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丞相李斯:辅佐始皇统一六国,为何结局如此悲情?

一点儿历史事 2024-03-29 16:20:51

千古丞相李斯:辅佐始皇统一六国,为何结局如此悲情?

李斯,原本只是一个管粮仓的芝麻小官,他的个人境遇与牛顿极其相似。

两人同样都是从一件小事中得到了启发,牛顿被苹果砸醒,李斯则是因为看到了老鼠。

在上厕所的时候,李斯发现厕所里的老鼠不仅个头矮小,而且性格怯懦,身上的毛又脏又臭。

与自己在粮仓见到满身赘肉、膘肥体壮的大老鼠截然不同。

见到如此景象,李斯不禁思考:人生不也就像这些老鼠一样,生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人生。

想到自己多年芝麻小官的生涯,李斯不禁感叹光阴虚度,萌生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第二天,李斯便收拾行囊,踏上了一条传奇的不归路。

经过长达二十三年的奋斗,李斯最终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二号人物,权倾朝野的宰相。

从成就来看,李斯算不上悲情,更不是一个悲剧的人物。

比起那些埋骨荒野的军士,李斯至少找到了那个可以实现他梦想的粮仓,也曾经手握天下重权。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可悲?

这一点也是笔者必须要向大家强调的。

接下来,笔者要告诉大家李斯到底如何可悲。

从历史功过方面看,李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情英雄。

战国末期,抛开纷乱的历史事件来看,真正能主宰天下形势的,无非这么几个人:秦始皇、李斯、扶苏、赵高、胡亥、蒙恬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千秋伟业固然无人能比,但他好大喜功,也给天下百姓带来了灾难。

秦二世庸弱无能,却渴望君临天下,自不量力,让赵高白白窃取了最高权力。

长公子扶苏才华无双,却坚守愚忠,任人宰割,自毁长城。

李斯自诩知识才能无人能敌,最终却难以自控功过。

细数大秦风流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悲剧就在于无法自控。

无论是作为君王的秦始皇、秦二世,还是作为臣子的李斯、赵高,他们都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野心。

这也使得大秦帝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由盛而衰,盛极而亡。

接下来,笔者将会从多个维度细数李斯的悲情命运。

一、海纳百川:《谏逐客书》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李斯列传》

离开家乡后,李斯拜在了荀子门下,学习治国之道。

学成后,李斯来到了秦国,获得了吕不韦的赏识,并成为了吕不韦的门客。

在吕不韦身边的日子,李斯也因为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渐获得了秦始皇的认可。

之后李斯向始皇帝谏言: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六国势弱,秦国强大,这正是秦国一统天下最好的时刻。

这一番话正合秦始皇胃口,于是李斯也随着青云直上,成为了长史。

后来,李斯又建议秦始皇使用离间计,为大秦横扫六国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就在李斯志得意满的时候,却发生了变故。

来自韩国的奸细在秦国暴露了,于是秦人人人自危。

李斯也被误认为是韩国的奸细,为了以绝后患,秦国大臣奏请秦始皇将这些全部驱逐出境。

秦始皇最终也下定决心驱逐李斯。

渴望大展宏图的李斯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于是便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谏逐客书》。

秦始皇最终也明白了李斯的决心,力排众议继续重用李斯。

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李斯一路青云直上,辅佐秦始皇建立统一的法度并成为大秦宰相。

二、野心膨胀,私会赵高

赵高其实地位很低,根本不能接触秦朝权力的核心,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曾做过公子胡亥的老师,并精通律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突然病逝,因为事发突然,所以仅来得及留下遗诏让长公子扶苏主持后事。

由于当时陪在秦始皇身边的只有李斯、胡亥和赵高,因此这也给了赵高谋逆的办法。

为了窃取最高权力,赵高秘不发丧,反而封锁消息,让众人误以为秦始皇只是在养病。

做戏做全套,赵高甚至还每日照常给病故的秦始皇安排饮食。

由于赵高素来与蒙氏兄弟不和,而扶苏又是蒙氏兄弟最忠实的盟友,为求自保,赵高便有了册立胡亥的想法。

在赵高的再三劝说下,胆小怕事的胡亥最终决定冒险一试。

赵高明白,仅凭自己和胡亥二人在朝堂上毫无根基,无法坐稳大业。

要想安定江山,还需要李斯这棵大树的帮助。

于是赵高继续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李斯,最终让李斯心动。

毕竟李斯本来和蒙氏兄弟就是政敌,他自然也不愿意看到蒙氏兄弟主证。

在李斯的帮助下,赵高的计策最终得以成功实施。

秦朝的国运最终被赵高篡改。

三、走向陌路

虽然胡亥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里名列前茅的暴君,但在这里笔者还是要为胡亥道一声委屈。

胡亥的暴政,有百分之九十都是赵高的功劳。

胡亥一开始不是没有想过要把秦朝治理好,可他又贪玩,不想每天处理朝政。

因此他便听信了赵高的意见。

胡亥登基后,赵高立马劝说胡亥:您刚登基,那些兄弟和大臣难免不服气,为了稳固朝政,我们不妨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秦朝朝廷来了一次大换血,许多忠良名臣惨遭杀害,那些亲近赵高的小人弹冠相庆。

之后胡亥以为自己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大肆修建宫殿,横征暴敛,让天下民不聊生,最终叛乱四起。

李斯看到如此情况,自然是痛心疾首。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李斯屡屡向秦二世建言献策,却已经为时已晚。

秦二世早已沉浸在赵高编制的谎言里不能自拔。

在赵高的污蔑下,李斯最终被下了大狱,严刑逼供,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而腰斩。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最终被腰斩,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李斯被冤杀后,赵高更加肆无忌惮,指鹿为马,掌控秦朝政权。

大秦在赵高的带领下逐渐分崩离析,随着项羽、刘邦的崛起,秦朝最终覆灭。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1 阅读:19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