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已经被李世民封为了太子,为什么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谋反?

乡间历史 2024-05-05 07:22:51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嫡长子,武德九年李世民继位,同年8岁的李承乾被立为了皇太子。不出意外的话,李承乾就是下一任皇帝,可贞观十六年二十三岁的李承乾却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最终被李世民废为庶人。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他为什么还要谋反的呢

影视剧中的李承乾

因为能当上皇帝和能当上太子,其实是两码事,特别是在唐初那种背景下。要知道李承乾谋反前,他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已经都督了22个州的大权,也就是说掌握了唐朝八分之一领土的实际权力。而且李泰还当上了雍州牧,这个职位是李世民当年干过的

李世民让李泰当雍州牧,李承乾心里是很哆嗦的,他难免会想到上一个太子,也就是他伯伯李建成的经历,再往前看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也是兄友弟恭,被自己的亲弟弟杨广所杀。在李承乾之前,上一个没有被骨肉相残的太子是陈后主陈叔宝

而陈叔宝在魏晋南北朝就是极少数的个例,可以说在李承乾出生之前,那混乱的几百年太子被废、被杀、被弑、被篡都是常态,而李承乾出生之后,他熟读史书,又目睹了他伯伯的悲惨下场;而我们以今人的视角往后看,整个唐朝也基本上都是玄武门继位法,嫡长子以太子身份成功继位的少之又少

影视剧中的杨广弑兄

李世民弑兄

即使是能成功继位的太子,在这之前也是经历过政变的,如李世民、李显、李旦等等,第一个正常继位的皇太子是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李豫,但唐代宗本人也差点成为了政变的牺牲品,至于唐代宗以后,继位的是谁就不是皇帝或者皇太子本人说了算的,而是宦官、大臣、藩镇等多方势力支持下的皇子来角逐

其实历史上的皇太子都不好做,不管是哪个王朝,即使是明朝朱元璋也没有下放特别多的权力给太子,碰上朱祁镇临了还会猜忌太子。因为在封建时代,皇帝和太子本身就有敌对的风险,要么是相互猜忌相互争夺权力,要么是治国理念的不同进而成为政敌

即使是父子感情比较好的,有时候也难免关系紧张,尤其是在唐初。虽然当时诞生了科举制,官员不再被世家大族垄断,皇帝掌握了选官权。但当时朝堂上,主导权力的依旧是那几方势力,皇帝、宗室、世家大族、勋贵、豪族

安史之乱

影视剧中的唐代宗李豫

这几种势力在朝堂上相互夺权,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他们支持的皇子们相互夺权,皇子和皇帝夺权,太子和皇帝夺权等等。李承乾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度日,自然知道自己的位置很多人虎视眈眈,自己当了太子也未必能坐上皇位

再加上李世民对李泰的过于偏爱,李承乾很难不会联想到玄武门之变,为了不步他伯伯李建成的后路,李承乾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只有自己坐上了皇位,李承乾才会感到心安。

0 阅读:53

乡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