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挂牌2年无人问津,房东:绝望的不是降价,而是有价无市

个性装修风格 2024-05-17 15:51:24

对于楼市,一旦政策出现变动,一件本来错误的事说不定就会变成正确的事,甚至是光荣的事。比如前两年被处理的深房理,如今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意味着机构投资住宅被允许。

以前一个组织吸纳许多人的资金帮他们炒房,或者教他们炒房那就是违规的;现在已经开始鼓励了。现在买房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但是政策支持就说明当下可以投资房产了吗?非也。因为一个所谓的创新模式不管多么高级、多么复杂,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资本是逐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搞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该怎么赚钱了,其实无外乎两个渠道,一个是房价一个是房租。

房租不用说,现在大多数城市都是数不清的空租房,房东们都是求着租客们租房,租金自然也是一降再降,想指望着租金赚钱显然不现实。甚至指望租金跑赢通胀都难,所以投资机构也不会考虑。

那就剩下房价了,房价涨那赚的不仅多,还快。但是问题来了,如今房地产进入黑铁时代,早已经过了闭着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候,如果有稳定且收益高的项目也大多是城投接手。毕竟谁是亲儿子,地方上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现在房地产投资市场已经很透明了,大家认为哪一个小区、哪一个房源能赚钱,有升值潜力,直接掏钱买就行了。为什么证监会还要一直推行房地产证券化呢?其实答案也简单,四个字“风险转移”。

转移给谁?你认为会是那些人精的有钱人吗?会是那些大机构吗?非也,最后只能是那些只知道追涨杀跌的散户们。只有他们看到房地产股变红,才会一股脑的扎进去不想出来。

然而最终的结果如何,相信超过股的人心里都清楚。那么当下的楼市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个时候买房还容易赚钱吗?给大家看3个数据:

第一个是2023年开发商们要偿还的债务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3年房企到期的信用债及海外债券,总金额累计有9579.6亿元。当然,这个金额还只是看得见的表内的,也不包括应付未付,一直拖欠很久的各种应付款。

这个接近1万亿元的偿债金额,甚至比2022年还多了差不多700亿元,偿债压力比难熬的2022年还大。最大的几个偿债压力的时间段,是今年的1月、3月、4月和7月,这几个月房企们都会有上千亿的债务,需要集中支付。

第二个是,国民的存款数据

根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去年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同比去年多增1.52万亿元。居民部门只存不贷现象越发突出。

大家为什么存钱,相信其中的原因你我都很清楚,所以,指望大家这个时候买房真的很难。

第三个是人口负增长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数据,2022年人口净增长为负85万人,也就是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85万。

是,很多人说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在出现一点负增长没必要焦虑。但笔者想说的是,当人口出现少量负增长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有一大批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那么你认为长此以往下去人口减少的问题还不可怕吗?

最近考察二手房市场,在中介门店和店员交谈的时候得知,有不少房源都是挂了两三年都没有卖出去,甚至有的房源压根都没有买家去实地看过。

对此,作为卖家的房东也是非常的无奈,让他们绝望的其实不是降价赔钱,而是有价无市,无论你怎么降价都不会有人来接盘了。

0 阅读:27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7:33

    说明降价没到位

  • 2024-05-17 16:47

    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不降价他们拿什么买?过去房子稀缺,而现在不是,现在你用钱买房容易,可要把房变成钱可就难了,隔壁还是你的竞争对手呢。大幅降价销售才是房地产唯一出路。

个性装修风格

简介:每天更新个性装修知识,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