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与周边少数民族茶叶贸易——以宋与吐蕃茶叶贸易为例

小鹿雨中听史 2023-12-29 09:36:08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便喜欢以“茶”为载体,辅以茶艺、茶技、茶法、茶规等展示人们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文宗旨观念,就连宗教人士也喜欢将“茶”与他们的文化信仰联系在一起,如佛教中人讲“茶意”和“禅意”的结合,这也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喜欢饮茶。

此外,对外贸易即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流上,茶叶也是十分重要的商品,甚至到了宋朝的时候,茶税高达四五百万贯,其成为了宋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故而茶叶贸易颇受统治者重视。

接下来分析的便是宋朝和吐蕃的茶叶贸易。

一、茶叶的由来

1、茶叶的历史渊源

茶作为中国的特产之一,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贸易历史,诞生悠久。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说茶是“神农尝百草”中的神农炎帝最先发现的,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饮品,还拥有解毒的功效。

据《日知录》中记载:“子秦人取蜀后,始知有茗饮之事”,可见先秦时期便出现饮茶的现象了,到了汉朝以后,茶的效果和使用方法还被一些医学家写入他们的著作之中。

之后,魏晋时期清谈玄学之风盛行,宗教文化进一步发展,“以茶代酒”成为了那时士人、贵族等上层阶级的风俗和风尚。

“茶兴于唐,盛于宋”,直到大唐盛世的到来,才让茶真正的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百姓家中,风靡全国上下,成为了“国俗”。

特别是陆羽的《茶经》一经发表,不但受到众多的爱茶人士的推崇,还一举将茶文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峰。

到了宋朝阶段,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须品,那时上到王孙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喝茶,甚至茶税还成为了宋政府重要的国库收入来源,可见其的重要性。

2、“娇贵”的茶叶

茶叶究竟多重要呢?

举个例子来说,后世发生的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的中英鸦片战争的开端便与茶叶贸易相关。

这场战争最初便是因中国的茶叶、丝绸更受外国人欢迎而导致中英双方贸易不平等冲突,使得“虎门销烟”事件诞生,让英国商人的利益受损,才引爆了中英战争。

其实,茶叶贸易引发的战争,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金最初是宋朝的“小弟”,但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宋、金双方的贸易交往不平衡,即形成了与英国相同的贸易逆差,金的统治者为了改变本国贸易不平等的情况,于是决定发动了战争转变这种状态。

事实上,这个战争的诞生与宋朝的经济影响力有关。

鉴于宋朝经济的高度繁荣,其军事力量虽然弱于唐朝时期,但其拥有更甚于唐的强大经济力量,并时刻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而茶叶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要知道茶树的生长要求比较苛刻,只适宜湿热的地区。

因而受到气候和环境影响,茶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甚少产茶。而中原境内和国外对茶叶的需求量都很大,宋朝茶叶的产量虽然多,但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更何况,宋朝周边的国家如吐蕃、辽、夏等少数民族国家均受到宋的茶文化的影响,非常的推崇饮茶文化,之后他们也因茶叶诞生了不小野心也便不足为奇了。

例如,《宋史》云:“自茶法……收息一千万贯,茶增一千二百八十一万五千一百余斤”,这样巨大的利益让周边的国家对宋这块“肥肉”虎视眈眈,一旦其国力强于宋朝,便很快侵入宋朝边界地区,意图占据一切,吐蕃便是如此。

不过,幸运的是吐蕃与辽、宋等国家相比距离宋朝较远,有时发动战争的利益还比不上与宋朝直接交易获得的利润,这或许也是宋朝经常与周边国家战战和和的重要原因。

二、宋茶叶贸易的发展

实际上,自从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其也将饮茶文化带到了吐蕃地区,使得“一日不可无茶”的风俗深入当地百姓。

况且,吐蕃国内佛教文化十分兴盛,僧人饮茶的行为传播一时,使得吐蕃上下饮茶风尚越来越流行。

再加上,有史料中提到该地“雷雨风雹霰雪……山有积雪……地有冷瘴。”恶劣气候,这与吐蕃地处青藏高原有关,这里的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不适合喜湿热的茶树生长,物以稀为贵。

