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过大年,来看紫禁城里过年的仪式感

伊鑫聊历史 2024-02-09 16:11:46

过年啦!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看着逗趣搞笑的春晚、守岁、放鞭炮,这可是咱中国人的传统!

那么,紫禁城里又是怎么过年的呢?今天咱们就来一场时光之旅,回溯千年,看看古人过春节都有哪些花样。说不定你会发现,我们的春节习俗,还有许多有趣的“内幕”呢!

腊月三十:年夜饭

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啦!

皇帝老儿平时都是独享美食的,但到了除夕这天,他也会变得亲民起来,和后宫的娘娘们一起在乾清宫吃年夜饭!而且,他还会邀请几位王公重臣来作陪,一般都是他的本家兄弟叔侄,这也算是难得的家庭聚会了!

不过,皇家的年夜饭可不像咱们那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热闹闹的。皇宫里,皇帝和嫔妃们都是一人一桌,独自享受美食。而那些陪同的王公重臣们,则分成六桌坐在下面。

另外,清宫里的年夜饭,每桌的菜品都是不一样的哦!

皇帝桌上的菜品最丰富,有整整四十品,皇后的菜品也不赖,有三十二品。而那些嫔妃们的菜品,则按等级逐次减低,就像咱们公司的福利待遇一样,级别越高,待遇越好!而那些陪同的王公重臣们,每桌都是二十四品标配,也算是不错的待遇啦!

虽然有些不同,但皇宫里的年夜饭,意义和咱们老百姓家里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团圆、幸福和喜庆!

除夕宴上,皇帝老儿也不再板着脸,他也会和大家聊聊家常,说说笑笑,气氛嘛,一般都比较融洽,就像咱们老百姓家的年夜饭一样,其乐融融!

而且,除夕宴还有个压轴“菜”,就是吃中秋节剩下的月饼!这些从中秋留下来的月饼,被亲切地称为“团圆饼”,听起来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吃月饼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要配上元光!月饼是祭祀月亮的,而元光则是祭祀太阳的。皇帝在除夕宴上,一手拿着月饼,一手拿着元光,是不是感觉日月同辉,天地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呢?

其实啊,清朝皇帝在除夕宴上食用月饼和元光,是寓意着日月辉映,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皇家春晚

皇家除夕宴一结束,皇帝一家也像咱们现代人一样,得找个节目消遣消遣,那就是观赏“皇家春晚”!这“皇家春晚”啊,节目内容可丰富了,有戏曲、舞蹈,还有杂技等,反正都是让人看了心情愉悦的喜庆曲目。

说起皇家“春晚”的压轴大戏,那必须是“庆隆舞”啊!“庆隆舞”又叫“马虎舞”,是早期满族人的民族舞蹈!

跳舞的人分两队,一队头戴兽皮面具,扮成各种动物;另一队则穿上满族传统服饰,化身为狩猎者。后来,这狩猎者的服饰还演变成了八旗服饰,可真是历史感十足!

而舞蹈的结局,通常都很圆满,一般都是狩猎者成功捕获猎物,然后凯旋而归,象征着喜庆和丰收。

“庆隆舞”一直是清宫除夕宴上的保留节目,清皇室通过这样的舞蹈,来纪念祖辈们马背上打天下的艰辛,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要时刻铭记祖宗的恩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

观赏完“皇家春晚”后,皇帝就要开始守岁了,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

说到过年,饺子可是个不能少的角色!不仅咱们老百姓家的年夜饭少不了它,就连皇家正餐也是如此。你瞧瞧,清朝的时候,大年初一皇帝都得到乾清宫去吃一顿饺子呢!

皇帝吃的饺子,大家肯定想象得特别丰盛吧?嘿嘿,其实不然哦!据史料记载,皇帝吃的水饺,里头既不是大鱼大肉,也不是山珍海味,反而是素馅儿的。这些素馅儿里,主要是干菜,还有蘑菇、笋丝什么的。原来大年初一,皇帝也得吃素呢!

为啥皇帝过年要吃素馅饺子呢?有研究表明,这是为了恪守努尔哈赤祖训。不过到了清朝中后期,情况就有些变化了,皇帝也可以尝试不同口味的饺子了!

除了吃饺子,清朝人过年还有个特别喜欢的活动,那就是逛庙会!《清稗类钞》里就记载了:“京师各庙,都有集市,百货充盈,游人如织,俗称‘逛庙’。”逛庙会还有固定的时间呢,比如北京广宁门外的财神庙,就是特别热闹的地方。

那时候的庙会,已经和商业文化紧密相连了。就拿北京厂甸庙会来说,清初的时候还不太繁盛,但到了清乾隆年间,就成了个热闹非凡的市集。

每年正月初六到十六,就是厂甸开市的日子。这期间,地摊一个接一个,卖珍宝、书画、古董、碑帖、花卉的,还有演曲艺、耍杂技的,简直应有尽有。大家都喜欢在逛庙会的时候,买上几件喜欢的东西,希望新的一年能大吉大利、财运亨通。

逛庙会这种风俗,不仅京城有,到了清朝末期,许多地方也都开始流行起来,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看来,无论哪个时代,过年都是个让人开心、期待的好日子!明天就是除夕了,祝各位看官春节快乐,阖家幸福团圆!

0 阅读:21

伊鑫聊历史

简介:以古鉴今,用轻松俏皮的方式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