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法律真的很严苛吗?用出土的秦国竹简来告诉你答案

乡间历史 2024-05-19 10:17:03

在很多传统的史书中,以及很多人刻板的印象里,“暴秦”这两个字一直都是秦国乃至秦朝的标签。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被后世的很多人认为是生活在一个法律非常严苛的时代,是一个受到压迫和暴虐的时代。可事实上秦国和人们传统的这个印象,差距并不小

战国时代的秦国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国的竹简,数量非常的庞大,有一千多枚四万多字,就像甲骨文刷新了我们对商朝的认知,这批竹简的出土,也颠覆了史学界传统印象中的秦国。这批书竹简的内容,涉及行政文书、医学、占卜等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法律文书

这批竹简记录下的秦国,法律已经相当完善了,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法律。比如《田律》里就有非常详细的规定,二月起,禁止砍伐树木、禁止烧草、禁止采摘未成熟的果子、禁止捕杀哺乳期的小动物、禁止用任何方式捕鱼,直到七月才能解除这些禁令,第二年二月继续禁令

这就给了万物繁育的时间,不会因为人类的活动而灭绝,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对自然的爱护和敬畏之心。同时也有变通和人情味,虽然二月到七月禁止砍伐树木,但如果是家中有人去世要用木头做棺材这样的特殊情况,是允许砍树的

云梦县出土竹简

古代砍树

《均工律》是秦国乃至秦朝,有关人们工作的法律, 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刚参加工作的人,第一年的工作量只需要达到标准的一半即可,因为考虑到人家刚入职,总要熟悉熟悉工作。从第二年开始才需要达到正常标准,负责指导新人的老人也要认真的教学,最迟两年要让新人出师

熟悉工作一年,两年出师,这样的要求时间给的已经是很宽裕了,而提前出师的人会得到奖励。两年都无法学成的人,才会被上交名单;除此之外秦国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面规定有买卖商品的,商品必须明码标价。最有意思的是怕百姓理解不了官府会如何判刑,便将法律用通俗的举例方式来呈现

其中就有一个案例,甲和乙两个人之前完全不认识,有一天他们都去丙家偷东西。结果碰到了一起,两个人就聊了起来,聊了一会儿他们就各自去偷东西,他们都各偷了价值四百的赃物;后来两人被抓,请问这两人各自要对多少钱的赃物负责呢

古代打工人

影视剧中的古代小偷

《秦律》给出的答案是看他们两个人聊了什么,如果他们事前是一起谋划偷多少,怎么偷,那么他们就都要按照偷了价值八百的东西来惩罚;如果他们之前只是单纯的聊天,含蓄,并没有涉及如何偷东西,那么他们都按照偷了价值四百的东西来惩罚

通过上面如此多的法律条款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秦国乃至后来秦朝的法律,都是严密且比较合理的。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有开头说到的那种刻板印象呢?这批秦简是在一个名叫喜的人墓中出土的,喜是战国末年的秦国官员,见证了始皇帝一统六国,也成为了秦朝时期的官员

虽然只是基层官吏,负责管理法律文书,但喜对这份工作恪尽职守,抄录了几万字的条文,而这些条文也作为他最珍贵的东西陪葬在了他的墓中。而喜一生所看到的秦国乃至秦朝,就是他所记录的样子,他见证了秦最辉煌的时代

影视剧中的小吏

但是在他死后,秦律执行的怎么样,关键还得看执行的人。秦末因为各种原因,确实出现了一些苛法坏吏,后来的汉大概率还添油加醋了一下,我们对秦的传统认知大多来源于汉代史书,自然一想到秦就是怎么暴虐怎么来,有这种想法实属正常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秦简出土,让我们认识到了秦已经是一个功过分明的政权,而且功非常闪耀的一个朝代

1 阅读:77

乡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