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电磁学科普读本《博物通书》又让西方伪史论者们自嗨到不行了

城市人文梦 2024-04-28 02:58:12

以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美国来华传教士、医生玛高温1851年在宁波府译述的《博物通书》是我国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第一部中文电磁学著作。西方伪史论者看见此书,顿时惊为天书,如获至宝,兴奋异常,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荒谬结论,电磁学诞生于中国,是中国人创立了电磁学。

反智天天有,这段时间特别多。

《博物通书》封面

最早的电磁学著作

1、1851年,《博物通书》(传教士玛高温译述,出版地:宁波府)

2、1855年,《博物新编》(传教士合信译述,出版地:广州)

3、1866年,《电磁学入门》(传教士丁韪良译述,出版者:京题同文馆),此书是《格物入门》七卷本中其中之一册。

4、1876年,《格致略论》(传教士傅兰雅译述,出版地:未知)

5、1879年,《格致启蒙》(传教士林乐知译,郑昌棪述,出版者:上海江南制造局)

6、1880年,《电磁学》(传教士傅兰雅述、徐建寅述,出版者:上海江南制造局)

从目前已发现的文献看,美国来华传教士、医生玛高温1851年译述、并在宁波府出版的《博物通书》应该是我国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博物”的意思是博识多知,通晓众物,“通书”的意思是历书,用现在的话来说“博物通书”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与历书。从书名看,这只一本电磁学的基础读本,是一本科普类读物,并不是关于电磁学的学术专著,甚至都不适合在当时大学里充当电磁学教材。西方伪史论者因为无知,把这本书拔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代表了当时电磁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博物通书》封面

《博物通书》写了什么?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藏玛高温神父译述的《博物通书》应该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原本。线装书《博物通书》拆开、扫描,制作成便于阅读的电子版图书后共46页(不含封底),前两页是英文,后43页是中文,约10800个汉字,45幅插图。

宁波天一阁藏《博物通书》全书共42页。玛高温讲明了他撰写这部著作的依据,推导出中国“儒者”应当去学习西方新发明的结论。

《博物通书》正文共有6章。这部著作中除了介绍电磁学及电报知识外,还专门设计出了一套中文电码系统,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套汉字电码方案。

玛高温本人最为熟悉的是钟盘式电报,所以,他的汉字电码方案也是根据钟盘式电报机原理而设计出来的。在中国传统书法中,“永字八法”代表了汉字笔画的基本法则。因此,玛高温选取了“永字八法”中侧(点)、勒(横)、弩(竖)、趯 (钩)、策(提)、掠(撇)、啄(短撇)、磔(捺) 这8种基本笔画作为电码方案的根本依据,因为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拆解为这8种笔画。

这部著作问世后,1851年5月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丛报》曾这样评论说:“像玛高温《博物通书》这样的著作,无疑有助于使中国人了解电报及相关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谁也无法预知,玛高温这部著作所包含的信息会洒落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更不能预知它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博物通书》插图

目前看来,《博物通书》或许在中国电气史上占据了五个第一:

第一次将西方电磁学知识介绍到中国;

是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

第一次创造了至少13个汉语术语(例如电气);

第一次把电报机原理介绍到中国;

第一次提出汉字编码方案。

英文页(共两页)

电磁学的开创者:麦克斯韦

《博物通书》没有写什么?

《博物通书》涉及的主要知识还有摩擦起电、莱顿瓶储电、风筝引电、伏达电堆、吸铁石和电磁铁(整本书最高级的知识是电磁流效应)。这些知识最多是当时大学初级水平的知识,当时的西方中、小学生如果懂中文,也看的懂此书。全书没有讲到安培环路定律(1820年)、毕奥-萨戈尔定律(1820年)、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没有讲到发电机(变化的磁通量产生电动势)、没有讲电感(亨利电感,1832-1835年)、没有讲愣次定律(1833年)。麦克斯韦在1865年总结了库伦、高斯、安培、法拉第等人的贡献,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方程组。《博物通书》出版于1851年,当然也没有麦克斯韦电磁学完整理论。

西方伪史论者当然不知道这些,他们大多都是文科生和受教育低的低学历者,让他们百度也百度不出来,百度出来了,他们也看不懂。因为无知,他们看见《博物通书》,很容易惊为天书,此等天书,只有他们心中的天朝上国才能写的出来(注,笔者说这话,没有贬低自己祖国的意思,是西方伪史论者心中的)。

其实真正懂行的理科生很容易明白,刚刚一万字,还不及一个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总字数的三分之二(字数最低要求),要写六章,还要介绍那么多知识,怎么可能会是学术专著?就是一本科普著作吗?科普著作能代表当时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水平吗?

