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公示,江西省增加1所本科高校,九江普通本科高校数量增至10所

城市人文梦 2024-05-17 02:17:49
教育部公示

2024年5月15日,教育部批复高职层次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至此,九江本科层次普通高校数量增加至10所,高职层次普通高校10所,合计有普通高校数量20所。

拟设置本科高校名单

2024年4月16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示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办学地址由“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明月山大道1599号”变更为“江西省共青城市南湖新区学府大道1号”,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在共青城不再是异地分校区,而是主校区。

变更办学地址的公示

九江普通高校一览

按主校区所在地分,九江市辖区5所,共青城12所,永修县3所;

按办学形式分,独立学院6所,异地分校区6所;

按办学性质分,公办9所,民办11所;

按办学层次分,本科10所,高职10所。

九江普通高校一览

注:

1、九江6所独立学院暂时都未能完成转设;

2、筹备中的高校不计入普通高校数量。

筹备中的高校

在人口下降不可逆的大背景下,筹备中的高校大部分估计会胎死腹中。当然,亦不排除真的有高校会筹备成功。谁能成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1、九江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九江市卫生学校)

2、九江科技职业学院(九江科技中专)

3、江西美术设计职业学院(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4、义门陈大学,义门陈文化产业园大学校区2023年10月1日正式开工。

5、瑞昌高等职业学院

6、都昌智慧华科职教科技产业园

关于共青城独立学院的一些看法

一方面是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公办高职院校升本科,民办高校的生存是前所未有的严峻。

对于九江的6所独立学院,笔者纯个人的建议是:九江市政府把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已卖给了四川希望集团)收编了,其它5所独立学院全部撤销建制,变成异地分校区。只要能变成异地分校区,它们的母校全部都会每一届放500-1000的硕士在共青城,有些学校会超过1000人,还有少量博士,竞争力杠杠的。

收编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需要市里出血,其它5所独立学院只会是省里出血,和九江没关系。

撤销建制的缺点是:一是会失去一所独立设置的高校,二是如果国家要清理异地分校区就麻烦了。跨省异地分校区,国家已经在清理了,省内跨市、距离很大的跨县区的异地分校区,个人估计若干年后也会开始。别看各个县、市现在引进高校都欢腾的很,现在县、市里的异地分校区就是20年前的独立学院,只要国家一句话,全要完蛋。规模大的、实力强的,独立设置;规模小,实力弱的,关门大吉。

独立学院有人收编就行,教育部一般基本都会批,就看地方政府怎么想了,南昌医学院转设公办是因为江西医学院被并入南昌大学了,南昌没有医学类高校(江西中医药大学不算),南昌医学院是被省卫键委收编的,还不是南昌市政府,顺带把江西省第一人民医院划给了它。南昌交通学院和南昌应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就没这个命,南昌不缺理工类高校,更不缺师范类高校。

赣东学院和赣南科技学院也是因为抚州和赣州均无市属高校。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学院也没被景德镇市政府看上,原因还是收编的没意思,景德镇不缺高校。

九江本就有市属的九江职业大学,再加上共青6所独立学院都不在九江市区,九江似乎压根就没想过要收编一所。其实,九江可以收编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其它5所独立学院丢给省政府,省政府的屁股最终还得省政府自已擦。那5所独立学院个人认为最好的归宿还是撤销建制,变成异地分校区。不过,省政府需要出不少血,毕竟,那5个校区都是中航集团建的,光是这5个校区就得流好多血。

赣东学院和赣南科技学院能成功转设公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办学近20年,都没有实质性地引入民间资本,裸奔了近20年。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目前仍在裸奔,它没成功转设的原因是赣州还有其它想法,不想直接转师范类高校,否则3所师范有点尴尬,想并其它学校,想带其它学校一起飞。南昌的基本都或多或少引进了民间资本。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本来就是江西大学共青校区(后南昌大学共青校区),为了转独立学院,引进了四川希望教育集团,再想转设民办,教育部不批。其它5个进入共青,都清理了原有民间资本,重新引进了中航集团。

九江市政府现在如果想收编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得把四川希望教育集团清理出去,请神容易送神难,要额外给补偿的。

2 阅读:1057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6:54

    有机会扩大到10000所高校[点赞][点赞][点赞]

城市人文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