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座大桥捐给国家!”可谁想到,这桥日均进账400万,一年超10亿元的收入,面对这巨大的财富,他真的会实现承诺吗? 信息来源:港珠澳大橋官网2018年03月31日——專訪香港知名愛國人士、投資家、設計師胡應湘 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商人的目光。 在这股经济潮流中,香港企业家胡应湘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豪情壮志,决定投资建设虎门大桥。 这座桥不仅是连接广州与东莞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承载着胡应湘对祖国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 回顾90年代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南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蓬勃发展。 彼时,东莞作为制造业重镇,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广州则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东莞与广州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限制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胡应湘深知这一点,作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曾亲眼见证过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心中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于是,他在一次商界聚会上,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设一座连接广州与东莞的桥梁,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投入30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个巨额的投资。 在动工之前,胡应湘发出了一个豪言壮语:“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座大桥捐给国家!”这句话在当时的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既是他的决心,也是对国家发展的承诺。 1997年,虎门大桥的建设正式启动,施工现场如火如荼,数以万计的工人和机械设备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工地上,工人们在升起的白烟中挥汗如雨,尽心尽力地施工。 要知道,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胡应湘雄心勃勃,但在实际施工中,项目面临了诸多挑战。 最初的设计和预算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不小的缺陷,材料价格的波动、工程进度的延误以及技术难题都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困难。 胡应湘时常要亲自到工地视察,督促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工。 但在每一个困难面前,胡应湘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他不止一次在工地上呐喊,激励工人们:“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成功的曙光!”这股积极的精神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1997年,虎门大桥终于竣工并正式通车,那一天,阳光明媚,整个大桥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横跨在两岸之间,许多市民专程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虎门大桥的开通,广州与东莞的联系愈加紧密。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辆通过这座桥,极大地缩短了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 数据显示,虎门大桥的日均收益高达400万元,年收入更是超过10亿元,这一数字让胡应湘的投资在短短几年内便实现了收回成本,令他在商界的声誉大增。 随着收益的不断增长,胡应湘的承诺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许多人开始质疑,他是否真的会将这座大桥捐赠给国家。 有人认为,胡应湘作为企业家,拥有选择权,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经营这座桥,享受带来的巨额财富;也有人认为,既然做出了承诺,就应无条件履行。 在这一争议中,胡应湘的态度始终如一,他在一次媒体采访中重申了自己的初衷:“我投资建设这座桥,是希望能为国家的交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的承诺不是为了展示个人的荣耀,而是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关注社会发展。” 这番话令许多人感到敬佩,但也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声。 有人支持胡应湘,认为他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而也有人批评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应该考虑自身的利益。 这些讨论让胡应湘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压力,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企业家不仅要追求利润,更应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8年,经过几年的深思熟虑与筹备,胡应湘终于实现了他的承诺,将虎门大桥无偿捐赠给国家。 那一天,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衬衫,站在大桥上,面对媒体和公众,满脸诚恳地说:“我做出的承诺,今天终于实现了。希望这座桥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他的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赞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胡应湘的行为展现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也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大桥不仅是胡应湘个人的成功,更是对国家发展的支持与贡献。 回首胡应湘与虎门大桥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桥梁的建成,更是一位企业家在面对巨大财富诱惑时,始终坚持初心与信念的决心。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胡应湘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作为商人,追求财富固然重要,但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在未来的道路上,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够像胡应湘一样,心怀责任与理想,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为实现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花30亿承建了虎门大桥,他豪言:“等收回成本后,我就把这
文晓小书生
2024-10-10 00:04:01
1
阅读:3124
胖子
事实证明,一座桥给他带来了后面的一系列优厚的政策待遇和经商便利。这就是无利不早起
陈林 回复 10-10 06:47
那你也可以花三十亿建一座桥啊,然后收回成本捐出去,你连三十元都舍不得
江良 回复 10-10 06:49
你这样说就是让人寒心
幸福来的到
有很多华侨和港商对改革开放是有贡献的,不管目的怎么样,但是结果好就是好
不语
不捐出来也简单,造桥的地皮钱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