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黑白颠倒完全失控,眼看着孩子越来越严重,父母究竟要熬多久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4-20 05:52:45

这是一位爸爸的提问,急切而无助。

儿子16岁了,初中阶段成绩很好,也很乖,很懂事。

进入高中以后变化明显,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吵架,让我感到很意外。

年初开学后,学习成绩下滑,孩子很受打击,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我督促他学习,遭到他的严重反抗,与我和他妈妈多次发生冲突。

3月份,我感觉情况越来越严重,学习了一些家庭教育知识,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养育观念有很大的问题,开始决定对孩子放手,放松对他的限制。

于是,电脑、手机他都可以使用,他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

原本他只是脾气暴躁,现在黑白颠倒,完全失控,开始厌学,先是隔三差五的请假,发展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不肯去上学了。

每天下班回到家,一看到儿子关着门,在房间打游戏,心里便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再这样下去,就要废掉了。

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劝说他,孩子依旧不愿意去上学,连出门都不想出去了。

看到他在家里能吃能喝,情绪稳定,我表面淡定,心里着急:他什么时候能去上学啊,再这样下去,功课要落下了,高考怎么办呢?父母究竟要熬多久?

手机本身并非问题的根源,而是问题的表现手机在许多家庭中常常成为亲子关系紧张的源头,尤其在如何使用和管理手机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之间很难达成共识。

一个令人无奈的事实是,尽管家长可能付出巨大努力,但往往难以与孩子就手机使用达成一致,有时候过度干预反而会导致问题加剧。

我们明白,手机本身并非问题的根源,而是问题的表现。

解决手机使用问题的答案并不在手机本身,而在于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通常需要我们从外围着手,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工作。

然而,面对孩子逐渐无视规则,沉迷于手机,而家长感到束手无策的情况,传统的方法如设定规则、断网或断电似乎已不再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新的策略来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

我们是要关注孩子黑白颠倒的结果,但更要去关注孩子为何会黑白颠倒?

有的孩子是缺乏爱和关注,情感孤独,只能选择游戏,陪伴自己打发时间;

有的孩子是学业压力过大,需要通过打游戏宣泄带来的学业压力,满足刺激感、控制感;

有的孩子是通过游戏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通过陌生人对自己的认同,满足社交需求。

所以家长,你如果很焦虑孩子黑白电脑玩游戏,你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什么对孩子是重要的,换句话来说,孩子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着急地寻求方法,消除孩子玩游戏这个行为。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上学就不会有压力,那么你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孩子的感受可能与你的感受大相径庭。

厌学的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淡定。

在家躺平这件事,不少孩子可能会感到矛盾和挣扎。

他也想去学校,但他可能还在观望,仍在犹豫不决,内心有许多焦虑和纠结。

以至于难以入睡,表现出无故的烦躁,情绪低落,易怒,甚至拒绝与家长沟通。

可以想象,孩子面前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尽管其他孩子已经成功跨过,你的孩子却迟迟不敢迈出步伐。

孩子可能担心自己会摔倒,或认为自己的内心能量不足以应对。

只要孩子的认知没有改变,内心的顾虑未消,自我认同感不足,缺乏内心的力量,这个障碍就会一直存在。

即使家长的沟通技巧再高明,如果孩子的认知和顾虑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可能只是暂时感到感动,之后很快又会回到家中。

既要接纳,又要温和而坚定

不少父母学了无条件接纳后,就以为接纳就是让孩子说了算,什么都让孩子做主,无论对错。

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孩子,哪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最终陷入黑白颠倒、生活一团糟的境况。

我们要知道:

接纳是接纳情绪,而不是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

我们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面对情绪,我们不指责,不评判,能接受他的软弱、退缩、愤怒。

我们也要接纳自己,作为父母,承认自己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

面对育儿中的挑战,要勇于面对自身的局限,不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孩子。

如果你只顾温和,却忘了坚定,无疑是害了孩子。

温和很重要,最容易表达尊重,但很多家长在内疚、自我怀疑中最容易放弃坚定。

坚定,不只是给孩子空间和自由,也意味着家长无论何时都必须要坚守住某些底线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有些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不容妥协和讨论的。

例如,学生有义务上学,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家长应坚持这一立场,在执行时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无法上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孩子没有生病,就应该去学校。

孩子如果坚决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要求孩子提出自己的计划和方案,展示他们如何打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如果孩子选择不上学,仅仅是为了逃避责任,享受无限制的娱乐和自由,这种选择是不可取的。

0 阅读:33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