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做这5件事,要警惕了,真的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4-14 05:42:38

01

家庭是破坏孩子学习内在动力的

根源性原因

当我们的孩子出现学习方面的一些困难的时候,比如说开始厌学了,开始不想上学了。

那很多家长找到我的时候,都会说

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老师惩罚孩子太严了;

学校管理孩子管理的让孩子没有自由了,太拘束了;

教育体制也有问题,以高考为目的的这种学习,让孩子受到很多很多限制。

把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归到很多这种外在的环境上面。

家庭是破坏孩子学习内在动力的根源性原因

不论是学校也好,老师也好,还是教育体制也好,其实都是外在原因。

这些环境如果让孩子觉得不舒服的话,当然会对孩子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但是这种负面的影响带来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不是根源性原因。

那根源因性原因是什么?

我可以在这儿有点心痛的告诉大家:

孩子如果学习内在力力破坏的时候,根源性原因一般是在父母身上。

为什么我说到这儿的时候会有点心痛?

因为我们作为父母,觉得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那么爱孩子,但是孩子的问题和症状却跟我们自己有关,很不甘。

我也蛮心疼父母的,但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让他的学业能够正常的发展,我还是要把扎心的事实告诉大家。

那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内在动力的破坏是跟家庭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家庭是孩子生存生活的一个最主要最重要的环节。

打个比方,农民育苗在室内育苗,把控好温度、湿度、营养,然后移栽到外边去才可以。

那我们养孩子也是一样的,家里就相当于我们的室内育苗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室内给苗培养的很茁壮很健康,我们把它移到外边去,它就会很茁壮的继续生长;

但是如果苗在室内没长好,长得歪歪扭扭的不健康,把苗给移到外边就非常容易死掉。

所以我说家庭是孩子成长孩子学习内在动力的重要的根源性的原因和环境。

02

父母做了什么

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

一、父母的高要求

什么叫高要求?

孩子从小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对他有很高的期待。

比如每科要考到多少分,要考多少名,还不能偏科。

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

「考试这么差,你怎么还有脸出去玩?先把成绩弄上来!」

这些高要求孩子慢慢听了,他会内化。

什么叫内化?

父母天天说,一直的输入,孩子就信了。

父母的高要求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高要求。

慢慢的父母发现自己不用对孩子高要求了,孩子对自己就要求很高,要求自己考高分。

这时候家长很开心,又会向别人炫耀:

「你看我的孩子不用管他,自己就能管好自己的学习,他考不了高分,大哭一场就好了,不用我们操心。」

但其实这里是埋了一个雷的。

当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得高分的。

那个时候科目少,知识也比较简单,他稍微努力一下就容易得高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越高,越难以达到好成绩。

因为知识变得难了,科目变多了,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真的很难做到每科都优秀。

有的时候老师批评一下,质问孩子成绩怎么落后了。

孩子感觉成绩与自己的期待落差特别大,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会对自己很失望。

因为他对自己有高要求,但他不知道这高要求是父母给他的,他已经内化了。

所以当他有高要求的时候,无论多努力,他也达不到完美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好差劲。

其实也不见得学习多么差,只是跟他以前辉煌的时候比,这种落差感让他非常容易产生一种崩溃的感觉,容易退缩。

还有过分的赞美和拔高。

有的父母,对孩子不是直接的高要求,而是一种「捧杀」。

经常对孩子说,你很优秀,别人都不如你,你只要努力下去,你肯定得到能考到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对孩子一直进行这样的表扬和夸奖,对孩子产生了一个「变相的控制」。

孩子也不允许自己做不好,其实跟高要求的结果是一样的。

当他做不好的时候,他会有落差感,就会崩溃,内在动力就会丧失。

二、父母过于控制

过于控制比较常见,而且经常被我们所忽略。

过于控制,主要是对于学习方面,

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大,年级越来越高,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是应该是越来越放手的。

