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允许自己去恨父母,才会真正爱父母。在要求谦卑,坚守中庸之道,宽容...
花红情感
2024-09-21 12:45:49
只有允许自己去恨父母,才会真正爱父母。
在要求谦卑,坚守中庸之道,宽容大度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懂得如何恨一个人,甚至,不允许恨一个人。以至于,我们面对内心的攻击,总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
我们最擅长的是,将很多怨言,不满埋藏心中,然后不道别离。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轻轻关上那扇门,同样关上的,还有自己的心门。
于是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段距离,总是看不清彼此真心实意。我们只是习惯在现实层面与人纠缠不清,而在情感上,无比陌生,只能靠猜。
只是,没有恨意的关系,也永远也不会有爱意。
当我们不允许自己去恨,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相处过程中的不满,彼此间的不理解只能通过各种防御来掩盖,来合理化,来自我说服,来逃避。
这就导致了,我们总是嘴上说着父母对我们很好,很伟大,痛哭流涕,但身体上无比抗拒,言谈上无比激烈。甚至为了逃离父母,不惜选择一份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嫁给一个并不喜欢的人。
一段真实的关系,从来都爱恨交织。毕竟个体与个体之间,永远有着一道无法磨灭的鸿沟。这道鸿沟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懂另一个人,甚至连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看不懂自己。
只有允许对父母失望,对父母不满,对父母充满恨意。我们在充分接纳自己的过程中,也在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曾经的不容易,理解过去所受的苦,哪怕只是幻想层面的苦。
当你不再将精力放在对抗恨意上,恨能够回到恨的位置。那么因为理解自己,最后也会理解父母,爱意才会回流。
这个时候,哪怕父母再平凡,浅薄,满是缺点,也不妨碍我们爱他。
就像我们,并不完美,但不妨碍我们爱自己。
0
阅读:0
肖申克的救赎
我就是爱不起来!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