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号确定有几种方式?为什么明朝的天启和永乐都是二手年号

乡间历史 2024-05-09 07:16:33

自汉武帝创建年号纪年法之后,中国的历代皇帝登基都会给自己选一个年号,明清以前皇帝还会多次更换自己的年号,来祈祷自己的统治能够太平。而我们都知道中国有400多个皇帝,这么多的皇帝,但好听的年号就那么几个,难免有撞车的现象

那么那些皇帝的年号撞车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下

影视剧中的皇帝登基

清朝史学家赵翼在他的《陔余丛考》里,统计了乾隆以前的中国所有皇帝使用过的年号,其中被使用最多的年号是建武。它的使用者包括汉光武帝刘秀、晋惠帝司马衷、晋元帝司马睿、后赵的石虎、西燕的慕容忠、南齐明帝萧鸾和北魏的元颢,一共是七个皇帝使用过

除了建武之外,太和与建元也是受到皇帝们欢迎的年号,它们都被使用了五次。其中建元的使用者是汉武帝刘彻、晋康帝司马岳、汉赵的刘聪、前秦的苻坚和南齐高帝萧道成;太和的使用者则分别是魏明帝曹叡,晋废帝司马奕、后赵的石勒、成汉的李势和北魏的拓跋宏

甚至我们非常熟悉的年号,明成祖朱棣的永乐,也是一个二手年号。第一个使用永乐这一年号的是方蜡。有一种说法是大臣最初商定的年号是永清,但明成祖朱棣认为“清”不好,于是将永清改成了永乐;结果和造反的方蜡用上了同一个年号,或许朱棣想自己内涵自己一把吧

影视剧中的曹叡

影视剧中的朱棣

说到明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天启,也是一个二手年号。在朱由校之前,天完政权的皇帝徐寿辉使用过这一年号。宋太祖赵匡胤的乾德也是二手年号,前蜀皇帝王衍也曾用过这个,赵匡胤最开始不知道,后来得知了这件事,想到前一个使用者王衍是亡国之君,赵匡胤便将年号改为了开宝

可见二手年号甚至多手年号,在中国历史上是存在的,而且多次出现。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说起来也非常的正常。因为年号的主要来源有6个,第一种是祥瑞,只要古代的皇帝发现了什么奇异的东西,都认为是上天降下了祥瑞,来表示皇帝治国有方,来表彰皇帝,以此巩固并加强皇权

第二种是翻《易经》等上古书籍,在里面找一些寓意好的词汇,第三种是皇帝临场发挥,想叫什么叫什么。第四种出自某种政治主张,比如宋高宗赵构登基时的年号建炎,宋朝在五行中属火,当时人都称为“炎宋”,而赵构这个年号的寓意,就是要重建宋朝

影视剧中的朱由校

影视剧中的赵构

再比如唐高祖李渊,他的年号是武德,意思是以武止战,以德治国,寓意着要结束隋末的天下大乱,让国家恢复和平。第五种彰显皇位的合法性,比如武则天继位时,为了彰显她的正统定年号为天授,意思是她继位是上天的决定,是老天爷将皇位给她的

最后一种就是对以前的皇帝的思念,或者说弘扬他们的志向,比如唐德宗年号贞元,就是追念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宋孝宗年号隆兴,则是表达对宋太祖赵匡胤和宋高宗赵构的尊敬,取自宋太祖的建隆和宋高宗的绍兴,中国历史一共出现了800多个年号

有四个皇帝使用了十个以上的年号,分别是汉武帝、晋惠帝、唐高宗、武则天,而像临场发挥、追念先祖、宣誓正统这几个确定年号的方式其实很少,大部分还是从《易经》中去选。而中国古代并没有规定,出现过的年号不能出现第二遍,于是不同的皇帝出现年号撞车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0 阅读:150

乡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