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升迁和名声好转是王允能够说动吕布杀董卓的重要因素

史海撷英 2024-05-18 17:34:03

吕布投董卓后,董卓与吕布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宠爱信任,封他为都亭侯,“稍迁”至中郎将。

由于吕布骁勇,董卓遂总带着吕布,让吕布保护自己。然而,像董卓、吕布这样虎狼一般的两个人长期在一起,出事是必然的!“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合,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于是,吕布主动去找到王允,讲述了自己的危险情况,询问建议。

这个时候,王允和尚书仆谢士孙瑞正在密谋杀董卓,就顺势拉吕布“入伙”。“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由此,吕布杀董卓的动机,也就很清楚了。

然而,在史书简要记载的背后,却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部分!

董卓手下的吕布:活脏、风险高

在董卓手下,吕布过得是不如意的。

投董卓后,吕布“稍迁”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职务提升不是很高。不过,吕布是被董卓“诱布杀定远而并其兵”,本来就是被“诱”过来的,这些应该就是谈好的条件,吕布不至于不满意。

吕布

此后,董卓又是发誓结为父子,又是时常带在身边,看起来不可谓不亲近。但是,实际上,在董卓集团,吕布却是很憋屈的。

正史中记载的,在董卓手下,吕布只干了三件事情。

1、跟胡轸出去打了一次仗

正史中,吕布就出征了一次,还是以骑督的身份,受凉州大人胡轸节制,出去跟孙坚打了一仗。

在董卓手下的诸将中,这个胡轸算是打仗比较无能的一个。《中国战术史》还特意点名胡轸,说他在与孙坚的作战中,不注重野战工事的修建,结果在内部谣言影响下,被敌人一举而破,是“平庸将领不注重野战工事而失败”的反面教材。

胡轸

吕布跟着无能之人出去打仗就算了,还要被其当面羞辱:胡轸曾公开扬言“当斩一青绥”,实际上就是羞辱吕布等人中郎将的级别。

在投董卓前,吕布就有“飞将”的称号,然而,在董卓手下,吕布却只有跟着废物出去打仗的机会,还要被羞辱。当然,这并不是最不爽的事情。

2、挖掘帝陵及公卿以下家冢,收其珍宝

《后汉书》记载:“初,长安遭赤眉之乱,宫室营寺焚灭无余,是时唯有高庙、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便时谓时日吉便。后移未央宫。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这是把当朝天子和公卿权贵的祖坟都刨了呀,这可以说是天下最脏的活了。关键是,收的珍宝还要给老板董卓,干了这么脏的活,收入却是董卓的!

3、给董卓当保镖

最后,就是护卫董卓左右。

吕布是不是可以像许褚一样安心做一个保镖暂且不说,在董卓身边当保镖,问题是:风险实在太高了。这个风险,倒不是外人刺杀的时候要去挡一刀,而是来自董卓!

董卓

《三国志》说,董卓“性刚而偏,岔不思难”,脾气起来根本不顾后果!“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

投掷手戟不是闹着玩的!后来,吕布和曹操打仗,典韦就用手戟杀了多名吕布军骑兵。孙策与严白虎的弟弟严舆谈判期间,直接扔手戟把号称“能坐跃”,身手敏捷的严舆刺死了。也就是吕布确实比较敏捷,才幸免于难。幸免于难后,吕布还要改容谢罪,董卓才肯消下气来!

另外,吕布青年壮士,想必身材肌肉都是很诱人的,在董卓身边得到女性欢迎的概率是很高的。要是吕布把持不住自己,和女婢发生一些激情碰撞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吕布与董卓的女婢发生私情,却判定自己“几至死”,可见董卓的“小气”。

董卓发怒,可能死;自己一下把持不住,也可能死,做董卓的保镖,风险太高了!所以,在董卓手下,吕布干的活,或者是跟着看不起自己的废物出去打仗;或者是挖帝王公卿祖坟这种脏活;或者是随时可能遭遇暴力的高风险活,吕布过得不但憋屈,而且如履薄冰!

