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的延迟满足,其实被曲解了。在《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枫儿的 2024-09-11 17:01:28
我们都知道的延迟满足,其实被曲解了。在《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这本书里,那个最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被驳倒了。 心理学家告诉一群小孩:“面前这个棉花糖,你要是能坚持15分钟不吃,我就会再给你一个。” 然后他们发现,那些能够忍住不吃的小孩,在未来获得成功的概率会更高,所以他们得出结论:成功是因为你做到了延迟满足。 有多少人到现在还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延迟满足,才能让自己成功?但是,这个实验在后来受到很多挑战。 最常见的挑战是:延迟满足与成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延迟满足只是有助于成功,而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 真实因素是孩子家庭所属的社会经济地位。 简单来说,富人家的小孩平时想吃啥就有啥,糖果对他们来说并不稀缺,所以忍耐15分钟并不难。 但穷人家的孩子吃个糖果就像过年,棉花糖对他们的吸引力太大了,这种忍耐更加困难。同时,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资源,成功的概率自然更大。 所以,与其说那些孩子是因为延迟满足而取得了成功,不如说他们是因为家境的富有而取得了成功。 好,说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放弃养成延迟满足的能力吗?当然不是。延迟满足依然培养我们做一件事的韧性。 只是,我们不要再一味强调它了,适当的时候,及时奖励自己也很重要。 我以前写东西的时候,脑海里面总是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你不加把劲,就赶不上别人了。所以哪怕当下已经很抗拒了,累了,我还是要逼自己写下去。 现在不会了,我学会了觉察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学会了深度休息,先去散个步,喝杯奶茶,或者听首歌放松一下,等调整好了再重新出发。 我觉得很多人忙碌惯了,可能会把休息当成一种偷懒,不是的。如果你的休息可以让你重新恢复饱满的能量,那我认为它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你能休息得好,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我很喜欢一句话——自律不是逼自己,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想,我们要摘下对延迟满足的滤镜了。

0 阅读:0
枫儿的

枫儿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