但是很多父母还想多关心孩子,想让孩子成绩不要降下来,就会一直抓着管理孩子学习的权利,比老师还认真。

比如陪写作业,检查作业,在群内完成打卡。

孩子的内心会觉得「父母管了这么多,学习好像是父母的事,跟自己没啥关系。」

本来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挑战,父母冲在前面,都把这些困难和挑战给应付了。

那孩子变成了后方,他就可以懒散了,可以不那么负责了,也就导致他内在动力的一个减退或者是丧失。

同时如果父母过分的控制,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的确很厉害,父母无所不能。

自己真的是有点笨,不如父母。

这会在行为上和心理上就造成了一种退缩。

所以我在咨询中也会经常的告诉父母:

我们如果在孩子面前显得太能干,太聪明了,可能对孩子的发展是个阻碍。

在社会工作中大家能够单打独斗,勇往直前,那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可能要有的时候要退一退,要装一些傻装一些笨。

三,过多的否定和批评

父母看到孩子学习搞不好,学不会,有时候确实是难以抑住那种怒火。

因为我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hold不住的时候。

我们忍不住批评孩子的时候,会说粗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不上进,还有脑子短路或者是甚至一些辱骂的话。

如果我们说多了,这种批评和否定说多了也会让孩子内化。

孩子会把父母的批评和否定变成对自己的批评,从而变得自卑,没有自信。

我有一个来访者是一名上初一的男孩,他已经休学在家了,有一天他说了一下他的苦恼。

他说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坐不住,好像有多动症。

经过访谈以后,我发现他说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一个内化的结果。

当他写作业的时候,可能写烦了累了,就想玩一会儿,想换换脑子再写。

父母就会说他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父母经常说,他认同了父母,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这样注意力不集中的人。

当时我问他一个问题,你玩手机游戏最长能玩多久?

他说那就很长了,有的时候两三个小时,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就坐在那玩,中间可能就上个厕所。

我说你能玩那么久都不动,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吗?

孩子当时很惊讶,发现自己也许并不是父母所说的那样。

其次,不管是谁被否定被批评的时候都是不开心的。

孩子一学习,我们就批评否定。

那么孩子把学习和不好的心情就联系在一起了。

他一学习,他就想到父母会骂,会批评,他一想到就不高兴,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

四、打骂暴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总是打骂暴力,孩子在家里会战战兢兢的,察言观色。

因为父母一发生这种暴力的情绪,他就要做出反应,要在心里做出一个预案,也没有安全感,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发火。

当去学校的时候,面对老师和同学,他都要察言观色,战战兢兢,心里有很多的担心,对别人难以信任。

别人可能不经意说点啥,他就会往自己身上想,别人可能稍微有一点不开心,他就会很害怕。

所以他就很难处理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进一步会影响上学。

所以打骂暴力对待孩子的话,就会让他有不安全感,他就会退缩,就会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习的动力。

五、夫妻关系不好

父母可能有一些矛盾,甚至有的在面临离婚或分手的状态。

有的父母会跟我说,我们吵架都不当着孩子的面,在孩子面前都很和睦。

但孩子是很聪明的,他的觉察力是非常强大的,他是能够看到我们的关系。

就像惊涛骇浪的大海中,一个小船飘摇不定,随时就有倾覆的威胁,他能够感觉到的。

这涉及到潜意识,即可能都意识不到的一种意识。

孩子的潜意识认为家庭是他的港湾,是他的避风港,所以他觉得他有维护家庭安全稳定的责任。

那孩子他那么小,他怎么样维护家庭的安全和稳定?

有的孩子潜意识里,感觉父母关系不好,会把父母的关注点引到自己身上。

我们发现当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的吵架就少了,打架也少了,他们就会同心协力,如何让孩子恢复健康。

有的孩子潜意识里会选择在学习上出问题。比如说厌学,不想上学。

休学的时候父母的反应也是一样,也会团结一致,暂时把矛盾放下去,团结一致来处理孩子学习的问题。

0 阅读:5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