待得不开心,自然是可能考虑要跳槽的,何况吕布这样的人物。

因为派系关系而有“自新”机会

此时,董卓掌朝政大权,但在董卓把持的朝廷之下,又分为若干派系。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说,大致分为三类人。

王允

1、忠于董卓的派系。董卓心腹之人,如董旻、牛辅等人。他们利益上牢牢与董卓绑定在一起。2、表面忠于董卓但暗中反抗董卓的派系。如表面上曲迎董卓,获取董卓信任,但暗中欲除掉董卓的王允;以及郑泰、黄琬等人。3、未获董卓信任,但又没有被董卓除掉的人物。如皇甫嵩。董卓曾欲除之但是后来没有动他,但董卓对皇甫嵩一直也没有什么信任可言。这类人大多在董卓的警惕之下,而难以采取诛董的密谋。

至于表面上就要和董卓抬杠的人,要么已经被弄死了,要么已经跑到袁绍的反董武装去了。

吕布也是董卓心腹之人,原本是属于第一个派系的。

但是,在以上三种派系中,“表面忠于董卓而暗中反抗”的一派因为“表面忠诚”,获取了董卓的信任,因此,在其密谋暴露或实现之前,与“忠于董卓”的派系看起来是同一个派系。所以,在大家都不知道王允等人“暗中欲诛董卓”的前提下,王允、吕布,皆是董卓的心腹之人。

这种情况下,吕布与王允的同乡关系,就成了吕布加入“诛董集团”的敲门砖。

董卓心腹以凉州人为主,因此,身为并州人的吕布在其中没有什么亲近的人,而且受到排挤。因此,吕布也就因为同乡关系,而与王允关系紧密起来。所以,当吕布感觉自己很危险的时候,就找到王允,请求帮助。如此,吕布也就这样有了加入王允诛董行动的机会。

更大的诱惑

当初,吕布杀丁原,加入董卓集团,就是被董卓“诱”的。所以,越是尝过“诱惑”甜头的人,对“诱惑”就越没抵抗力。

吕布

对吕布来说,参加诛董,有两大诱惑。

1、升职

在董卓手下,吕布“再进步”的空间是很有限的。

虽然吕布加入董卓集团时,只是“稍迁”中郎将,级别提高不大,但是,这个中郎将,已经是他在董卓手下能达到的顶层了。

当时,董卓手下的武人,基本只官至中郎将、校尉。而且,其他人或许还能因为战功得到升迁,吕布每天留在董卓身边当保镖,又有什么战功可立,又何来的升级空间呢?

王允

相反,与武人为主的董卓集团相比,王允代表的士大夫集团,文人多,但武人少,吕布在其中的稀缺性很大,甚至可以成为王允的武力依靠。因此,投靠王允,参与诛董,升职空间很大。

从后来的情况下,诛杀董卓后,吕布一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这个“进步”,未必不是吕布“加盟”前王允就许下的条件!

2、名声大反转

跟着董卓,吕布干了挖天子及公卿祖坟的事情。可以想象,在当时士大夫掌握舆论的环境下,如果吕布一直跟着董卓,其名声可以说是禽兽级的。但是,如果诛杀董卓,就与王允一样,不过是“曲迎”董卓而已,而且,“解放”官僚士大夫,吕布将反转为“为天下除害”的大功臣,名望瞬间时间反转!所以,参与诛董行动,吕布可谓是“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吕布

后来,袁术称制后,吕布依然与袁术眉来眼去。由此可见,吕布心中,其实没有什么汉室不汉室。所以,吕布诛董卓的动机,自然不是什么汉室不汉室,道义不道义,关键还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吕布诛杀董卓,给自己“反复无常”再添一笔。然而,董卓被杀后,士兵都山呼万岁,百姓都在街上载歌载舞庆祝,用珠宝换成酒肉来庆祝。所以,无论吕布诛杀董卓的动机如何,此举确实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为天下除害,值得赞许!

0 阅读:1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