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肿块按压却有神经性放射痛
是任新平
2024-08-03 00:32:20
有一种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肿块小的时候可无症状。
偶尔因神经受压,
或用手按压等可引起麻痹或疼痛,
是沿神经放射性疼痛……
仔细观察判断
如果它生长在任何神经分布的部位……
再查个体表包块的超声辅助诊断一下
基本上就可以诊断……
[向右R]
神经鞘瘤(neurinoma):
它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鞘膜细胞肿瘤,多为良性,极少恶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50岁,无性别差异,发生于四肢时多位于屈侧面,上肢多于下肢。
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无波动感。多发者可沿神经干聚集排列或分布于神经干不同节段。
[一R]临床表现:
视肿瘤大小和部位而异:小肿瘤可无症状,较大者因受累神经受压或用手按压可引起麻痹或疼痛,并沿神经放射( Tinel 征阳性)。恶性神经鞘瘤常出现明显疼痛或神经症状。肿瘤多呈圆形或分叶状,界限清楚,包膜完整,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在一起。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有时可见出血、囊性变。较大者出现黏液样性变可穿刺抽出血性不凝液体。
[二R]超声表现:
1、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回声较均匀,有时会出现不规则液性无回声暗区为主,周边可见实质性回声。囊性变可作为神经鞘瘤的病理特征之一(可能由于黏液样积聚、 出血或坏死引起)。肿块边缘均有包膜包绕。形成“靶环征”。CDFI:显示肿块内可见数个点状或短线状呈稀疏分布的血流。
2、肿块两头与神经相连,沿神经长轴多呈梭形、 椭圆形或分叶状,可能在中心对称齐或沿神经偏心生长,使用高频探头大多数(90%)肿块两侧可见于神经相连。
3、多数肿块周围可见伴行的动静脉。若肿瘤内部有簇状或云团状中至高的回声,同时伴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一端连以尾状神经者,则可诊断为神经鞘瘤。
[打卡R]超声诊断神经鞘瘤基于综合特征而非单一表现,无需组织活检,即可明确诊断。
对发生在颈椎旁间隙、 锁骨上区及体表神经走行区的孤立性类圆形或梭形低回声团块都应高度怀疑神经源性肿瘤,需仔细寻找连接神经。
[向右R]尽管本病多为良性,但瘤体增大可产生压迫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通过保留相关神经切除,若为周围神经来源,应完整切除,若来源于重要神经干时,手术时可将肿瘤上的神经干外膜切开,将肿瘤切除。肿瘤完整切除者一般不易复发。
[打卡R]超声检查:
具有实时便捷、无放射性损伤、价廉、可重复性高、高普及率等优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