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位主动请辞的开过上将,不留恋权利,拒绝了主席的挽留。

孙颜的历史回忆 2023-09-06 16:31:58

湘南起义是红色革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此次起义集结了众多英雄人才,其中就有数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今天我们将重点聚焦于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朱良才将军。

朱将军的出生并不富裕,他诞生于一个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是清朝末年的一名贡生,博学多才,但科举制度废止后,朱父不再追求功名,在当地开设了一家私塾,为当地的孩子们传道解惑,传授知识。

但令人遗憾的是,朱良才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他的父亲。失去了顶梁柱的朱家瞬间沦为贫困之家,不到10年的时间,一家人的生计陷入了难以维持的困境。好在当地的乡亲们铭记着朱父的恩情,在朱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着朱家渡过难关。

朱良才在7岁时被母亲送入私塾,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在少年时期,他转入了一所西式小学,并以杰出的成绩考入了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这段时期正是在大革命时期,年少的朱良才怀抱着崇高的理想,毅然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了工农组织,投身外围革命活动。

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开始残酷迫害共产党人,许多同志被反动派的残暴行径吓到,最终选择退出红色阵营。但是朱良才却毫不畏惧,面对巨大的压力,他坚定地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

1928年初,他得知朱总司令即将发动一次伟大的起义,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去投奔,朱总司令热情地欢迎了他,并安排他在起义总指挥部负责警卫工作。湘南起义胜利之后,他跟随部队前往井冈山,成为红四军的秘书兼警卫员,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久后,他主动地申请到基层部队工作,朱总司令批准了他的请求,派遣他到某连任指导员。在这之后,他率领部队参加了一场阻击战,期间,他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多次成功抵挡了敌人的进攻,打的敌人士气涣散。敌人最终灰溜溜地逃离,我方获得了全面胜利。

1929年,朱良才晋升为师政委,并在次年率领部队歼灭了一个国民党师,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俘虏了多名敌将。毛主席亲自嘉奖了朱良才,并称赞他的部队为“常胜师”。

人的一生似乎总是伴随着挑战。1931年,朱将军在指挥部队作战时,遭到敌人的偷袭,他的右臂被子弹击中,伤及了血管和神经。尽管经过医生的努力抢救,他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右臂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活动。

长征时期,为确保部队安全突破敌人的包围圈,朱良才连续数日夜以继日地工作,专致于军事指挥,长时间的工作导致他的枪伤复发。上级首长得知情况后,强制命令他离开指挥岗位休养。

1936年,朱将军跟随西路军前往甘宁地区,但却遭遇惨痛的失败。部队溃散,大部分官兵不幸战死,他也与警卫员失散,孤身一人。认识到自己无法继续执行西进任务,果断地决定东返。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艰难行走了将近3个月,才回到延安。

抗战爆发后,朱良才在晋察冀军区工作,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被调往华北军区。就因为朱良才得身体状况已经不足以支撑着他继续在前线工作了,经常毫无预兆的呕血、晕倒。最终经上级决定,将他安排到后方从事文教工作。

建国后,朱良才被调到北京军区担任政委,并于1955年晋升为上将。然而,在1958年的时候,他的身体情况已经相当糟糕,甚至连二线岗位都无法胜任。朱将军在深思熟虑后,向党中央申请退出现役。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特地委派聂帅与他谈话。聂帅希望他能再为人民多做几年贡献,因为当时国家正值用用人之际。朱将军推辞了聂帅的请求,他对聂帅说,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再苦撑下去恐怕只会去见马克思了。聂帅理解了他的特殊情况,答应了他的离开,并祝愿他能够度过充实而幸福的退休生活。

晚年的朱良才将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他创作了许多关于革命的文章,这些文章饱含激情,感人至深,其中有好几篇被选入教材,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之作。

1989年,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同志因病离世,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子女们继承了他的革命精神,纷纷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他们的努力和坚韧奋进,传承于朱将军的革命血脉。

朱良才将军的一生,是红色革命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坚韧、勇敢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我们的心中熠熠生辉,犹如一面红色的旗帜,引领我们勇往直前,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0 阅读:3

孙颜的历史回忆

简介:带您回顾中华50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