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融合的未来之路(关于脑机接口你知道多少)?

爱玩的蛋哥 2024-01-31 15:10:55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能够实现人脑和外部设备之间直接通信和控制的技术,它可以让人类通过意念来操纵计算机、机器人、假肢等,从而恢复或增强人类的能力和体验。脑机接口技术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主战场,它在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机共生的无限想象。

脑机接口技术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1929年,德国科学家汉斯·贝格发现了人类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并首次记录了人类的脑电活动。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雅克·维达尔(Jacques Vidal)提出了“脑机接口”(BCI)这一术语,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脑电图的脑机接口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自此之后,脑机接口技术开始逐步发展,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信号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以及基于脑电图、皮层脑电图(ECo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等不同的信号源的脑机接口。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微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和创新。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如Facebook、Google、SpaceX、特斯拉、Neuralink、DARPA等,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研究和开发脑机接口技术,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热潮。例如,2020年8月,Neuralink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它可以通过一台神经手术机器人向人脑中植入数十根直径只有4-6微米的“线”以及专有技术芯片和信息条,然后可以直接通过USB-C接口读取大脑信号。马斯克声称,该设备已获得FDA许可,未来将会进行人脑实验。

脑机接口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医疗领域,它可以为治疗神经功能损伤引发的疾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脑机接口可以帮助瘫痪、中风、帕金森等患者恢复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视觉能力等,让他们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轮椅、假肢、电脑等外部设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主性。脑机接口也可以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对大脑的刺激或调节,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状态。

脑机接口技术在军事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提升作战人员的态势感知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军事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升作战人员的注意力、警觉性,消除或减少痛苦,管理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脑机接口还可以用于实现对武器系统的直接意识操控,如控制无人机、机器人、导弹等,从而更高效地遂行智能化战争下的作战任务。

脑机接口技术在教育、娱乐和艺术等领域也存在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脑机接口可以为游戏玩家提供独立于传统游戏控制方式之外的新的操作维度,实现手控、脑控等多模态共同控制,可以显著丰富游戏内涵,提升游戏体验。脑机接口也可以用于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如通过脑电信号来生成音乐、图像、文字等,让人们可以直接将脑中的想象和情感表达出来。脑机接口还可以用于改变教育方式,如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知识的直接传输,让学习变得更高效和便捷。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挑战的技术,它将会改变人类与自身、与外部设备、与社会的关系,开启人机融合的未来之路。

0 阅读:67

爱玩的蛋哥

简介:爱科技,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