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东侵路上永远离不开水源地,以水源地为基础扩大侵略范围

史海撷英 2024-05-19 10:51:05

沙俄巅峰时期占地2288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领土都在亚洲部分。很多人认为,沙俄在亚洲部分的领土都是不毛之地。毕竟广袤的西伯利亚,天寒地冻,压根不适合定居。事实上也是如此,沙俄起源于13世纪的莫斯科公国,如果西伯利亚适合定居的话,哪里还轮得到这么晚出现的沙俄?中原王朝第一个不会将这片土地拱手让人。

但是要认为西伯利亚完全是荒芜一片,那就错了。毕竟现如今俄国的亚洲部分还住着3000多万人呢,如果都是不适合人居住的荒地,这3000多万人可咋生存呢?所以说,仔细研究就能发现,沙俄在东侵过程中十分讲究。他们将寻找水源地当成了核心任务。有了水源地,那他们就有了建立根据地的基础。从而围绕根据地,扩大侵略范围,自然不成问题。

占领贝加尔湖,建立伊尔库茨克城

17世纪中叶,沙俄进入贝加尔地区,当时中原王朝处于明清交替之际,压根没功夫去管蒙古高原上的事情。贝加尔地区自然更是无人问津,单纯靠当地牧民组建的武装力量,是很难和沙俄的哥萨克骑兵相抗衡的。

为此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沙俄基本上已经征服了贝加尔湖周围一圈,他们在贝加尔湖南端建立了伊尔库茨克城,这里就成了他们蚕食蒙古高原,进军黑龙江流域的根据地了。

不得不说,沙俄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贝加尔湖号称亚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最深的湖,平均水深730米左右。特别的是,虽然贝加尔湖是淡水湖,但湖水里却生活着鲨鱼、海豹等只有海里才有的生物。

贝加尔湖示意图

正是因为贝加尔湖拥有如此宝贵的淡水资源,这才能养活周围的牧民和动物。沙俄占领了这里,算是彻底在东方站稳了脚跟。

按照他们的思路,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会获得更多东方的土地。就算再不济,被中原王朝打败了,他们也能凭借贝加尔湖地区,扼守西伯利亚大部分地盘,也不亏。甚至有说法是,贝加尔湖有一条河流,是直接通向黑龙江的,沙俄的探险队正是顺着这条河流进入了黑龙江流域,从而对黑龙江流域垂涎三尺,这才有了后来外东北的悲剧。

夺取兴凯湖三分之二水域,获得远东粮仓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前后,沙俄与清朝打了一场雅克萨之战,战争结果是清朝大获全胜。不过由于当时沙俄怂恿准噶尔汗国在西北搞事情,清圣祖不愿意两线作战,这才答应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约定双方东部以外兴安岭为界限。

这事已经让沙俄占了很大便宜了,按道理来说,清朝要求以勒拿河为界限一点也不过分,毕竟远东大片地区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且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和欧洲的俄国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俄国人却觉得吃了大亏,他们认为清朝当时靠强大的武力,使得他们失去了黑龙江流域的地盘。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概念中,因为他们的探险队抵达过黑龙江流域,所以黑龙江流域就是他们的了。沙皇彼得一世甚至感慨,没有得到黑龙江出海口是俄国当时的一大憾事。言下之意就是让后世子孙帮他完成这一目标。当然,那个时候中俄双方都面临着问题。在我国,百年清准战争一直是当时的主旋律。而在沙俄,当时实际掌权者是彼得一世的姐姐索菲亚公主,在签订条约后彼得一世才发动政变夺得权力。

咸丰八年(1858年)到咸丰十年(1860年),恰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终于找到了机会,趁着清朝腹背受敌之际,夺取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算是完成了彼得一世一半的愿望。

沙俄割占我国外东北示意图

在划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盘时,其实出现了很大分歧。因为乌苏里江流入兴凯湖,那么该怎么划分这个湖的势力范围呢?为此,沙俄绞尽脑汁,非要捏造出一个不存在的白棱河,从而将三分之二的兴凯湖,全部都划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沙俄为啥非要夺取这么大的水域面积呢?除了想要拿到更多淡水资源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沙俄需要得到兴凯湖以西、以南的大片耕地面积。

外东北虽然有100多万平方公里,潜力耕地面积非常多,但已经开垦的耕地面积并不多,当时兴凯湖以西、以南的大片土地,恰好就是良好的耕地面积。

所以说,沙俄要想在外东北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夺取兴凯湖周围的耕地。有了这个远东的大粮仓,再加上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的淡水资源,他们自然能将外东北牢牢掌握在手里。

拿下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侵占伊犁河谷大部分地区

除了对外东北下手,沙俄对外西北也没手下留情。仅仅过了2年,在同治元年(1862年)沙俄便派遣了3万大军进军外西北,主要目标就是伊犁和喀什。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沙俄在外西北,具备了其他列强不具备的地理优势。其他列强顶天了只能凭借海军入侵东南沿海地区,可沙俄却能直接进军外西北的广袤陆地。

《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领土示意图

外西北最核心的地区便是美丽的伊犁河谷。这里水草丰茂,有着丰富的水源,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

沙俄的战略规划是,最好能夺取整个新疆,退而求其次,是夺取整个伊犁河谷,最次则是拿下外西北大片水源地。这些水源地包含了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斋桑泊、伊塞克湖、伊犁河、喀什河等大片水域。有了这些淡水湖、咸水湖等水源地,沙俄在外西北也就可以站稳脚跟了。现在著名的中亚大都市阿拉木图其实就是沙俄入侵这一地域是建立的,算得上是沙俄入侵外西北的根据地。

结果,在同治三年(1864年),清朝作出妥协,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让沙俄割走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以上大部分水域都被沙俄弄走了。

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趁着阿古柏之乱又抢占了伊犁,他们对伊犁河谷始终不死心,打算全部吃了,毕竟这里是新疆最肥美的地区。10年后,因为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他们才不得不吐出了部分伊犁地区。整个伊犁河谷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沙俄给抢走了。

0 阅读: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