带”,像垂丝串珠一样的有数十条之多,护从的形势繁盛华丽。

在高大的金星山峰正面,微微开出小的凹窝,在泥土聚拢的地方融结成穴,周围凸起的弦纹线条清楚,两侧掬手形势弯转环抱。凹窝内地势平坦,形状圆整,既不太深,也不太宽阔,形势宛如燕窝,大小仅可藏车隐马。

龙脉气势雄大,穴场形势却小巧,真是难得的格局。不必借助外来之山的包裹,穴场自然周密藏聚,天然的形势可爱。穴点前又有数尺平坦的地面,下面注有泉眼,占地不到一亩,一年四季既不干涸,也不溢出,这个水池就是内明堂。

明堂之前有一座山,近的几乎可以攀爬,山形秀媚方平,既不紧迫又不歪斜,整齐端正的拱立着,在穴场中只能看到这座山,其外明堂及左右的一切山水,都看不见,恬然安静,如同坐在密室之中。

但穴场却后坐大帐,结穴的山峰高贴有力,如同端坐在帷幄之中,民间称之为“珍珠凉伞盖交椅”形穴,以幞头状的山作为案山,的确恰当。

进一步去考察穴场外面,则可见诸山重重叠叠,拥从护卫排列四周,攒聚过来暗自拱卫穴场,有万卒影从的气势。

混港、洪港两条河流夹送着龙脉山体,交会于五里之外,水口处的山峦都是大龙脉的交缠之山。

但穴场融结在山腰,下面铺展开田野,龙脉的余气很长,不免有倾斜跌断之势。形势好像是顺着水流流去的方向,因此与常理相异,然而山势高大,所以穴场随高,仍然相当于在山脚部分,而且登上穴场后,地势平坦,形势藏风聚气,并不会感觉到高,亦感觉不到有外面的倾斜跌断的隐患,这就是其美好之处。

但是背井离乡而得尊贵的结局,也正是由此而来。然而龙脉气势牵连,煞气未净。在高大的金星上融结成穴,又是金星中的武星兴旺的征兆,龙脉以庚位入首结作卯向的龙穴,则兆示着尊贵应得于武功。而且正干龙脉汇聚了山川的正气,兆示着忠贞不渝。

这块地山势粗大雄伟,又不见有脱卸的过程,因此所带的煞气未除,同时因为僻地处于万山包围之中,垣局十分逼迫狭窄,既无龙虎、明堂,又看不见外洋,因此不入俗眼,只是穴结于一小窝之中,形势可爱,正是所谓的“璞中之玉”。

番外传疑:杨婆的后世子孙中,有做麟州刺史的,赶上时局动乱,天下分为南北两边,无法回归故里,就定居在太原,世代做边关将领,即杨无敌。

杨无敌大名杨业,虽没读过书,却忠烈武勇且有智谋,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宋太宗征讨太原时,杨业劝其主刘继礼投降,以保护百姓的生命,献城有功,宋太宗召见了他,并以杨业为代州刺史,并兼三交驻泊军兵马都部署。

参考文献《地理人子须知 上》

7 阅读: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