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就是历史——成都耳机展,聊聊ForTheMusic的索尼

耳机林sir 2024-05-11 15:10:22

我这人,喜欢历史,在我看来人对历史的情感,宛如尘埃对大山的情感一样——你本就是从它这里衍生挥散出来的,它定义了你的意义,而你的存在又是它的一部分延续。我们对于这无尽厚重精彩的本源,有所着迷,应该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并且,历史和当下似乎也有着曼妙的联结,这联结在大多数时候不会被刻意察觉,却也总有那么几个当口,会将你适时的惊醒。

就比如前几天我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耳机展上逛展,走到索尼的房间里时,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哎呀你看索尼最近真的是很勤快,尤其是2023年把Slogan改成For The Music之后,耳机类的展会每次都会出现,也都会给到单独的一个小房间,来把自己的各类设备在更安静的环境里做展示、试听和试用”这样子,我转悠着去欣赏这一房间的设备,顺便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在这个屋子里,也就是在这时,给予我的惊喜,到来了。

声音来自于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咨询他的那位小伙子似乎并非耳机发烧友,我猜他应该是一位个人音视频内容制作者(B站俗称“Up主”),工作人员正对他说:“您刚刚说的这个需求,可以看看这款我们新发布的C-80麦克风,再加上这副7506耳机,凑在一起就OK啦。”

然后我就愣住了……

朋友们,7506是哪年发布来着?C-80麦克风又是哪年?

一个是1991年的产品,另一个是2022年的新品,两者跨度拉开31年,然后,做搭配!?

我没有说那位工作人员推荐得不对的意思,我是想说,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单纯站在一个品牌的展厅里,而是站在了某些历史和现在的交汇点——别的品牌肯定也会说拿上市年份不同的产品去做搭配,可那种跨个两三年的没有办法给人太惊愕的感喟,你要明白这可是整整31年啊!怕是有些正在看我文章的朋友岁数都没有到这么大吧?

于是不禁回想,三十多年前的1991年,我们又在经历怎样的音频时光呢?展会里其它的品牌绝大多数想必都还没有诞生,那时的中国,老百姓最常接触的“声音类设备”无疑是收音机,以及那种双仓式的台式卡座机。而对于索尼来说,彼时Walkman和Discman在这个地球上正大杀四方风光无两,中国孩子则需要家庭条件很富裕才能在那时拥有这样的好东西。

那句话的惊醒,让我一下子站在原地却仿佛转换了时空,缓过神之后,我开始用另外一种角度来审阅这个屋子里的所有东西。

Walkman还在,从金砖到A306这些都还在,诚然这些年中国便携播放器品牌势头很猛,然而金字招牌的魔力是迷人的;其实要让我说,索尼的Discman也完全可以被复活,索尼Walkman系列的磁带机同理——毕竟潮流这东西是一个圈,这些年大家也都看明白了,不少厂家已经开始动手了,这些情怀既然是从你这里种下来的,自己站出来官方圆梦也更顺理成章嘛。

来,让我们漫步一下,这时光与历史的集结点,看一下这个屋子里的东西的重量:

1、Sony 360 RA临场音效 相关技术:

首先要重提一下“For The Music”这个新Slogan,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索尼不光是能让你听音乐,这里是可以包括从音乐制作、到传播、到聆听回放一整套”这么一个立意,实际上这个立意非常能发扬其特长,毕竟会场里的其余品牌往往只是覆盖回放端,关于音乐制作音乐传播,很多牌子就是有心他也无力。所以一进门的地方右手边最显眼的位置就给了Sony 360 RA临场音效 相关技术展示,主体是protools和索尼开发的一套强大的插件系统,该插件不仅支持现场使用的Pro Tools, 也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DAW(数字音频工作站),

现场演示内容使用了多达112条轨道并且可以全半球做调整,等于说这么一套东西加上一副自带360度环绕声的索尼MV1,你就拥有了在音乐制作方面极高的自由度,每个乐器的位置和具体的表现力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整个声音空间里的元素仿佛乐高一样由着你支配,弄过歌的朋友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我发现这个之后赶紧喊来了在电台工作的徐冉美女,因为我就想着这么多条轨,肯定她这种老在台里玩推子的会一看就熟嘛,然后她试完说:“咱们那个出过专辑的啸哥肯定用得到这个”——这真就是给做音乐的人专门准备的好东西。

2、MV1开放式监听耳机:

