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快闪”魔术的胆结石,究竟去了哪里?

是任新平 2024-08-05 00:13:48
胆囊内结成石头样的“结石”会消失吗? 一般认为,这么结实的,不太会消失的! 但其实, 临床上真有这么一类结石, 它可以自己变魔术, 快闪!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向右R]那结石究竟去了哪里呢? 按照唯物主义的思路分析, 无非要么散化掉了,要么排掉了…… 这一类神奇“快闪”的结石是什么呢? [一R]它的形成与药物的使用有关,该药物主要是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等。头孢曲松钠常见,它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由于在体内不能被分解代谢,60%经肾脏排出,剩下的40%以原型沉积于胆汁内,随胆汁一起排出。 由于该药的大量使用,逐渐成为儿童结石发生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发现头孢曲松钠的使用可使儿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升高10倍左右,约为14.3%~57.5%。 [二R]正常情况下,在饮食前,胆汁大部分储存于胆囊内,进食后随着胆囊收缩胆汁逐渐排出,但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量减少且以清淡为主,胆汁排出减少,导致胆囊内胆汁淤积,头孢曲松钠在胆汁中的浓度逐渐增高,超过饱和度后,药物与胆汁中的钙盐成分结合,从而形成短暂性的胆囊结石。 [三R]若此时做超声检查,即可探及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团,但随着药物的停用,胆汁内药物浓度的减低,与钙盐结合的头孢曲松钠又重新溶解于胆汁内并随胆汁排出,此时胆囊腔内的强回声亦随之消失。这就让我们见到了上图中“消失的”胆囊结石。 [打卡R]声像图表现: 1、胆囊大小正常,胆汁透声欠佳。一般胆囊壁厚度正常。 2、囊腔内可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部分结石呈团状高回声。 3、形态多不规则,结石边缘欠清晰多有声影,但声影较弱、松散。降低增益可见结石密度不均。有漂浮感,移动、但沉降速度较慢。 [绿色心形R]药物性胆囊结石特点: 1、皆有头孢类药物应用史; 2、近期突发不伴有胆囊炎的胆结石,声像图显示结石状态、大小及数量变化较大,出现“三快”征象,即结石形成快、松解快、消失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