法拉第与电磁感应理论

译述者玛高温其人

玛高温生于1814年,美国纽约市人,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肄业,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1843年2月末抵香港,同年11月11日到宁波,在北门外开设诊所,行医传教,并在月湖书院内办班传医。1844年往孟加拉完婚后,年底再来香港,次年回宁波继续传教,并设义塾以助传教。1947年成立大美浸会医院(1915年改名华美医院,今宁波市第二医院前身)。

他是第一个孤身到宁波的传教士。玛高温熟读中文,博学多才。在宁波期间,余暇从事翻译和著述。记有《博物通书》(1851年)、《日食图说》(1852年)、《航海金针》(1853年),还编辑过《中外新报》(1854-1858年)。1859年1月20日至2月23日去日本长崎考察,不久因健康原因从上海去欧洲休养,1862年返美。南北战争期间为从军医师,战争结束后,于1867年再来中国,在上海悬壶应诊,后任温州海关帮办多年。玛高温是华东浸会的奠基人,1893年病逝上海。

玛高温

西方伪史论者的疑惑,一切质疑皆因无知

下面是自媒体上某小有名气的西方伪史论者的N个问题,他理解不了,所以就得出了电磁学诞生于中国的惊人荒谬结论。

1、一个传教的肄业医生,原住民,从生平履历来看,从未系统学习过物理和电磁内容,何德何能,居然比麦克斯韦等西方大神都厉害,竟然抢在他们前面搞懂了复杂的电磁学?

本文笔者答:《博物通书》只是一本科普类读物,并不是能代表当时世界上电磁学发展最前沿水平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的所讲的电磁学知识对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来说,最多只是大学初级水平,当时西方的中、小学生如果懂中文的话,都看的懂。

2、如果这本书真是玛高温从西方译述过来的,那么,敢问原作者是谁?原本在哪里,又是哪一本?作者是何履历,又是在哪一年写了这本书呢?他的家庭情况、教育经历、父母及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有吗?

本文笔者答:《博物通书》只是一本科普类读物,也不是很有名的科普类著作(不谈它是中国第一本中文版电磁学著作这一层意义),如果有原书,原书可能在欧美只是面向各级学校学生的读物,甚至本来就没有署名作者,或者是集体作者。西方伪史论者因为无知,所以容易盲目崇拜。

再就是最关键的一点,通观全书,《博物通书》应该不是一本简单地原原本本翻译之作,很多文字应该是玛高温自己结合自己所撑握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所写的。甚至整本书大概率都是玛高温在参考其它西方著作的基础上一个人独立创作的,然后找中国人合作,翻译成中文。

3、倘若这本书真的出自西方,按照西方一贯的作风,不应该大书特书,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吗?那时,印刷出版报刊杂志都已经被传教士牢牢掌控了,为什么一点宣传的浪花都没有见到?

本文笔者答:《博物通书》只是一本科普类读物,西方伪史论者因为无知,把这本书的原本神化了。

再就是最关键的一点,通观全书,《博物通书》应该不是一本简单地原原本本翻译之作,很多文字应该是玛高温自己结合自己所撑握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所写的。甚至整本书大概率都是玛高温在参考其它西方著作的基础上一个人独立创作的,然后找中国人合作,翻译成中文。

4、倘若这本书真的西方大作,应该早就进课堂、进教育领域了吧?再不济,也应该有专业人士阅读传颂、学习继承,并发扬下去吧?这才是正常的路径啊。

本文笔者答:当时的西方此类著作浩如烟海,这本书如有原本,原本并不会有特别之处。

再就是最关键的一点,通观全书,《博物通书》应该不是一本简单地原原本本翻译之作,很多文字应该是玛高温自己结合自己所撑握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所写的。甚至整本书大概率都是玛高温在参考其它西方著作的基础上一个人独立创作的,然后找中国人合作,翻译成中文。

5、1851年时,安倍、麦克斯韦等大神尚未崛起,对这种高新技术,必定如饥似渴,各国也会视之为重宝,为何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医生会把超前的高新技术免费翻译过华夏,白白送给中国人?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好的事?不怕技术泄露?不想着技术封锁、不想着申请专利来大捞一笔???

1831年11月,法拉第才刚刚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电磁感应的实验结果,此等技术当时尚未公开,处于秘密阶段,在那个时代背景下,1851年在欧洲该技术都尚未扩散开来,欧洲都未传遍,怎么可能传到中国?况且,你一个初出茅庐的美国医生,凭什么获得欧洲此等机密?

本文笔者答:《博物通书》只是一本科普类读物,不要神话它。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汉弗里·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6岁。

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接上:西方伪史论者再考证考证《博物通书》里面有没有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有没有说到交流电?有没有提到发电机?