既然提到索尼MV1,那么再提几句我也不嫌多:之前人家索尼发布这款耳机的时候,真的就是奔着音乐制作这个初衷,它最亮眼的属性包括并不限于十分标准、同时又极富自然度的声音表现,很漂亮的频响和素质水平,以及声场重新做了乐器排布——不再是大家都扔在同一个平面这个简单,而是做到了无论是什么前端它的声音都来自360度的整个空间,不同乐器的位置有高有低,能够支持空间音频混音,高解析度立体声的混音与母带制作,真正实现了空间声场大革新,于是上文所说的系统必须搭配MV1才能完全体现。

更有意思的MV1这款耳机果然如我所预言的那样达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效应,音频器材爱好者们基本都很肯定它,不管是古典流行爵士摇滚它都能带来出色而有新鲜度的体验,而像电子乐这种颇具科技创新探索精神的音乐类型,MV1能带给你的空间体验比别的耳机明显更为精彩,这次展会有不少前端品牌厂商会在展台摆一支自己买的MV1给消费者做试听,这是真正被业内肯定的型号,才会有的待遇。

3、C-80大振膜电容麦克风:

既然都在帮忙制作音乐了,那么人声的录制方面索尼自然也会在硬件上推陈出新,C-80属于那种我把旗舰级的技术拿出来,做一款又成熟又新锐又具备强悍性价比的麦克风,以期为做直播、主播的和录歌配音的人,提供录音室级别的专业麦克风体验,让你在家就能录出很高的品质,这样的产品自然会大受欢迎。

4、IER-Z1R、MDR-Z1R、Just ear

之前那三个产品属于音乐制作的范畴,而这三款产品则是索尼如今在聆听回放音乐上的中坚力量,是索尼耳机的三款支点级产品,这其中IER-Z1R作为索尼圈铁耳机代表作,它对空间感的理解是教科书式的,实际上很多其它品牌的圈铁耳机都会以它去参考“索尼会怎么做”,而它也在这几年传递着索尼对于混合换能原理的理解和探索。

MDR-Z1R我的朋友中不乏拥有者,70mm的夸张单元直径,镁质球顶振膜镀技术,便携播放器可以驱动的体质,较为宽容且低频充沛的设置,以及给足推力之后颇多可能的提升空间,使得它这几年的口碑充满了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同使用者手上前端的不同,当然听音喜好的差异也是变数之一。而作为一款发布八年之久,依旧在持续收获新用户新好评的型号,它早已成为经典了。

如果说MDR-Z1R是经典,那么Just ear则更像是索尼的一个传奇。作为索尼出品的手工定制动圈耳塞产品,这副塞子我只听过各种版本的公模,而在这些公模里个人较为欣赏的是Listening版,即XJE-MH2LS版,它其实对于声音的理解,非常的索尼,也非常的容易区别于市面上其它产品,那种对于空间感应该怎么回放,乐器的线条感基音泛音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描述,包括所有声音的秩序感该怎么构建,它都有很独到的地方。

5、ULT WEAR:

作为ULT POWER SOUND澎湃低音系列的新品,这副ULT WEAR耳机戴上的一瞬间,我脱口而出三个字:“大轮胎!”

是的,它让我想起了索尼XB系列的XB300、500、700的听感(上图为XB700,有年头啦),上来就是一顿黑云压顶的低频输出,其量感之大冲击力之猛都令人咋舌,搭载了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与头戴5V1芯片并且可调低音输出的它,恐怕会毫无疑问的成为新一代的低音轰炸机,坦率来说这个低频真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但是一方面这个夸张的低频倾向使得它不光是听歌,看电影之类的也会是一把好手;另一方面就要说到路径依赖了,几十年前索尼正是靠着在磁带机上的附加BASS音效,取得了对于松下爱华的市场优势——人耳对低频更为敏感,是会有人一听就喜欢就上瘾的, 这个系列后面也会上一款蓝牙音响,我很期待它们接下来收获的市场反馈。

所以你看,细究一下咱们刚刚罗列的这些参展并提供试听体验的产品,你能在里面找到三十多年前的产品,也看得到三十多年前的思维延续,同时这里面也有很新很具引领性的想法和探索,昨天今天和明天,汇聚在同一个空间里,空间里满是“SONY”的LOGO,这个LOGO,似乎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羁绊~

有的品牌,正在努力创造历史,我们看得见他们的努力和脉络,我们希望他们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篇章;

有的品牌,已经不幸的成为了历史,我们回望他那一条来时的路,路的终点止没于某个令人唏嘘的地方;

而对于索尼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体的;

For The Music,继续走吧,而这,就是历史~

0 阅读:20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