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佳设计:贵州竹子银币

玩钱币的小唐 2024-05-05 08:13:15

清末、民国时代,地方与中央在铸币上,时常分庭抗礼,而作为地方特色鲜明的贵州竹子银币,则是地方发行中的一颗明珠,说其是明珠,就是在于其设计精美之程度,远超一般的地方铸币,且地方特色鲜明,极具韵味。并且,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其存世量极少,使得它成为钱币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珍品。贵州竹子银币甚至被钱币界公认为20世纪钱币最佳设计之一。

贵州竹子银币,诞生于民国三十八年。在民国三十八年,即公元1949年,当时国民政府因为正值内战期间,发行的纸币出现很大的问题,通货膨胀严重,极为动荡,社会经济崩盘,因此决定重新恢复银本位制度。

于是,当时的“贵州省政府”就在民国三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开始制造这种正面为“甲秀楼”图案(明代第一学府),背面为“三株金竹”图案的银币,因其带有浓郁的贵州地域文化特征,被称为“贵州竹子币”,亦称为“贵州甲秀楼银元”。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竹子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批民国铸币。新中国成立之后,因统一货币需要,停止了很多民国时期造币厂的运营,各家造币厂所铸尚未流通的钱币也纷纷回炉或改变用途,贵州竹子壹圆便是其中之一。

圆窗版

方窗版

因此,导致铸造量本来就少的贵州竹子银币留存下来的更加稀少,成为民国乃至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大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贵州竹子银币的具体版别:

一、 贵州竹子币圆窗版

“贵州竹子币”圆窗版,正面中央为贵州明楼“甲秀楼”图案,在狭小的币面内将甲秀楼下南明河波光潋滟,浮玉桥石拱围栏,以及三层阁楼琉璃瓦璫、飞簷翘角等细节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最顶层亭阁窗户为圆形,底层拱门内有铸有一个十分隐蔽的“谷”字(“谷”字系指时任贵州省主席谷正伦之姓),栏杆下方有“TLK”英文字母。三周弦纹和花瓣纹外,上边缘铸“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年”字中间缺少一点,可能是当时的防伪暗记),下边缘铸“贵州省造”字样,均为楷书。左右稍下位置各镌一五瓣花纹图案。外围是由圆弧形和竖线摆列组成的花纹图案。

背面中央为“三株金竹”图案,金竹屹立挺拔,竹叶细长,疏落有致,周边锯齿纹、弦纹和聊珠纹,左右分列“壹圆”。内外圆周之间为大小各28颗间隔相连的梅花、三角串珠纹,最外侧为粗细排列均匀的齿形花边,整体图案排列匀称,十分美观。

二、贵州竹子币方窗版

“贵州竹子币”方窗版,正面中央为贵州名楼“甲秀楼”图案,最顶层亭阁窗户为方形,底层拱门内有铸有一个十分隐蔽的“谷”字(“谷”字系指时任贵州省主席谷正伦之姓),栏杆下方有“TLK”英文字母。三周弦纹和花瓣纹外,上边缘楷书铸“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下边缘铸“贵州省造”楷书字样,左右端稍下位置各镌一五瓣花纹图案。外围是由圆弧形和竖线摆列组成的花纹图案,但与圆窗版比较,明显小了很多。背面中央为锯齿纹连成的内圆周,周内挺立“三株金竹”图案,金竹屹立挺拔,竹叶饱满,疏落有致,左右两边镌刻楷书“壹圆”二字,内外圆中间为大小各28颗间隔相连的串珠纹,最外围是大小粗细一致,且排列均匀的齿形花边,十分美观。

三、贵州竹子币圆窗无“谷”字暗记版

“贵州竹子币”圆窗无“谷”字暗记版,正面中央为贵州名楼“甲秀楼”图案,最顶层亭阁窗户为圆形,底层拱门内有铸有“不规范符号”,栏杆下方长短不一的横纹代表南明河的波光潋滟,长短不一的竖纹点缀其中。三周弦纹和花瓣纹外,上边缘楷书铸“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下边缘铸“贵州省造”楷书字样,左右端稍下位置各镌一五瓣花纹图案。外围是由圆弧形和竖线摆列组成的花纹图案。背面中央为锯齿纹连成的内圆周,周内挺立“三株金竹”图案,金竹屹立挺拔,竹叶偏窄,细长,疏落有致,左右两边镌刻楷书“壹圆”二字,内外圆中间55颗间隔相连的圆形串珠纹,最外侧为大小粗细一致,且排列均匀的齿形花边,十分美观,属于高档银币。在狭小的币面内将甲秀楼的每寸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其周边的浮玉桥、南明河,都具有浓郁的贵州地方特色。而且该币纹饰细腻,线条柔美,工艺精湛,贵州竹子银币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机制币设计最为优秀,雕工最为完美,制作最为精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金属流通货币之一。“贵州竹子币”于1949年十月十五日由贵州造币厂铸造。从批准正式铸造,至11月11日造币厂大部分人员因闻人民解放军已进入贵州天柱县而撤离贵阳止,开工生产不足1个月。11月15日上午,人民解放军进入贵阳市城区,宣告贵阳解放。省会贵阳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贵州的结束。

该币只在贵州省内流通,流通时间不足一个月,并且铸造量极少,加之后期销毁和耗用,因此存世量很是稀少,又加之设计独特精美,极富地方色彩,因此为大多数银币收藏爱好者争相追逐的高档银币品种。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机制币研究中心王瑞东、张皓瑞

0 阅读:15

玩钱币的小唐

简介:为大家介绍中国钱币收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