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宁嫔真实存在,深受雍正宠爱,却在封妃一个月后离奇死亡

汐姐品剧 2024-01-18 10:33:48

《甄嬛传》中的宁嫔叶澜依,本是圆明园一名驯马女,性子恣意洒脱,活泼开朗,在一次身染疾病生命垂危之际,遇到了温文尔雅,善良帅气的果郡王。

果郡王看宁嫔可怜,便出手相救,给了叶澜依在这个冷若冰霜的皇宫里活下去的希望。

叶澜依本以为自己就这样自由自在地一直生活在圆明园,没事儿喝喝小酒,撸撸猫,养养合欢花,简直快活极了。

没想到,有一次四大爷来圆明园玩耍,一眼看上了正驰骋在马背上的叶澜依,那英姿飒爽的样子瞬间吸引了四大爷的目光。

就这样,叶澜依从一只可以自由飞翔的小鸟彻底变为了后宫的金丝雀。

被四大爷宠幸后先是封为贵人,之后又晋升为嫔。

宁嫔性格冷淡,不爱说话,从不争宠,也不站队,几乎都是独来独往,一副拽拽的样子,江湖人称“拽妃”。

自她进宫那几年,四大爷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就像当年宠华妃那样,从不会刻意束缚宁嫔什么。

后宫“堕了么”队长皇后,生怕宁嫔怀上皇嗣,又赶上想要除掉齐妃夺取三阿哥抚养权,所以蛊惑齐妃给宁嫔实名制下了绝育药。

因为宁嫔爱的人是果郡王,所以在齐妃将绝育药给她喝的时候,她也毫不在乎地喝了下去,因为她本身就不屑于给皇上生孩子。

在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后,宁嫔以为甄嬛负了果郡王,设计让一群夜猫扑向甄嬛致使甄嬛早产为果郡王出气。

果郡王被毒死之后,叶澜依对雍正的感情更是除了深深的恨意,再无其他,默默下定决心为果郡王报仇。

她不惜委屈自己去吸引皇上,终于在丹药以及美色的加持下,四大爷被掏空了身子,卧床不起。

当她发现四大爷让血滴子夏刈偷偷提取弘瞻的血要验亲时,逼问甄嬛才知道,原来双生子是果郡王血脉。

她爱屋及乌,为了保护甄嬛及果郡王血脉,把屠龙的计划提上了日程,一颗准备已久的丹药喂到了四大爷嘴里......

对于宁嫔来说,那个恶心的大胖橘已死,她终于可以自由畅快的呼吸了,可她却在乾隆刚登基那天就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宁嫔靠着直率性格替甄嬛、果郡王除掉雍正,果敢心肠吸粉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历史上,雍正的妃子中,确实有“宁嫔”的原型人物,而且还深得雍正宠爱,可惜入宫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离奇去世。

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料来看,雍正在登基之后,很少册封女子为妃,大多是潜邸旧人才能享有这个殊荣。

不过,在雍正晚年时却遇到一位令他十分喜爱的美人,那就是宁妃武氏。

历史上真实的宁妃,是一名来自汉军镶黄旗的女子,父亲名叫武柱国,曾在山阳县做过县令,后来升任泰州知州。

宁妃的家族在清朝初年随左梦庚归顺大清,这位左梦庚是明朝平贼将军左良玉的儿子,于1645年在九江降清,全家编入汉军正黄旗,授一等子爵。

在宁妃的初祭与大祭中有“旧族令媛”、“高门毓秀”的相关描述,所以,可以判断出:宁妃的家世肯定不一般,应该是来自明朝世家。

宁妃初次出现在清宫档案中的信息是在雍正十二年四月,当时已被称为宁妃,所以,她的初封极有可能就是宁妃,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纵观整个清史,入宫后就能直接封妃位的新人几乎没有。

如果宁妃真的是初封为妃,再加上封号“宁”,宁在满文中代表“恬然的”、“泰然的”,意指宁妃是一位心态豁达,令人感到舒适且容易相处的女人。

足以可见雍正对她非常看重,应该是一见钟情的感觉,当然,也与宁妃的家族背景脱不了关系。

然而,命运对宁妃的眷顾似乎太过于短暂。

封妃仅仅一个月,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册封典礼还未举办,她便突然离世,有说是因病去世,有说是宫廷争斗的牺牲品,她的死因至今成谜......

宁妃去世后,雍正十分伤心,下令按照妃例办理丧事,并让宁妃的兄长快马加鞭回京吊唁。

乾隆二年,宁妃被葬入位于清西陵的泰陵妃园寝,丧葬礼仪与康熙朝的良妃相同。宁妃武氏的宝顶位于前排左边第一位。

众所周知,与其他皇帝相比,雍正后宫妃子本来就不多,在妃位的更是没几个,而且基本上都为雍正生下了孩子,而宁妃却是一个例外,虽然在历史的记载中只有寥寥几笔,但她的存在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而耀眼......

-END-

参考资料:《皇朝文典》、《清史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