与此同时,吐蕃地区人们习惯食用牛、羊、乳酪等比较油腻的食物,恰巧的是茶叶具有解油腻、清肠胃的作用,这正好满足了吐蕃人的饮食需求。

这些种种原因都促成了吐蕃人对宋朝茶叶的依赖,使其成为了生活必须品。因此,为了获得不可或缺的茶叶,吐蕃人大量购买宋朝销售的茶叶。

换句来说,宋朝抓住了吐蕃的生活命脉——茶,让吐蕃投鼠忌器,这也是后来他们能够缔结盟约、和平共处的重要因素。

话又说回来,面对吐蕃等少数民族国家提出的茶叶贸易往来要求,对此宋朝制定了榷场贸易、贡赐贸易、走私贸易三种交易方式。

首先提到的是榷场贸易,其为官方组织的交易市场,十分的正规合法。

一般来说,宋朝政府会对这类交易的地点、货物、交易方法制定限制条件,因而其也是三种方法中被官方管制的最严格的市场。

何况,前文提到了吐蕃距离宋朝的位置相对较远,这还导致了茶叶运输时间变长,茶叶的损耗变多的问题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宋朝的官方和吐蕃政府商量最终决定在两国边境组织的市场即榷场交易,让更多合法的茶商来到这里与吐蕃人进行商贸往来,以便于集中管控和处理问题。

可惜这种贸易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即受两国关系好坏的影响较大,宋朝和吐蕃间的榷茶贸易会伴随着“宋吐”双方态度的变化而变化,一旦发生战争贸易便会立即终止。

其次为宋朝的走私贸易。这类贸易形式是榷场贸易的一种补充和反抗,其也是双方官方政府不承认的非法交易。

“财帛动人心”,任何王朝都有为了利益冒险的人存在,尤其宋朝时期特别严重,官方屡禁不止,但“私茶”现象仍然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且交易数额庞大,可见宋朝的走私之人非常猖狂、大胆。

最后便是贡赐贸易,这个贸易的是建立在宋朝强盛和吐蕃弱小的基础之上,其通过吐蕃的“贡”和宋朝的“赐”来进行物资交换。

通常来说,贡赐贸易有两种表现方法,其一为上述提到的政府之间的“贡”、“赐”交易;其二为宋政府通过招募蕃商交易茶叶,将马匹集中收集运往中原内地。

此外,除了榷场贸易、贡赐贸易、走私贸易三种交易方式外,宋朝还专门制定了茶马比价,即按照吐蕃提到的以马匹优劣程度换取同等价值的茶叶的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政府在交易的时候,不但不得随意更改价格,茶叶的价格还会考虑到吐蕃的商人的利益,如“阶州增茶价,恐蕃部马不至,乞量增马价”。

这样的方法既能确保双方茶马的贸易顺利进行,还能保证自身茶叶的价值不会降低,可见宋朝并没受到吐蕃马匹的经济制约。

甚至一旦双方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宋朝政府还规定了可直接使用钱和物帛等购买吐蕃的马匹,可见宋朝制定的茶马比价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灵活的变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贸易双方之间的矛盾。

但即便如此,后期茶马比价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官方控制情况,导致茶叶价格上涨,引起了吐蕃上层的不满情绪。

而这样利益庞大的交易也致使了相关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出现,这些官吏与茶商勾结在一起,私下贩卖茶叶,或许这便是宋朝走私贸易愈发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宋朝的和吐蕃二者之间贸易不仅仅是简单的各取所需,也是文化、经济交流的一种桥梁,维系着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宋朝和吐蕃的贸易发展的速度还是蛮快的,而其面临的管理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完善。即使二者之间关系会因不同的原因而变得十分的复杂,他们也会因茶叶贸易而密不可分,甚至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联盟关系。

同样的,这样的关系十分的脆弱。从宋朝和吐蕃的茶叶贸易可以看出,宋朝的经济实力某种意义上制约了周边国家的发展,可惜“成也茶叶败也茶叶”,最终也因此而被各国盯上。

正应了伟人曾说过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一旦宋朝的军事力量薄弱,其便会备受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白眼和欺压。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是经济上的强大,还需要与之匹配的军事实力才能够保护好这样的经济。

参考文献

1、《浅谈吐蕃和宋朝的茶叶贸易》

2、《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茶叶贸易》

3、《宋代与吐蕃茶叶贸易之缘由史考》

1 阅读:25

小鹿雨中听史

简介:读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