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陆军军帽全系列介绍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2024-04-19 09:05:04
军官篇

1.大檐帽(Schirmmütze)

在纳粹德国时期,大檐帽是所有级别人员标准配备,法规规定根据不同军衔有不同大檐帽的样式。军官和某些高级士官需要自行购买大檐帽,但他们可以领取服装津贴,然后选择从国防军服装仓库购买,或到官方允许的店铺私人定制。士兵的大檐帽虽然有部队配发,但也会允许他们自购,但会限制价格。最早佩戴的大檐帽上帽徽为橡叶簇,中间魏玛共和国椭圆形鹰徽,而且所有等级都是黑色皮制下巴带。1927年2月,引入了军官的帽风带,军官使用银色,将官使用金色。

1933年,橡叶簇中间的椭圆形鹰徽被黑白红三色同心圆国徽代替。

1934年2月17日,在帽冠上开始使用纳粹鹰徽。

1936年2月26日规定高级军官作为军官候选人允许使用军官的银/铝制的帽风带。

大檐帽的帽冠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大檐帽为圆形,前面略微翘起,随着时间推移,帽冠变为了鞍形,前面翘起几乎垂直。

陆军军官款大檐帽和士兵/士官款设计剪裁相同,但军官款大檐帽使用更好的材质,并且帽檐上是金属丝编织的帽风带,而不是士兵/士官款的皮制下巴带。帽风带在帽墙两侧使用两颗纽扣固定,军官使用的帽风带和纽扣都是银色铝制,而将官的帽风带和纽扣则是镀金的。

1.帽冠顶部

2.帽冠正面

3.三色帽徽

4.帽墙上下兵种色滚边

5.帽檐和帽墙连接处

6.帽风带滑动结

7.帽风带固定结

8.帽风带固定纽扣

9.帽檐边缘卷边

10.硬化皮革帽檐

11.帽风带

12.帽墙

13.橡叶簇徽章

14.帽冠滚边色

15.纳粹德国国徽

军官大檐帽上的帽徽和鹰徽共有两种样式:手工刺绣款和金属徽章款

这款军官大檐帽的帽徽和鹰徽都是布质刺绣,用的华达呢制成,帽顶边缘和帽墙上下还有白色滚边色,代表步兵。

这款军官大檐帽的帽徽和鹰徽都是银色金属徽章,用的羊毛料制成,帽顶边缘和帽墙上下还有金黄色滚边色,代表骑兵。

这款将官大檐帽的帽徽和鹰徽都是金色金属徽章,用料为驼丝锦。

大檐帽上的徽章包括了帽顶上的鹰徽,帽墙上的橡叶簇的三色同心圆帽徽和帽檐上的帽风带,这些都是用白色金属或铝制成的。在1943年1月1日之前陆军将官也会佩戴白色鹰徽和橡叶簇国徽标志,之后被命令只能佩戴金色样式。

所有的金属徽章都用徽章背面针脚插入固定。

下图为两个金属鹰徽,左边为军官白色款,右边为将官金色款

下面是两个橡叶簇帽徽,左边为军官白色款,右边为将官金色款

国徽是一个三色同心圆标志,从外到内代表了德国的颜色黑白红。红色部分位于白色金属中心缺口,为红色纸质或布质。将官佩戴的帽徽和军官的一样。一战期间,德国士兵佩戴的军帽上会有两个帽徽,下面的代表自己所属邦国的同心圆帽徽,上面的代表德意志帝国的帽徽。

军官大檐帽的帽风带由铝线编织而成,而将官的则是镀金。

军官旧式野战帽(die Offizierfeldmütze älterer Art)

旧式野战帽(收藏家也叫破碎帽(Crusher))于1934年3月推出。在外观上和大檐帽相似,但有一些不同之处。旧式野战帽的帽顶没有加固,帽檐是柔软的皮革制成,而且没有帽风带。帽子上带有和大檐帽一样的兵种色(将官为金色),但上面的徽章通常为布制,BeVo刺绣(BeVo是一家专门生产袖标徽章的厂家Beteiligung Versteher的简称)或手工金属线刺绣。旧式野战帽一般是计划佩戴到1942年4月1日后然后由新款野战帽所取代,但旧式野战帽非常受欢迎,很多军官一直佩戴到二战结束。

