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中心城区2021—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乡镇篇)

房产小站 2024-05-13 18:16:45

近期,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24〕42号)批复同意,并于4月8日正式对外发布。

接着,嘉兴各镇、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相继公示。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本网共搜集整理13份街道和9份乡镇的规划文件,内容涉及各镇、街道的未来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用地性质等。

其中南湖区辖9街道4镇(东栅街道、建设街道、解放街道、新嘉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城南街道、长水街道、七星街道、新丰镇、余新镇、大桥镇、凤桥镇);

秀洲区辖4街道5镇(新城街道、高照街道、嘉北街道、塘汇街道、王店镇、洪合镇、新塍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

人口作为关注重点,根据规划文件,统计了各镇、街道2035年的人口发展规模,以供参考。

本期为嘉兴市本级9个乡镇的规划文件重要内容。

注:文件为草案公示,所有数据和内容以最终审批文件为准。

01 南湖区

(一)大桥镇

规划范围为大桥镇和科技城管辖范围。

辖区管辖范围图

城镇定位:国家一流科技创新产业新城:城市功能提升、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能级跃迁、城乡统筹融合。

发展目标:人文活力宜居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引领区,绿色低碳产城融合先导区,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示范区。

规划至2035年,全镇常住人口14.5万人;规划至2035年,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基期年)

大桥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2.83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34.4%;城镇开发区面积28.68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30.1%。

总体格局:“一核五心、两带两廊、六片区”。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域构建9个15分钟生活圈,构建若干个5-10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二)余新镇

规划范围为余新镇管辖范围。

辖区管辖范围图

功能定位:高铁南畔现代化品质新城:产城融合新高地、水乡花园幸福地、共富水乡示范地。

2025年,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为全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助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高质量发展创新之城。2050年,高水平建成产城融合新高地、水乡花园幸福地、共富水乡示范地。

至202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90%;至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100%。

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基期年)

余新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7.03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36.01%;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2.41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26.24%。

构建“一心一核、一轴一带、多廊三片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域构建2个15分钟生活圈,构建11个5-10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三)凤桥镇

规划范围为凤桥镇管辖范围,下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总面积80.37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

规划定位:城乡融合品质新城。

规划目标:2025年,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为全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助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生态康养宜居地、产城融合创新高地、乡村振兴先行地、江南历史人文古镇;2050年,高水平建设产城融合的乡村富足强镇和高品质的共同富裕示范镇。

规划至2025年,凤桥常住人口规模5.3万人,城镇化率55%;规划至2035年,凤桥镇常住人口规模6.2万人,城镇化率77%。

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基期年)

凤桥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0.63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38.11%;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3.40平方千米,约占镇域总面积16.67%。

构建“一主一副、一带三轴、两片三组团”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域构建10个15分钟生活圈,构建11个5-10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四)新丰镇

规划范围为新丰镇行政辖区范围,下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总面积62.93平方千米。

规划范围图

功能定位:汉塘古韵宜居地,城乡融合幸福地,特色工业集聚地。

发展目标:2025年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为全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助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以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农业为主导功能的综合型城镇;2050年高水平建成产城融合的乡村富足强镇和高品质的共同富裕示范镇。

规划至2035年,新丰镇常住人口规模6.8万人;规划至2035年,新丰镇城镇化率69%。

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基期年)

新丰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9.86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47.46%;城镇开发边界面积9.12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4.49%。

构建“一心三点·一带三轴三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域构建1个30分钟镇级公共服务生活圈,全域构建9个15分钟社区(乡村)级生活圈,镇区和竹林集镇细分为7个5分钟邻里级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02 秀洲区

(一)油车港镇

划范围为油车港镇管辖范围,下辖1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规划范围图

功能定位:嘉兴重要的科创湖区,城市北部重要组团。

规划到202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实现科创资源集聚、一城三区雏形显现。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乡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油车港实践。规划到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科创湖区全面建设完成。

