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开放远东地区,我国东北重新获得出海口,是机会还是陷阱?

宋喜泉 2023-05-15 18:43:27

(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需要4分半钟,欢迎评论和转发)

时隔上百年,我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再次获得出海口。

根据中俄之间的协定,吉林将可以使用海参崴这个著名的港口,而且无需在这个环节上设定关税。

简单说,俄罗斯把海参崴开放给我们使用了。

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棋手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俄罗斯正在,或者已经从一个全球性大国,衰退为一个地区性大国。

俄罗斯固然还保留了庞大的核武库,固然复苏了一部分常规军事力量,但是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在这一个问题上,我们国内很多朋友还没反应过来。

同样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说还没适应的,是中国现在的身份。

中国已经是国际棋盘上的一位棋手,而不是需要选择站队的棋手。中国应该做的是让其他人站到中国这一队里面来,而不是为其他国家站队。

这种变化,我们很多人一时之间还没适应过来。

但是直面中国力量的欧洲、中东国家,都已经反应过来了。

阿拉伯国家最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说“中国这位一直戴着手套的大小姐”(指中国此前大部分情况下不亲自出手),终于要“摘下手套了”。

此消彼长之下,现在国际棋盘上,和美国对弈的棋手已经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

我相信很多朋友仍然难以理解,因为在过去三十年间,俄罗斯一直被视作“缩水的苏联”,视作中国的老师之一。

但,谁规定了老师不能超过学生?谁规定了老师永远都会比学生强大?

事实上在今年,欧洲人就已经认清了这个问题,他们认识到中国才是在国际事务上有真正影响力的棋手。

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欧洲的俄乌战争问题,欧洲国家要找中国商量,法国总统马克龙为此访华,和中国交换意见。

而中国随后也接下了这件事,我们中国派出的乌克兰问题大使已经出发,将连续访问五个国家,传递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中国,已经是一位棋手。

俄罗斯需要中国

在西方国家看来,俄罗斯开放海参崴给中国使用,加上之前中俄拟定的西伯利亚开发协定,是俄罗斯有求于中国的表现。

因为从协定内容上来说,中国明显处于有利地位。

当然,这一系列的协定中,中国仍然坚持了“双赢”的基本原则,俄罗斯也将会从合作中获益颇多。

只不过西方国家用自己一贯的思维去理解中俄的合作,他们只看到了中国在合作中的获益。

不过,西方国家有一点倒是说得有道理,那就是俄罗斯需要中国。

俄罗斯有丰厚的资源可以用于出口,但是这些资源需要有客户,才能转变为俄罗斯的财政收入。

俄罗斯有比较先进的军事技术,但俄罗斯新研制的装备,在电子设备尤其是芯片上,高度依赖进口。

这些,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全面制裁以后,俄罗斯只能指望从中国获得。

中国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每年都需要吞下天文数字的矿产和能源,是俄罗斯非常理想的客户。

中国拥有发达的电子工业,即使遭到西方制裁,中国也在不断突破芯片技术。

中国已经能够独自量产28nm芯片,今年即将量产14nm芯片。有消息称,华为5G芯片将会在今年年底“复活”。

俄罗斯军事工业的电子设备需求,中国完全能够满足。

事实上,在乌克兰缴获的俄军T90M坦克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中国设备。没有这些中国电子设备,俄罗斯根本造不出T90M。

更关键的是,中国作为一个棋手,能够给俄罗斯带来的支持。

去年,中国不过问俄乌问题,而俄罗斯这一年的处境可以说是相当困难。

今年中国开始在俄乌问题上出手,原本围攻俄罗斯,不给俄罗斯机会的欧洲国家,都纷纷表示“可以谈”。

中国一出手,俄罗斯方面的压力骤然减轻。

所以从各个角度来说,俄罗斯需要中国。

是机会还是陷阱?

俄罗斯开放海参崴给中国使用以后,大部分朋友都感到高兴。不过,有少部分朋友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合作开发西伯利亚是一个“陷阱”。

那么,和俄罗斯合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陷阱”还是机会?

反对的朋友认为,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在这里开发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

这固然有道理,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其他一些问题。

第一,西伯利亚地区基建差,是因为俄罗斯基建能力不行,不代表中国的基建能力解决不了西伯利亚地区的问题。

中国连环境更恶劣、生态更脆弱的青藏高原,都能搞好基建,西伯利亚的环境能够难得到中国基建?

第二,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是相当具备吸引力的。

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矿产储量都不算少,但问题在于很多矿产成分复杂,品质不高,比如说铁矿石。

而西伯利亚是有名的富矿区,存在大量的优质矿产资源。

西伯利亚一直被俄罗斯视为核心利益区,就是因为这些优质矿产资源的存在。要不是俄罗斯真的需要中国的帮助,他们还不一定会开放西伯利亚地区。

对我们来说,如果能够合作开发这些优质矿产(事实上是我们主导),那么我们对西方国家的矿产资源依赖度就会下降。

这使得我们在进口矿产的谈判上有更多底气,有效应对西方国家的抬高价和封锁。

所以,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0 阅读:32

宋喜泉

简介:多年自媒体经验,为您带来最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