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凯末尔就发现土耳其不应加入同盟国,在战后强硬维护土耳其

史海撷英 2024-05-19 10:28:57

一战结束之后,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之一,也避免不了被列强瓜分的命运。1918年,只有也门和麦地那是土耳其在整个阿拉伯半岛上仅存的两块地方。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土耳其不得不交出这两地,连同先前被俄国占领的几块地方也一同上交。

此时奥斯曼帝国分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作为核心的土耳其更成为了列强们砧板上的鱼肉。要如何在奥斯曼崩溃的时候拯救和挽回土耳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男人,他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

凯末尔被称作土耳其的国父,在群狼环绕之下,凯末尔到底是如何力挽狂澜,阻止了被瓜分的命运,又是如何击败了英、法、俄、意、希腊等国的呢?

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凯末尔

1905年,凯末尔从军官学校毕业,成为了一个上尉。在学校时,他就察觉到了奥斯曼帝国早已摇摇欲坠,在西方列强的争夺之下,许多土地都成为了他们的殖民地,此时凯末尔已经觉醒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

他毕业后参加政治活动被逮捕,于是被流放到大马士革服役。在这期间他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还参加了1908年的革命。1911年,凯末尔又再次被调离伊斯坦布尔,前往利比亚参加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战斗,军功卓越,很快他成为了一名中校。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一战爆发之后,凯末尔发现土耳其不应该加入同盟国。这里就可以看出,凯末尔是一个政治灵敏度很高的角色,但是此时他的建议没有被官方采纳。在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面对协约国的登陆,凯末尔成功阻止,因此人们称呼他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可这没法改变奥斯曼战败的命运,随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部分领土都成为了“托管地带”,其实就是列强的殖民地。英国此时还鼓吹奥斯曼周边的其他国家,试图直接分裂肢解奥斯曼帝国。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腔爱国主义的凯末尔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首先控制了安纳托利亚的地区军队,随后利用电报与其他的帝国军队取得联系,进一步壮大了凯末尔的革命队伍。随后他积极联络民族主义团体,在这时候提出了“土耳其独立”的称号。

他发表公告,表示“不独立,毋宁死!”又和多个国民运动的领导人会面。正是因为凯末尔的居中联络,才会有越来越多人下定决心,认为要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意识到不可以让列强对着自己的地盘指手画脚。

此时凯末尔决定直接辞去军队的职务,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救国图存的斗争中来。在巴黎和会上,奥斯曼帝国从15世纪以来占领的领土,土耳其民族时代的领土,以及土耳其国家的领土全部被瓜分。这是任何一个爱国主义者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一战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疆域图

那么凯末尔又是如何带领土耳其走向胜利,击败了这些列强呢?

以战止战,凯末尔不惧列强

1918年10月,凯末尔等人还没有回到伊斯坦布尔时,协约国的人就已经进入了伊斯坦布尔。从12月开始,英国占领了阿拉伯、巴勒斯坦等地,很快又废除了高加索共和国。另一边,希腊军队和意大利军队也相继登陆,土耳其一大半土地已经被列强侵占。

凯末尔在签订色佛尔条约时,提出了这样一点,那就是“土耳其拥有绝对主权”的地区,不可以受到协约国的管制。

随后凯末尔通过暗箱操作,让自己成为了安纳托利亚军队的监察长。安纳托利亚其实就是当时列强们登陆的地方。凯末尔说自己负责解散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其实他是利用这个机会与其他部队取得联系,与民族主义团体取得联系,然后向列强们提出了抗议。同时凯末尔还提醒其他人,称英国人占领的伊斯坦布尔或许会发出一些误导性的言论,这也让凯末尔的支持者越来越多。

凯末尔希望告诉全世界土耳其正在进行民族斗争,想占据舆论上的优势。1920年,在凯末尔的鼓励之下,革命者建立了自己的国会,凯末尔成为了首任总统。随后凯末尔宣布,他们需要独立建军,同时打算进行突破列强的第一步。

第一个对象是俄国,当时俄国已经进行了十月革命,亚美尼亚曾是沙俄的一部分,凯末尔认为布尔什维克是值得结交的盟友。此时的苏联也无暇顾及土耳其,因为当时苏联也面临着内外压力,于是凯末尔与苏俄建交,成立了友好条约。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在拉拢了苏俄之后,一方面凯末尔拥有了武器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其他的国家支持。

凯末尔下一个针对的就是希腊,尤其是希腊和英国当时是一丘之貉。英国首相承诺,只要希腊站在协约国这边,就可以把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分给希腊。随后希腊在伊兹密尔登陆,当地的民族主义者支持凯末尔,直接对希腊发动攻击。

签订停战协议,土耳其成为主权国家

双方矛盾僵持不下,甚至有儿童都遭到了侵犯,凯末尔此时出任了国民军总司令,以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直接横扫了希腊,将希腊人打压出境。随后在谈判上,凯末尔表示希腊必须撤离土耳其的地盘,回到1914年之前的情况。

希腊没想到凯末尔如此坚硬的态度,此时的英国面对希腊的战败,已经不会再置喙和插手。意大利的军队同样受到了压制,随后意大利和英国邀请凯末尔前往威尼斯,来商量停火协议,凯末尔表示不去,让他们自己到穆丹雅来。结果最后停火协议就是在穆丹雅召开的。

另一边是法国,法国一直觊觎着叙利亚的土地,凯末尔认为法国的威胁是仅次于希腊的。面对土耳其人的反抗,法国十分意外,于是法国决定利用亚美尼亚的法国军团来对抗土耳其。结果这支军团又不能联合亚美尼亚人来对抗土耳其,内部并不团结,最后法国人也只能不了了之。随后召开的穆丹雅停战协议,这一次凯末尔代表土耳其,要求所有的希腊军队、英国军队全员撤离,

1923年2月,洛桑会议之上,土耳其被承认为主权国家,10月土耳其共和国正式成立,而凯末尔成为了首任总统,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土耳其国父。

如果说,土耳其没有凯末尔力挽狂澜,那么如今的土耳其说不定真的还是被瓜分的命运。而正是因为凯末尔坚决守住了土耳其,才有了如今的独立的主权国家。

0 阅读:5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