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抑郁休学女孩的自白:父母以爱之名,把我伤的体无完肤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3-31 22:42:52

01

爸爸用棍棒逼我做完美小孩

爸爸对我从小就很严厉,我从一个成绩优异、听话懂事的学霸,变成了休学在家的“坏孩子”。

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初步认识到了“抑郁症”,这个概念。

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抑郁症会让人伤心难过,以至于不能正常生活。

直到我自己也患上了抑郁症,我才知道这三个字的威力。

妈妈说,小时候身边的人都夸我是他们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因此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对我寄予厚望,而我也从来没让大家失望过。

从学前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我一点也不快乐。

通常人们获得成就时都会有满足感,而我会很不安。

每次一考试前我都会焦虑得睡不着觉,成功了会担心失败,失败了会担心再也不能成功。

这份不安不止来源于我自己好胜的自尊心,更多的是来自我的爸爸。

在他的预期中,我应该是一个完美小孩,不可以有任何瑕疵。

从我五岁开始,他就给我制定了一套特别严格的规范:

玩具要收拾整洁,字迹要写得端正,作业要做得又快又对,吃饭要遵守礼仪,不可以撒出一粒饭菜,考试成绩要名列前茅,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

每一项规矩的背后,都有配套的一系列奖惩措施。

记得小学的一个暑假,爸爸下班回来后,突然要求我拿出一个作业本检查作业,如果没有找到,他就要用“家规”——一个薄竹片惩罚我。

突然的要求,让我很慌乱,越找越乱,最终没有找到。

我向妈妈投去求助的眼神,妈妈是想帮我,但她也很无助,因为她如果出言制止的话,爸爸不仅不会收手,还会将惩罚加倍。

最终我还是接受了惩罚,即使我内心非常委屈和不服气,不知道爸爸为什么好好地要我找作业本。

他经常干一些没由来的发怒,这种阴晴不定的性格让我很压抑,不知道自己哪件事就会惹他生气。

妈妈虽然对外是个“女强人”,但在我遭受家暴时,却退缩了。

我小时候看动画片,每当看到小动物的妈妈面对凶猛的野兽时,总会奋力一搏,拼尽全力保护好自己的宝宝这样的情节,我就会暗暗生妈妈的气,也怨恨过她。

如今我和妈妈已经和解了,因为我知道她很爱我,只是她当时不懂得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所以才听信了我爸那套理论--“棍棒底下出孝子”。

02

我被以爱之名伤得体无完肤

后来,妈妈和爸爸离了婚,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恐惧爸爸了,但他常年的施压,对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直至现在,我都对婚姻、组建家庭没什么好感,认为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好妈妈。

在爸爸的施压教育下,那种长期无法改变或逃避困境的感觉,让我相信自己无法控制现实,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日常生活中,我总是用完美主义严格要求自己,生怕自己有一点不好,而受到别人的嫌弃。

人际关系方面更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有时会讨好别人,有时又认为对方不是真心想和我做朋友,我总觉得他们会在背后议论我,所以从未长久的维持过一段友谊。

我还记得初二那年,我和一个好朋友闹掰了,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他家长都知道你有病!”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会怎么看我?他们是不是私底下说我矫情?他们会不会觉得我走不长远?

诸如此类的猜测在我脑海中盘旋,久久不去。

我那时候的班主任,是个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人,由于我总是请假,而他又不了解我的病情,常常会在班级里公开嘲讽我。

一旦我成绩下降,他就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呵斥我。

我最终被这些无休无止的爱和激励打败了,被伤害得体无完肤。

我最后选择了当逃兵,从学霸和乖乖女的身份逃离,成了一个休学的loser。

我的抑郁症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饿么多年来,遇到了很多事,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最终是消极占了上风。

初二上学期,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妈妈:“我好像得抑郁症了。”

妈妈起初不相信,也不理解,认为我只是偷懒,不想去学校。

骂过我,数落过我,也哭过,但我仍是“不知悔改”。

后来我再次跟她说了我可能真的生病的事情,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可爱了。

03

妈妈给了我无条件的爱

休学以后,妈妈用一段时间接受了我生病的事实,开始带我寻求各种治疗方法。

虽然她工作很忙,但她还是会每周开车一小时带我去做心理咨询。

她自己也会报名心理的课程,学着重新养育我。

她跟我说她学这些课,一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二是为了改善和我的关系。

她觉得让小时候的我独自面对暴躁的爸爸,她很愧疚,气愤自己不敢站出来,对抗爸爸。

家庭心理咨询的时候,妈妈告诉咨询师,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她希望有办法、有途径能尽量与我共情,去理解我所遭受的痛苦。

她现在知道了,她的女儿很难受、很痛苦。她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减轻女儿的痛苦。

相比于其他家长,我妈真的已经算是对抑郁症孩子很理解、很宽容的家长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她既要挣钱保证我们的物质生活,又要忍受我各种任性的要求、突如其来的发怒,歇斯底里的尖叫,不修边幅的生活……

我干过最出格的事是借了几万的网贷网购,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买了那些东西我就能变得更好吧。

如今的我也无法理解当时自己的迷惑行为。

当时的我就像是被一个陌生人占领了身体,一切都是失控的。

我无法偿还网贷,迫于压力我甚至离家出走。

后来,妈妈在寒冷的深夜找到我,当时我既害怕又自责,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对我竟然没有责骂,甚至连唠叨都没有。

她只是很认真地告诉我,你只是生病了,不是你的错!她依然相信我还是一个好孩子。

妈妈很快就处理了我闯出来的祸端,帮我还清了全部贷款,注销了平台账号。

等到我情绪稳定下来后,妈妈心平气和、开诚布公地和我进行了沟通,比如关于家里的收支情况、关于稳定的经济对于我们将来生活的重要性。

妈妈很真诚地告诉我:

“如果你继续不能克制自己,理性消费,家里的积蓄支撑不了太久,最终会破产。

到了那一天,妈妈也就只有爱你的心,没有爱你的能力了。

那么,无能为力的妈妈对你最后的爱和保护,就是把你送到精神病医院的封闭病房,终身疗养。

那里没有手机,没有妈妈的陪伴,没有可口的饭菜,更没有自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

你确定要接受这样的人生吗?”

我那时候才清楚地意识到,我到底做了什么。

这段话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妈妈把家庭情况如实告诉我,语气温柔而坚定,也不评判我的需求,这其中包含的无奈与绝望、爱与鼓励,每每想起,都让我感到心情复杂。

我产生了很强的危机感,正是这份复杂和危机感,让我下定决心要好起来。

于是我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吃药和做心理辅导,努力调整错误认知。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我的情绪依旧会因为一件件小事而产生波动,最后都被妈妈的爱包容了。

每一次她首先考虑的都是我的人身安全和情绪稳定。

她一次次的迁就和妥协,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无条件的爱。

这爱无关成绩,只因为我是她的女儿。

之后,我的情绪越来越平和,我慢慢收起了虚张声势的小爪子,内心要与妈妈对抗的攻击性也慢慢消失了。

经过我的反复试探,我已经完全确信,妈妈是和我站在一起的朋友,根本不是我原来设想的敌人,我不应该去报复她、伤害她。

妈妈在帮助我走出困境,我也希望她能越来越好。

今年上半年,在妈妈无条件的爱的滋养下,我的状态慢慢开始好转。

现在妈妈帮我找好了一所学校,我打算重新出发,准备复学。

这一次,我不和别人比,我只做好自己,尽自己的努力。

0 阅读:291
评论列表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