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才华无双,号称“小李”,为何其诗大多“无题”?

一点儿历史事 2024-04-01 15:45:42

李商隐才华无双,号称“小李”,为何其诗大多“无题”?

先说结论,李商隐是一个非常倒霉的人,因为情义难两全,所以只能“欲说还休”了。

接下来就由笔者带领大家进入李商隐坎坷的一生,探寻他一生“无题”的秘密。

1.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世家,虽有盛名却都是前尘往事,根本没用。

李商隐的家族非常显赫,祖上甚至是皇族。

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很明显已经没落了,属于远房的远房亲戚,根本吃不到皇室的红利。

李商隐一家顶着“皇族”的名号,过着贫穷的苦日子。

要是形容李商隐的家境:一个字“穷”,两个字“很穷”,三个字“非常穷”,四个字“穷困潦倒”。

2.幼年丧父,早早接过家庭的重担,被生活压垮脊梁,无法言说。

李商隐十岁便没有了父亲,身为家中的长子,李商隐只好过早接起了家庭的重担。

因为写的一手好字,所以李商隐一直靠给别人抄书补贴家用。

李商隐本是一个淡泊名利的“隐世贵族”,超脱尘世之外,却因为家庭重担,不得不入仕为官。

关于长子李商隐,早逝的父亲最明白他,所以才给他取名“商隐”。

PS:用的是商山四皓的典故,意寓“天下无道而隐”。

作为李家长子,在别人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时候,李商隐毅然决然地藏起了自己的翅膀。

3.生逢乱世,报国无门,纵有千般武艺,却难金行提名。

作为神童,李商隐的才华展露很早。

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年代,李白、李商隐等都是年少成名。

作为一代神童,十六岁的时候,李商隐便凭借优雅的字体和精通古文的头脑名声大噪。

只可惜,李商隐生在了唐朝晚期。

唐朝晚期,阶级固化严重,即便李商隐赢得了大腿白居易和令狐楚的赏识,也仕途坎坷。

经历四次科举,李商隐最终才考中。

那些比不上李商隐身上一根毛的人,却凭借“良好的出身”早早就为官了。

4.党争难料,身不由己,性情耿直,更是难混

李商隐少年成名,又获得了大腿令狐楚认可,按理来说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的。

只可惜,李商隐除了“阶级固化”以外,还遇到了“牛李党争”。

唐朝是封建时代党争最为严重的王朝。

牛、李党为了争权夺利,各自为政,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一心站队,帮理不帮亲。

在他们眼中,什么友谊、理想、信念,都不如站好队重要。

而李商隐却是一个非常性情耿直的男孩子。

他一心想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根本无心争权夺利,更无心站队。

他从来不考虑什么阵营,天真地以为自己只需要守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就好了。

只可惜,“覆巢之下无完卵”,李商隐最终还是难以独善其身。

PS:可能也正是因为李商隐这样的生活态度,才让令狐楚(牛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提拔他。

毕竟当时牛李党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双方需要的是能说会道的“掐架高手”,而不是李商隐这样的耿直男孩。

不过李商隐作为大才子,提拔他确实可以提高自己的声誉。

当然了,令狐楚父子是真心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两人才会力排众议,提拔李商隐。

更尴尬的是,李商隐本人非常重情重义,因此与妻子王氏感情非常和睦。

可怪就怪在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是“李党”中人。

虽然他老人家一直率军在外,远离朝政,根本无心议论朝廷,最后更是因为心力憔悴病死在了远征途中。

即便如此,李商隐还是被打入了“背叛师门”、“大逆不道”的黑名单。

这位“无题”的大诗人就这么陷入了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如果唐朝也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李商隐肯定是每天都上热搜的人物。

就如同现在某个一线男演员,演技出众,也多次获得过国际大奖。

可最让人议论的,却是他的婚姻生活。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狗仔队的监视,被过度解读,让大家脑补。

即便这位“巨星”懒得搭理,甚至在微博也没有去弄什么明星认证,可依然不能断绝杂乱之声。

更何况李商隐身处政界,唐朝政敌的手段要远比娱乐圈人的手段恐怖的多。

李商隐既无心争辩,也无力争辩,更不能争辩,无奈之下,只好写一些“无题”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和无奈了。

当时的牛、李党人都只以争权夺利为最高目标,也只关心李商隐那“不满意”的婚姻生活,哪里会在乎李商隐纯纯的报国之心。

李商隐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诗中。

而他的满腔报国热血和对党争的无奈与愤慨最终也只能化为“无题”了。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1 阅读:25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