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甄嬛传时,他剃了头才知道演太监,祈祷别在台湾播出,意外翻红

汐姐品剧 2024-01-18 10:25:56

说起《甄嬛传》,从2011年播出即大火,这部剧可谓是捧红了一大波演员,不仅主角一个个家喻户晓,连戏份不多的配角,也照样成名。

其中就包括在剧中饰演苏培盛的李天柱,凭借这一角色,让本已戏路越来越窄的他再度翻红。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位从影30多年,还拿过台湾金钟视帝奖的大咖李天柱,之所以能放下身段,去演一个类似龙套的太监,其实背后还有一段趣事。

2010年,《甄嬛传》开始筹拍,导演郑晓龙选角时搞得声势很大,在业内几乎无人不晓,很多香港、台湾的演员都前来应聘。

就在这时,李天柱的经纪人看到了《甄嬛传》剧组在招募演员,便把李天柱的简历发给了剧组。

很快,李天柱接到了剧组通知,让他来试镜。在经纪人的陪同下,李天柱第一次见了导演郑晓龙。

他非常谦虚地对郑晓龙说:“我愿意把自己当成是一张白纸,如果导演您愿意的话,也可以把我当作是一张白纸来用用看。”

郑晓龙经过和李天柱的一番谈话之后,对这位台湾视帝也颇为赏识,于是问他:“头发能剃吗?”

李天柱说:“当然可以了,对于表演来说,头发本来就不属于演员。”

郑晓龙说那就你来演苏培盛吧。

一旁的经纪人听后非常激动:“哇,太棒了。”

看着经纪人这么激动,李天柱也特别开心,出来之后问经纪人这个角色是什么?

经纪人说:“这部剧中,除了甄嬛和皇上,就这个角色戏份最多,700多场戏呢。”

紧接着,他们就被带到剧组的一个房间里,给李天柱剃了头,准备过几天开始拍戏。

拿到一大摞剧本后的李天柱,马上开始投入工作,但是,当他看完第一本的时候就开始后悔了。

原来,他们说的这个戏份很多的角色,从头到尾没多少台词,居然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跟班,大多数台词都是“喳”、“奴才这就去办”,绝大多数还只是站在旁边卑躬屈膝的背景板。

李天柱感到落差很大,但是,事已至此,信守承诺是他的人生守则,既然接了这个角色,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2011年,《甄嬛传》定档之后,李天柱却恳求导演,“在大陆播播好了,千万不要到台湾播,太丢人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天柱就已经很火了。

那时的李天柱出道没多久就入围了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演员奖。

之后又被琼瑶看上,出演了多部热播剧,比如《烟雨蒙蒙》(《情深深雨蒙蒙》台湾版)里的陆尓豪,《在水一方》里的左雨农等等。

2000年台湾偶像剧爆火后,李天柱又在多部偶像剧中饰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5年,凭借台湾偶像剧《白袍之恋》刘教授一角,获得第四十一届戏剧节目男主角奖。

看着李天柱这过往优秀的履历,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觉得丢人了。

虽然李天柱在内地没什么名气,但是,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一个金钟奖影帝,最终去演了一个跑龙套的太监,可想而知,他当时心里压力有多大。

然而,当甄嬛传播出后,剧中的苏培盛也被李天柱炉火纯青的演技给演活了,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神都暗藏着很多内心戏,把龙套角色演成了经典。

更让观众没想到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演员,居然能把北京话说的那么标准,当然,这全部都离不开李天柱背后下的功夫。

令李天柱没想到的是,《甄嬛传》最后会那么火爆,并没有出现他所担忧的“丢人”,观众们不仅没人诟病他的太监形象,反而是一片夸赞。

他也因这部剧再度翻红,在内地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从李天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员,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不愧为金钟视帝。

-END-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