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被翻译为常凯申?威氏拼音法又是什么?

乡间历史 2024-04-18 08:01:45

网友们都知道“常凯申”三个字指的是民国时期的蒋介石,那么“门修斯”指的又是谁呢?这个知道的人就相对较少,门修斯指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为什么要管蒋介石叫做常凯申,管孟子叫做门修思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拼音了

要知道我国使用的拼音叫做汉语拼音法,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叫威氏拼音法的拼音

威妥玛

威氏拼音法是一个名叫威妥玛的英国人发明的,他发明这套拼音的目的是用于将中国的人名、地名翻译成英文,方便他自己讲课,因为他不仅当过英国驻华公使,还担任剑桥大学的中文老师。而当时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还没有问世

他选择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最终在1867年发明了出来,并被广泛使用。由于这是西方人发明的,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汉语表音的拼音,因此在西方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力,直到现在都有人使用。中国最初也使用过威氏拼音法,但我们中国人发现威氏拼音法标的音,和汉字的音其实有差距

加上我们国家在1958年由周有光先生带头,制定了汉语拼音,因此威氏拼音法在我国被弃用。结果就是一些人不了解威氏拼音法,在翻译的时候导致了一些错误,而常凯申就是一个历史副教授,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了外国资料,发现了chiang kai-senk这一拼音,然后她直接用汉语拼音音译为了常凯申

周有光先生

蒋介石

结果懂威氏拼音法的人一看,chiang kai-senk是蒋介石;同样的孟子威氏拼音法是Mencius,也因为不清楚威氏拼音被国人搞成了门修斯。虽然威氏拼音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也和汉字的发音有所差距,但因为在1958年以前被广泛应用,在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为了让外国人知道这到底是哪里,到底是什么人,什么物品,于是在1958年以前就有的人名、地名、学校名、品牌名至今还在沿用威氏拼音。比如上面说到的蒋介石,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不是Jiangjieshi,而是chiang kai-senk

再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清华大学,按照汉语拼音法翻译成英文就应该是Qinghua University,可实际却是Tsinghua University;比如北京大学,也没有翻译成Beijing University,而是Peking University,他们都采用的威氏拼音法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除了清华北大,还有苏州大学的苏州,并不是汉语拼音里的Suzhou,而是Soochow;除了学校名之外还有品牌名。说到酒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茅台,汉语拼音Maotai,但它包装上同样是威氏拼音法Moutai,说到烟呢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中华,包装上同样是威氏拼音Chunghwa,不是汉语拼音Zhonghua

另外很多有关武术的词汇,使用的也是威氏拼音,比如功夫不是Gongfu,而是Kungfu,太极不是Taiji,而是Taichi,最有意思的是易经,直接被威氏拼音拼成了IChing,在国外宫保鸡丁也不是Gongbao jiding,而是威氏拼音法Kunpao Chicken

同样的,因为威氏拼音在外国的影响力巨大,即使中国不使用但外国人在写中国历史,或者有关中国人名,地名的书籍时也会用威氏拼音法而不用汉语拼音法。所以我们在看外国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时,常常会满脸疑惑,这写的是谁啊,只有不断和脑海中的人物进行比对,或者上网查了一番才恍然大悟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 2024-06-01 00:18

    Shek呀

乡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