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蛋黄大小的肉疙瘩#医理之悟#
病人H,男,57岁,近一两年手臂上长了几个蛋黄大的肉疙瘩,吃了中药,肉疙瘩消了,但手臂还有一些疼痛。
这些肉疙瘩其实是潜藏在身体内的一团团痰湿,是一堆堆垃圾郁在那里不通,用药打通后,那些痰湿消散了,但还粘连在经络周围,没有完全消尽,所以还会痛。要它彻底吸收消尽,就要少吹空调,少碰凉水,少喝冷饮。
《黄帝内经》告诉人们夏天养生要“无厌于日”,不要排斥太阳与出汗,是夏天让出汗,才能把秋天、冬天乃至春天体内伏藏的寒、湿都通通排出去。
还有,不要养尊处优,身上长的肉,如果不爱运动或者不擅长正确的运动就会淤堵。痛则不通,身体经络会痛,就是因为它不通了,要动一动,多干体力活,不干体力活,经络它怎么能有动力伸缩自如呢?不要畏惧出汗和锻炼,也不要花钱去桑拿蒸汗,这夏天,出汗是顺自然而为,是件好事,有些人却偏躲进空调房,被冷风直吹,这是在找病受。
此时不能吃鱼、蛋、奶,凡见滑脉者,都应该少吃肉,滑为痰湿阻络。鱼生痰,肉生火,加重病情。
治法:疏肝降胃,化痰散结,温通心肾。
方药为:略
像这类肉疙瘩,脂肪瘤,不能局限于见痰治痰,病人是有痰湿瘀堵在里面,可要想清楚,痰湿为什么会瘀堵?一个是肝不能疏泄,一个是心动力不够,推不动。这时,加入疏肝的柴胡、黄芩,补心的红景天、银杏叶,就是从左路给病人一股推动力,把痰湿挪散开。挪散后要知道痰湿的去路,痰湿要靠大量的大便排出去,靠的就是这条消化道。半夏、生姜、竹茹,从上面胃中把痰湿往下降;火麻仁、猪蹄甲,直接在肠道中打开一条通路,让痰湿有个出处。而这左路肝和心一升,右路胃和肠一降,痰湿很自然就留不住了。
再加点白芥子、天南星这些化顽痰的药,王不留行、小伸筋草这些通经络的药,这样痰消经络通畅,针对痰治,再清理战场,那痰就去得干净。
为何后面还要加入参附龙骨牡蛎汤呢?
这汤是治疗虚喘气上越的,它能够把整个上泛的气势往下收,病人手上的肉疙瘩也是痰湿上泛的结果,加之病人平时养尊处优,缺乏运动或者运动不得法,气力不足,所以用之。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