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有3类城市房价或“大幅下跌”,你所在的城市属于吗?

房产新谈 2024-02-25 02:14:14

房子,这生活的基石,对现代人来说,其重要性无需多言。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它甚至与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紧密相连。租房虽能解决短暂的居住需求,但租房者却往往难以享受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公共福利。家的感觉,那份归属与安全,是租房生活难以替代的,这也是许多租客最终选择购房的原因。

然而,房价的飞涨让许多购房者望而却步。2023年底,全国平均房价达到9600元/平方米,与2020年持平。据上海易居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00城和50城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分别为9.2和13.3,意味着一个位于50城的家庭,若想购置一套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地工作整整13.3年。

这一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房价之高已经触及了许多人的承受极限。许多刚需购房者不得不倾尽自己和家庭的积蓄,甚至背负长达几十年的沉重房贷,购房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因此,人们普遍期待房价能够回归合理水平,让更多人能够圆上购房梦。

近年来,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实施,房价走势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这得益于“房住不炒”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住房资源的逐渐过剩。目前,许多城市的楼市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新房库存不断攀升,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挂牌量激增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揭示,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40平方米,这一数值甚至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居民人均33平方米的住房标准。同时,央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中,高达96.86%的家庭已经拥有了住房,且户均超过1.5套。这一数据无疑昭示,我国住房资源的总体状况正趋向过剩,而新建商品房的持续入市,预示着未来住房过剩将成为新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建商品房的库存量已突破5亿平方米,这一数字已逼近2014年的楼市库存水平。过去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主要驱动力在于人们对住房的巨大需求以及部分投资客的炒作。然而,随着住房资源的过剩和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收紧,市场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房住不炒”的长期政策导向下,众多投资客正逐步撤离楼市,而刚性需求者则更加理性地以居住为目的购房。这种变化预示着未来房价将呈现分化趋势,不仅因房屋品质而异,更会因城市的发展状况而有所区别。特别是在那些住房资源严重过剩的城市,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变,房价很可能步入下跌通道,未来十年内可能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那么,哪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遭遇下跌呢?在笔者看来,以下三类城市值得警惕。

1、第一类:住房资源严重过剩,空置率高的城市

在炒作的喧嚣声中,房子始终扮演着居住的角色。人口,这一坚实的基石,支撑着房价的起伏。但如今,众多城市却陷入了住房资源过剩的漩涡,空置率令人咋舌。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房价已趋于平稳,房产投资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当前,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都面临着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在这些住房资源严重过剩的城市中,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楼市已全面进入买方市场。这意味着,房价将逐渐回归其合理水平,由实际的供需关系所决定。

第二类:房价远超居民承受能力的城市

尽管某些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仍值得期待,但当前的房价已远远超出当地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以厦门为例,2020年底的房价收入比已高达30以上,严重脱离了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2017年,当厦门房价达到巅峰时,曾引发了一次大幅回调,使许多投资者陷入困境。同样,北京周边的燕郊、香河、涿州等城市,虽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但房价已被过度炒作,与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严重脱节。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收紧,这些城市的购房者逐渐局限于当地居民,房价失去了外部支撑。如今,环京楼市的房价已普遍大幅下跌。此外,还有一些城市不仅发展潜力有限,房价也已严重虚高,尤其是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许多小县城的房价已飙升至七八千元一平方米,远远超出了当地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然而,随着旧改政策逐步取代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将失去大量资金的支撑。这意味着,无论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如何,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都将面临回调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性的购房者将更加注重房屋的实际居住价值,而非盲目追求投资回报。

第三类:经济不行、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

城市的兴衰与其经济实力紧密相连,经济实力成为吸引人口的强大磁力。曾经,大庆、阜新和鄂尔多斯等城市因石油和煤炭产业的繁荣而声名远扬。然而,随着资源的日渐枯竭,这些城市的经济也步入了寒冬。没有稳固的产业支撑,它们难以给予当地居民稳定的工作机会,更难以吸引外来人口驻足。因此,这些经济萎靡、资源枯竭的城市,如今正深陷人口流失的困境。

住房是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避风港,而人口流失则预示着未来住房需求的缩减。对于那些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住房资源的过剩问题将愈发严重,甚至在某些城市,楼房的数量已经超越了人口的数量。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未来这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不仅会下跌,更有可能遭遇房屋滞销、难以出租的寒冬。

在以后的日子里,上述三类城市的房价极有可能会经历一次调整,而这背后的主要推手,无疑是供需关系的转变。目前,我国的住房资源已经逐步超越了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种供过于求的态势。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推进,住房资源的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长期以来,“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购房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原先以投资为主导逐渐转向以居住为核心。因此,这种购房观念的转变促使房价开始走向分化。

对于准备购房的朋友们来说,选择不再仅仅是关注房子的品质,城市的选择同样重要。那么,你认为哪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迎来下跌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1 阅读:341
评论列表
  • 2024-02-25 16:33

    未来5~10年之内,所有的房价都要下降,只是降幅不同而已。

房产新谈

简介:分享专业房产知识,解读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