一顶旧式野战帽,有粉色滚边(装甲兵),鹰徽为银线刺绣。

一顶旧式野战帽,带有银色BeVo质量的鹰徽和橡叶簇。

一顶旧式野战帽,增加了帽风带和固定纽扣。上面有红色滚边(炮兵),徽章用银线刺绣。

旧式野战帽上为布质徽章,通常为BeVo刺绣和金属线刺绣。

上面的橡叶簇和帽徽都是用金属线刺绣而成;下面的橡叶簇使用金属线,帽徽是大檐帽标准金属帽徽。

BeVo一体式的刺绣橡叶簇和帽徽

将官的金线刺绣的鹰徽,橡叶簇和帽徽

2.野战帽(Feldmütze)

●军官旧式野战帽(die Offizierfeldmütze älterer Art)

上文已经介绍过了,1934年3月推出,一直使用到了1938年12月6日推出的M42军官船帽,但旧式野战帽并没有完全取消使用,而官方规定延长使用到了1942年4月1日,但因为太受欢迎了,许多军官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

●军官M38船帽

军官M38船帽于1938年12月6日推出,本意是取代1934年3月推出的旧式野战帽。军官M38船帽是基于士兵M34/35船帽的设计剪裁,但帽顶更窄,用的材质质量更好。M38船帽为野战灰色,1940年3月27日推出了黑色装甲兵版。在船帽的帽顶一圈和上翻的帽墙边缘有军官银线和将官金线滚边,其他样式和M34/35船帽一致。

●M41热带野战帽(Tropeneinheitsfeldmütze)

非洲军团于1941年初推出,基本样式参考了山地部队的山地帽。由卡其色棉质斜纹布,下部是个上翻样式,然后缝制在帽身,所以下部是双层。帽顶侧面各有两个金属通风孔。野战帽正面上部是灰色线刺绣在棕褐色底布上的陆军鹰徽。正面下部是布质帽徽,周围有倒三角兵种色(后取消)。军官款野战帽在帽顶一圈和帽身上翻上缘有银色滚边,而将官为金色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

●M43通用野战帽(Einheitsfeldmütze)

1943年6月11日发行,通用一次意思就是供所有兵种官兵使用,用以取代当时使用的各种类型野战帽。M43野战帽设计基于M42野战帽和山地帽,但有细微的变化。M43野战帽用野战灰色材料制成,同时为装甲部队推出了黑色版本。军官通过帽冠的滚边来分辨,军官为银色滚边,将官为金色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同时野战帽的纽扣也根据级别不同而不一样,士兵和士官为野战灰色,军官为银色,将官为金色,但并没有严格执行。通常军官和某些高级士官可以通过领取服装津贴来自购野战帽,但也可以从国防军制服仓库领取野战帽,自购野战帽质量更好。虽然士兵的野战帽都是部队配发的,但也允许他们自购,但会限制价格。

M43野战帽由野战灰色的羊毛和人造丝混合(随着物资短缺,德军制服的人造材料比例越来越高)制造。解开正面两个金属纽扣,帽檐上侧面到背面的布料可以下翻用来当保护耳朵和脖子部位。大多数鹰徽和帽徽缝制在梯形底部上,少数的为T形。左侧可以选择佩戴师徽。野战帽内部为人造纤维制成的内衬。

将官M43野战帽,帽冠上有金线滚边,鹰徽也是金线刺绣而成,纽扣为金色。帽内前还有皮质防汗带,做工很精良。

装甲部队黑色军官M43野战帽

●M43野战帽单扣版

在1944年推出了M43野战帽单扣版,除了正面一颗纽扣外,其他样式剪裁和M43野战帽一样。使用单扣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节省材料。

士兵和士官篇

1.大檐帽

大檐帽是德军标准制服的一部分,所有军衔的官兵都需要佩戴。在驻军和外出的时候必须要佩戴大檐帽,在战场上有的军官佩戴大檐帽,而士兵只佩戴野战帽。

大檐帽的帽冠由野战灰布料制成,深绿色的帽墙和皮制下巴带,硬化皮帽檐边有小卷边。帽冠一圈和帽墙上下都有兵种色滚边。

大檐帽正面有两个徽章,帽冠上的鹰徽和帽墙上的橡叶簇帽徽,侧面还有两个固定下巴带的黑色纽扣。

2.野战帽

●M34/35船帽(Einheitsfeldmütze)

于1934年3月24日推出,由士兵和士官使用。船帽侧面是个船型,帽顶宽大,完全撑开,整个船帽正面接近方形,平时佩戴的时候会在帽顶中间弄条深折痕,正面呈现梯形。船帽下部分为上翻设计,需要时候也可以下翻给佩戴者提供有限的保护。帽子两侧都有一个通风用的金属孔。侧面可以佩戴选择佩戴金属师徽,鹰徽和帽徽中间佩戴荣誉标志(例如第5骑兵团、6骑兵团、13骑兵团等)。

