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何开国后受到不公正待遇?

才思敏捷的菠萝 2023-08-03 20:03:58

粟裕大将作为我军卓越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勋。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粟裕更是被评为十大大将之首;在此之前的1954年,粟裕也已取代聂帅,成为总参谋长。

然而,在1958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却与刘帅等人一起,受到了来自彭总的严厉批判,这其中有何缘故呢?

根据目前公开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彭总对粟裕的“不满”,主要与以下两件事有关。

一、擅自部署攻打马祖列岛

1955年,中央军委决定,受国际形势影响,攻打马祖列岛事宜暂缓。同年6月,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结束在北京的全军高级干部集训班学习,离开前,他向粟裕请示福建军区的当前作战问题,当时粟裕指示:

“对马祖列岛(福建闽江口外)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皮定均返回福建后,立即召集军区高级将领针对粟裕的命令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长时间讨论,福建军区认为,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按粟裕的指示同时攻打三个岛存在较大困难,而且还会遭受到国军的反扑。会后,福建军区将该情况向上级单位南京军区作了汇报。对“粟裕部署攻打马祖”毫不知情的南京军区同样一头雾水,但也照例将福建军区的意见电告给时任国防部长的彭总。

彭总得知此事后感到非常诧异,就在几个月前的军委会议上,主席刚刚决定暂缓攻打马祖,为何在此时福建军区又旧事重提?盛怒之下,彭总将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叫来询问。一问才知,福建军区这是“奉了粟裕的命令”。得知真相的彭总顿生不悦,并于23日亲自向主席汇报了此事。

事后,中央将此事定性为“未经中央军委同意便擅自下达指示”,粟裕也因此,受到了彭总的严厉批评。

二、擅自调兵

1958年2月26日,仍然驻守在朝鲜的志愿军第21军、炮兵第五师等收到了一份来自总参谋部的命令,命令中,总参谋部命令其按计划回国,结束在朝鲜的驻扎。

不知为何,这份以粟裕名义下发的调兵命令事先没有让彭总知悉。在得知此事后,彭总顿时大发雷霆,认为粟裕此举是“彻头彻尾的擅权”,是“有阴谋”。当时,甚至有人声称,粟裕“今天可以私自把1个军调回国内,明天就可以把10个军调到中南海”。

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这番“扣帽子”的言论可谓是用心险恶。粟裕也再一次被迫在军委扩大会议小型会议上作自我批评:

“很多事情,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报告,超越了职权,调动志愿军回国这样一件大事,却用总参名义发了电报。”

1958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更是被彭总扣上“争夺军队权力”的帽子,遭到严厉批判。会后,粟裕被撤销一切职务,一代战神就此闲居,直至含冤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彭总严厉批判粟裕、刘帅等人后的第二年,也即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总受到了更为严厉的错误批判,自此跌入了万丈深渊。

11 阅读:2425

才思敏捷的菠萝

简介:历史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