2035年人口规模:常住人口规模12.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10.0万人。

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基期年)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885.83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30.06%;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72.98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7.54%;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095.99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7.47%。

构建“一心、一轴、一带、五组团”的镇域国土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全域构建4个“15分钟”生活圈,包含2个城镇生活圈、2个乡村生活圈,构建若干个“5-10分钟”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二)新塍镇

规划新塍镇行政辖区内陆域空间全域133.22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

规划范围图

功能定位:城乡融合共富标杆,红色旅游养生古镇,产业创新富美优城。

规划2025年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谋划发展大文旅、大健康两大服务业。2035年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典范城镇。基本建成城乡融合示范镇、共同富裕标杆镇、江南水乡文旅镇。2050年全面建成文旅繁荣的富美优城。成为全国示范性的城乡融合标杆,国内一流、长三角知名的红色养生水乡名镇,运河湾生态宜居、产业兴盛的共富品质城镇。

规划至2025年,新塍镇常住人口规模为8.8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46%;规划至2035年,新塍镇常住人口规模为9.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61%。

新塍镇不涉及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981.6893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37.40%;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377.0706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0.34%。

构建“一心、四节点、两廊、两板块”的镇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构建“5+18”城乡15分钟生活圈体系,指新塍镇东片区、新塍镇西片区、西文桥集镇、桃园集镇、火炬片区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乡村地区的18个“15分钟乡村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三)王江泾镇

规划范围为王江泾镇管辖范围,下辖33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总用地面积为120.39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

发展定位:千年运河古镇,江南湿地新城,浙北商贸重镇。城镇性质:产业转型示范区,世界级湿地湖区,城乡融合先行地。

规划到202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实现产业转型、城乡融合。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江南湿地新城、浙北商贸重镇。规划到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世界级湿地湖区全面建设完成。

2035年人口规模:常住人口规模13.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9.8万人;城镇化率达75%。

2035年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规模24.88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4.38平方公里。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99.87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1.63%;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475.60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37.18%;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510.86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2.55%。

“两核、两轴、两片、三组团”总体格局。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规划构建王江泾镇、村两极公共服务生活圈,形成2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5个15分钟乡村生活圈。完善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四)王店镇

规划王店镇内陆域空间全域109.56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

功能定位:工业智造名镇,空港物流新区,梅里宜居新城。

到2025年建设嘉兴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东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行改革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空港贸易智港、产城融合与城乡融合示范镇。2050年高水平建设产城融合、乡村富足强镇,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示范镇。

规划至2025年,王店镇常住人口规模为9.82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41.2%;规划至2035年,王店镇常住人口规模为11.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63.6%。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9.3989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20%;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184.1437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36.11%;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470.5512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2.69%。

构建“一廊、双区、双片”的镇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构建“3+19”城乡15分钟生活圈体系,指王店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行改革区、建设集镇3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乡村地区的19个“15分钟乡村生活圈”。王店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行改革区、建设集镇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分别细分为7个、4个、3个“5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五)洪合镇

规划洪合镇行政辖区内陆域空间全域54.87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

规划范围图

功能定位:红色基因传承地,产业创新示范地,共同富裕先行地。

规划2025年,积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靠拢,建设“两园一谷”、城乡融合样板镇。规划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基本建成空港时尚潮镇、城乡融合示范镇。规划2050年,高水平建成临空经济强镇,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示范镇。规划至2025年,洪合镇常住人口规模为8.46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63.36%;规划至2035年,洪合镇常住人口规模为9.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约88.78%。

洪合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138.3249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38.97%;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071.4297公顷,约占镇域总面积19.53%。

构建“一廊两片、两轴三区”的镇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构建“1+6”城乡15分钟生活圈体系,包括洪合镇区1个城镇“15分钟生活圈”和乡村地区的6个乡村“15分钟生活圈”。

城乡生活圈规划图

0 阅读:5

房产小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