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20万白俄难民逃亡到中国,后代骄傲的说:我们是中国人

瑶卿的历史书 2024-04-12 08:58:47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形势动荡不安,大批难民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下去,近二十万难民从俄国逃到了处于战乱中的中国,他们冲破了士兵的防卫,涌入中国的各个地方。

在内战中落败的俄国白军盘踞在中国的北方,秘密与日本军队合作反攻俄国。面对凶猛的日白联军,懦弱的北洋政府保持了沉默。

而那二十万难民散到中国各地定居,一百年后,他们的后代竟然大声地说:“我们是中国人!”

苏俄难民逃往中国

20世纪初,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已经摇摇欲坠,底层人民深受剥削,社会经济如同一潭死水,人民怨声载道。1904年日俄战争,沙俄政府为了填补战争的支出,加大了对底层人民的剥削,这也使得群众对沙俄政府的抵制到达了顶峰,此后俄国就陷入了阶级斗争。

而在几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更是损失惨重,人民的处境更加艰难。

直到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共存,于是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爆发。在十月革命中,苏维埃政权赢得胜利,然而俄国国内依然还有残余势力。

除了沙皇的拥护者,还有地主与资产阶级,他们为了复辟封建王朝,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组建了白军,与苏俄的红军作斗争。然而苏维埃政权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众望所归,因此沙俄白军节节落败,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于是只得逃出苏俄。

其中,沙俄时期的陆军上将季捷里赫斯带领了一支近七千人的军队,他在沙俄政府倒台以后,就带领着保皇派大军成立了白军,和苏维埃政权作斗争,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就溃败。

他不甘心失败,于是对部下说,谁愿意追随他就跟着他一起离开苏俄,逃亡其他国家。

季捷里赫斯带想到的逃亡地就是中国,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战争中,政府实力衰微,无力抵挡。而且中国北方和苏俄接壤,路途也并不遥远,于是这支队伍就朝着中国出发了。

其余的一些资产阶级和地主听闻此消息,也纷纷跟着他的队伍一起逃到中国。此外,还有大量的难民因为战争流离失所,无法在苏俄国内继续生存,于是也涌入了中国境内。

就这样,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几十万人的白俄队伍逃到了中国境内。

不过真正的难民数量只占大约三分之一,其余的主要是在苏俄内战中落败的白军以及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的资产阶级。

这些白军逃到中国并非为了谋生,而是将中国当做一个新的据点,寻找一个机会再去反扑苏俄红军。而那些难民则散到了中国的各个地方,为自己谋求生路。

反扑失败的白军

面对这么庞大的难民队伍,当时的北洋政府并没有多加阻拦,因为边境的士兵根本无法阻拦凶悍的白军,所以干脆直接将所有难民都放了进去。

白军分散成了不同的队伍,盘踞到了中国的东北以及新疆地区。其中有一支一万两千多人组成的军队,领导人叫谢苗诺夫,他带着队伍驻扎到了满洲里,计划和日本人合作。

谢苗诺夫在一战中表现出色,后来曾经流亡到日本,他知晓日本的军国主义。日本为了扩大领土,将目光放到了中国和沙俄上。

谢苗诺夫为了从苏俄红军手中夺回政权,就和日本人达成合作,联手攻打苏俄红军,只要将苏俄夺回来,两方就可以分地。

日本人也欣然同意,因为苏俄红军的实力十分强劲,日军在此前的对战中没有还手之力。若是能与白军合作的话,凭借着两方合并的强大兵力,以及白军对自己国家地形和环境的了解,他们的优势就大大增加了。

日军也生怕这队白军会临时倒戈,于是支付了一大笔钱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也让谢苗诺夫对于此次合作更有信心。就这样,日军和白军组成了联盟,在1919年从满洲里向着苏俄的边境攻去。

这支联军最初占据了上风,谢苗诺夫对苏俄红军有所了解,日军人数众多又凶残,刚冲到苏俄边境时十分顺利。

但是苏俄红军立即反应了过来,附近的红军集结到了边境,挡住了联军的袭击,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红军占领上风后,一面继续追击,一面封锁了边境线,誓要将谢苗诺夫活捉。只是谢苗诺夫看见情况不妙,早就已经逃回了中国。

谢苗诺夫再次盘踞在中国的满洲里,开始重新练兵意图再次反攻。苏俄政府被白军惹怒,要求北洋政府将他驱逐出境。

而谢苗诺夫正在此时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帮助,因此离开了满洲里,攻占了俄国的边疆区。

而盘踞在我国新疆地区的白军队伍,也在1921年由苏俄红军两次出兵攻打,才得以使新疆地区不再被白军侵扰。

白军队伍最终都被苏俄红军解决,那么剩下那数十万的俄国难民又去往何处了呢?

英勇的俄罗斯族

沙俄统治时期以及十月革命后,逃到中国的难民有数十万计,大多散布在新疆和东北,有部分工商业者以及资产阶级则涌入了更发达的上海。

到了1923年,我国的白俄人已经达到了50万人,不过这是巅峰时期的人数。在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有不少白俄人迁移了回去。

1920年北洋政府和苏俄政府建交,一批白俄人担心被遣返回国遭受清算,于是主动迁移回国。到了1922年,苏联得以成立,部分白俄人认为有了新的希望,于是也回到了苏联。

此后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担心自身安危的部分白俄人也趁机离开了中国。最后,真正在中国定居下来的白俄人大约有20万人。

这些现在在中国定居下来的白俄人都改了国籍,成为了中国人。1935年,这些白俄人有了一个确定的名称—“归化族”。

白俄人在初到中国时,也非常不适应。但是不同于趾高气昂的欧洲人和日本人,白俄人谨记着自己身为逃亡难民的身份,很是低调友好,因此也没有受到当地人的排斥,相处得相对和谐。

白俄人为了能定居下来,积极地学习中文,以便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地的政府也并未对他们驱赶,不过为了社会秩序,还是划出了一片地方给这些白俄人居住。

有了安身之所的白俄人开始谋生,因为大多是底层人民,并没有技术傍身,因此大多做的是体力活,不过也逐渐稳定下来。

白俄人感念于中国的收留,心中也将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尤其是新疆地区的白俄人,为新疆的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931年到1933年,白俄人组成的归化军被新疆政府招募,与各族军队一同击垮了甘肃军阀的马仲英部队,推翻了金树仁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新疆的战乱被消除,社会得以稳定。

在1944年到1949年间,新疆军阀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新疆被国民党统治。国民党控制新疆后,实施专制独裁统治,还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更是要求新疆境内的苏联人都退出新疆。

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新疆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进行了革命斗争。在此次斗争中,白俄人的归化军再次起了重要的作用,最终粉碎了国民党意图统治新疆的妄想。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于白俄人的政策也十分宽和,如果想要回到苏联的可以离去,要是愿意留在中国的就是中国籍,并且有了自己的民族—俄罗斯族。

如今的俄罗斯族经过与中国其他民族的通婚,子孙后代的外貌与习惯等等都已经与俄罗斯人不同,而是自成一派。

他们大多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使用俄文,也会汉文。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俄罗斯族人都早已融入了中国,成为了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他们的后代都会响亮地介绍自己:“我是中国人!”

0 阅读:0

瑶卿的历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