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与刘伯承元帅的误会是如何而起的?

才思敏捷的菠萝 2023-08-03 22:13:51

彭总,当然就是指彭德怀元帅。在1956年的八大上,彭总与刘帅一起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国家决策的中枢力量。

然而,同为中枢的两人,在具体工作上的分工则完全不同。彭总担任国防部长,主管全国军事工作;刘帅则远赴南京,筹建了我国第一所军事高等学府——南京军事学院。

数年后的1957年,刘帅因一场突如起来的“反教条主义风波”陷入险境,而彭总,却正是这场运动的发起人。因此,有人说,彭总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针对刘帅,是由于“二人在历史上就有很深的误会”。

这种误会从何而起呢?

进入20世纪30年代,红军中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林总、彭总为首的“游击派”以及以博古、张闻天、王稼祥、刘帅等人为首的“留洋派”两大派系。在红军指挥权以及反围剿等问题上,两派时常争论不休。

关于两派争执的焦点,简言之,便是“游击派”主张敌众我寡,应当坚持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伺机对敌人进行打击;与之相反,“留洋派”则认为,经过一定时间发展,红军已形成相当的战斗力,可在适当时机主动出击,与敌人进行正面决战。

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留洋派”的声音占据了上风,主席也因此被解除了红军指挥权。令彭总等人不满的是,刘帅在会议上也公然发表了批评主席、彭总“游击主义”的言论。事后,彭总曾对人抱怨,“按他刘伯承的说法,我们这几亩田早卖光了;”“其他人不行,就他行。”

然而,不注重实事求是,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次年2月的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王明等人作出了“书生决议”,命令红军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强攻南丰,刘帅负责具体前线指挥。

南丰战斗的结果是惨烈的。经此一战,红三军团减员近半。据有人回忆,在战后的会议上,彭总当时就“拍了桌子”,怒斥刘帅“再这样下去,红军的底子早晚要打光”。

实际上,强攻南丰并不是刘帅的主张,身为前线主帅,刘帅只是奉命行事。彭总却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将强攻南丰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刘帅,是不公平的。不久之后,彭总的这番言论也传到了刘帅耳中,又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刘帅的不满。

时间一晃来到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岁月。这时,彭总已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刘帅则担任下属129师的师长。在这一年的春天,彭总策划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一举歼灭敌军四万三千余人,极大的鼓舞了抗战军民的士气。

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受到主席邀请的刘帅在会议上作了一篇名为《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现状》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晋冀鲁豫地区抗战七年来的工作。在讲话中,刘帅提及了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的“百团大战”问题。刘帅客观的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也存在着不少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如在敌众我寡时没有以弱示敌,过早暴露了我军的真实实力;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等等。

刘帅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主席的关注。主席认为,刘帅对百团大战失误的认识和评价是准确和恰如其分的。随后,主席指示将刘帅的这篇报告下发给全体与会人员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百团大战具有一定失误,而彭总作为这场战役的发动者,自然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这样,彭总对刘帅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

时间再次来到13年后的1956年。刚刚成为政治局委员的彭总与刘帅可谓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然而,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南京军事学院的“举报信”被送到了彭总案头。在信中,有学员举报“南京军事学院存在照搬、照用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问题”。

敏锐的彭总立刻意识到,他一直等待的机会到来了。于是,一场牵涉极广、造成无数冤假错案的“反教条主义运动”就在全军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0 阅读:9

才思敏捷的菠萝

简介:历史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