6、通观《博物通书》一书,插画的标记竟然不是西文字母,而是“甲、乙、丙、丁”等中国的天干地支。

本文笔者答:中译本,把西文字母译成中文汉字不是很正常吗?《博物通书》的翻译不太可能是玛高温一人独自翻译的,基本上可以推断是与中国人合作翻译的,只是没有署中国人的名,所以书中涉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很容易理解了。还有一个原因,这本书不是一本原原本本地翻译之作,不少文字像是作者自己创作的,甚至整本书都有可能是玛高温在参考西方其它著作的基础上一个人独立创作的。

再友情提醒一下:明清时期,中国学者和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外文著作时,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引入西方数字和符号系统,使得西方著作的学术价值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当时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这个问题在数学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和严重。现在回过头再去看当时的翻译著作,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那些数学著作的翻译就是在做无用功。其它学科的翻译工作要稍好一些,科普类著作的翻译应该是更成功。

7、既然宣称是西方大作,为何《博物通书》中插图的人物是中国人模样、中国人的装束和打扮?不应该画成洋人的模样么?

本文笔者答:中译本,插图中出现中国人不是很正常吗?还更接地气。翻译是中国人和传教士合作,排版、校对、印刷可能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完成的。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扫描技术,也不会有电脑里的复制、粘贴那么容易,插图需要重新制作。

8、将电磁称为为“气”,这是中国传统、且独有的对电磁的描述方式。

本文笔者答:入乡随俗,《博物通书》的翻译不太可能是玛高温一人独自翻译的,基本上可以推断是与中国人合作翻译的,只是没有署中国人的名。所以书中涉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很容易理解了。

9、当看到第一套汉字电码时,就更震惊了。据说,这汉字电码方案是根据钟盘式电报机原理而设计出来的。在中国传统书法中,“永字八法”代表了汉字笔画的基本法则。因此,玛高温选取了“永字八法”中侧(点)、勒(横)、弩(竖)、趯 (钩)、策(提)、掠(撇)、啄(短撇)、磔(捺) 这8种基本笔画作为电码方案的根本依据,因为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拆解为这8种笔画。

本文笔者答:入乡随俗,《博物通书》的翻译不太可能是玛高温一人独自翻译的,基本上可以推断是与中国人合作翻译的,只是没有署中国人的名。所以书中涉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很容易理解了。

10、先不论这货何来的高深物理知识,就单说语言,玛高温的中文这么好吗?好到这种逆天的程度了吗?

各位扪心自问,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们从小到大学习中文,中文还是母语,你有这个本事么?

这个外来的传教士究竟懂不懂中文?学了多久的汉语?

西方宣称玛高温本人精通中文,最为熟悉的是钟盘式电报(最熟悉的不应该是西医么?),所以他能搞出这套汉字电码系统。

等等,这本书不是说是玛高温翻译过来的么?

怎么突然又变成玛高温“”发明创造”了这里面的内容?

难道真的是,耶稣说有光,就突然有了光?!者的疑惑

本文笔者答:《博物通书》只是一本科普类读物,并不是能代表当时世界上电磁学发展最前沿水平的学术专著。《博物通书》极有可能是玛高温在参考其它著作的基础上独立创作的,至于翻译成中文,玛高温可以和中国人合作,但没有署中国人的名。明清以来的西方传教士基本上都是和中国人合作翻译西方著作的,很少有独立翻译的,没署中国人的名,不代表没有中国人参与。

玛高温懂钟盘式电报很正常,那时候很多人懂,就好象今天很多人懂五笔输入法一样简单。文科生想不明白,是因为无知。

另外:西方殖民者殖民的三大工具:教会(传播西方宗教)、医院(输出西医技术)、学校(灌输西方文化)。向中国人传播、普及西方文化是西方传教士的三大任务之一,不仅仅局限于传教一项,目的是更好地殖民。

结束语:民科是降知,西方伪史论者是反智

文科生及学历低的人喜欢空谈,空谈误国。他们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手机在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实和民科一样,民科是降智,西方伪史论者是反智。包括它们的教主,黄**,何*,金**等也是屡出反智言论。

历史不是不能怀疑,但不能无知地乱怀疑。考古不是不能证伪,但一定要慎重。不是专业人士不要乱否定。人家行业内的专业人士都不站出来,你们这些文科生和低学历的人却跳出来质疑自然科学的东西,不是搞笑是什么?不是反智是什么?

历史因为原始资料的碎片化,记载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确实有出入,这个出入无关中外,真有假史的话,人家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早指出来了,还沦的到你们这些文科生和低学历的人来证伪?

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藏玛高温神父译述的《博物通书》目录

注:古代线装书籍《博物通书》的一页含正反两页,和今天书籍的一页意思不一样。

全书约10800字

封面(共一页)

三言真诠(共四页)

电气通標序(共两页,只有一页)

附图(共三页,45幅图)

第一章 引言(第一至第二页)

第二章 电气玻璃器(第二至八页)

第三章 电气五金器(第八至第十二页)

第四章 吸铁石器(第十二至第十六页)

第五章 电气连吸铁(第十六至第十九页)

第六章 电气通標(第十九到第二十四页)

叙(共两页)

附(共七页)

道光二十九年洋商至中国各口船数(共一页)

封底

另:网上有完整的高清扫描版的《博物通书》可阅读。

玛高温与他1844年对“宁波钟”部分铭文的释读

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城市人文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