船帽由羊毛料制成,颜色主要为野战灰色,还有为装甲兵使用的黑色和热带使用的棕褐色。

1934年3月24日刚推出早期M34船帽正面有一个装饰用纽扣,代表魏玛共和国的黑红金三色帽徽。1934年2月17日,德国国防军开始采用纳粹党的鹰徽,并规定1934年5月1日前所有国防军钢盔,军帽和制服都要带有鹰徽。1935年10月30日法令规定,所有船帽取消了纽扣,并开始使用鹰徽和黑白红三色帽徽。鹰徽和帽徽为分体式,鹰徽在帽顶上,帽徽在上翻的帽身上。帽徽位置还有一个倒三角兵种色布条,1942年7月10日取消了这个倒三角兵种色布条。M34/35船帽一直使用到了M42船帽的推出。

装甲兵船帽于1940年3月27日推出,基于1935年10月推出的第二版M34/35船帽。之前装甲兵一直佩戴黑色装甲兵贝雷帽,但因为贝雷帽佩戴不方便戴耳机,所以最终在1941年1月停产。

热带船帽于1941年2月非洲军团(DAK)成员抵达的黎波里时发放。热带船帽材质为棉质斜纹布,一开始为装甲部队专用,后来发放给非洲军团全体官兵,将官船帽上有金色滚边,军官为银色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

●M42船帽

于1942年7月21日推出,主要用于士兵和士官使用,用来取代之前的M34/35船帽。M42船帽的正面增加了两颗金属纽扣,是原先上翻部分可以解开下翻用来遮住耳朵和脖子,这个新设计是为了给耳朵和脖子提供更多的防寒保暖,参考了山地兵的山地帽(Bergmütze)。原来分开的帽徽和鹰徽变成了一体式, 有上下分离式(下面第二张图),T字形(第四张图)和梯形(第五张图)。

●M43通用野战帽

士兵和士官M43野战帽,采用了梯形鹰徽和帽徽,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节约制作流程,纽扣使用了牛角纽扣。

●山地帽(Bergmütze)

于20世纪30年代初发行,主要由德军的山地,滑雪和轻步兵部队使用。山地帽是根据一战奥匈帝国阿尔卑斯部队所佩戴的M1909山地帽所设计。1939年5月2日,陆总总司令部授权山地部队官兵佩戴独特的雪绒花徽章,这个徽章也是一战奥匈帝国山地部队特征。徽章共有三个样式,布质佩戴在右臂上,无柄金属版佩戴在大檐帽上,有柄金属版佩戴在山地帽上。一开始发行山地帽没有识别军衔功能,只是士兵和士官纽扣为野战灰色,军官为银色,将官为金色,1942年10月在帽冠增加了银色和金色滚边作为军官和将官区别。山地帽和M43野战帽类似,最大区别在于山地帽帽檐更短一些,而且山地帽发行量很少。

●装甲兵防护帽(Schutzmütze)

装甲兵防护帽也叫装甲兵贝雷帽,是一款和黑色装甲兵制服配套的军帽。防护帽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佩戴在狭小的坦克内头部受到碰撞。防护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半圆形由厚毛毡或橡胶海绵制成的防护帽,另一个是很大的黑色羊毛帽罩。虽然带有防护性,但这款防护帽因为帽罩太大,影响了装甲兵佩戴耳机,所以并不受欢迎,很多装甲兵都佩戴M34野战帽,所以1941年1月15日规定废除防护帽,1941年3月7日规定只在装甲运输车主驾和副驾保留防护帽。

●M41热带野战帽(Tropeneinheitsfeldmütze)

3.野战帽徽章

士兵和士官野战帽的标准徽章为两个,鹰徽和三色帽徽。徽章有多种颜色:最开始深绿色底布上白色,后改为深绿色底布上灰色,装甲部队为黑色底布上白色,非洲军团为棕褐色底布上蓝色。

在野战帽和热带野战帽上,还有个倒V形兵种色滚边,这条滚边材质为俄罗斯编织绳,1942年后取消。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深蓝色底布白色,深蓝色底布灰色,装甲部队黑色底布白色,非洲军团棕褐色底布蓝色

三色帽徽分别在野战灰,黑色和棕褐色野战帽上的样式。

在装甲兵防护帽上,一开始是佩戴刺绣橡叶簇国徽,1936年5月增加了刺绣鹰徽

上面两种T形徽章为1936年首次使用,早期为鹰徽为白色,后来改为了灰色。比较常见于山地帽和M42野战帽

下面两种梯形徽章是在战争期间比较常用,灰色老鹰常见于灰色和黑色背景

以下为一些实物鹰徽和帽徽照片:

全文完

0 阅读:24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