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父子都是宰相只有两家

修为干 2022-04-20 15:42:59

前些日子,有一位官员在一次公函中提到了清朝各地的大学者的分配问题,有一位书友发了一封私函,问他清朝有无一对父子,都是些什么人?文章是为了回答问题而编成的。

首先要弄明白清朝的宰相是什么

从理论上来说,自从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制度之后,一直沿用了上千年的宰相之位,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民间也有“宰相”的说法,明朝的时候,把内阁大臣称为“宰相”。

清朝承继明代,设立了大学士,特别是在康熙内阁形成之后,又被称为“宰相”。只是,清朝的“首辅”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只要是大儒,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在康熙建立了“兵部”之后,对“宰相”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内阁的大权被剥夺,由军事大臣执掌军事要职,因此只有文武百官兼兵部尚书,被尊称为“真宰相”,但在朝堂上,一切照旧,凡是能当上大儒的,都要叫他“丞相”。

要知道,不担任军事参谋的大学者,可以称为丞相,而以侍郎、尚书或其他京官担任兵部尚书,不能称为丞相。就连辅佐大学士,也被称为丞相,只是这些都是官方的俗语,不可太当回事。

弄明白了清朝的丞相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问题了。据御史台上的记载,清朝的儿子和儿子都是大儒,但大多都是旗人,汉臣和他的儿子只有四个。

张氏在安徽桐城

张桐城的人,大家都认识,那就是张英和张廷玉。张家人是桐城名门望族,张英康熙六年中举人,被选为庶吉士。康熙十六年,南书房建成后,张英被任命为康熙帝的亲信。

自那以后,张英历历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詹事府、充经筵讲官、工部尚书、中书省。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在康熙时期,以其杰出的汉族大臣而闻名。

张廷玉更是厉害,他在康、雍、乾三朝任职,在朝中任职的时间更长,一直在户部任职。张廷玉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事业了,他是军机局的开创者,也是清朝最早的军事官员。虽然乾隆皇帝登基后,张廷玉并不怎么得宠,但单是享有太庙的殊荣,就足以称得上“第一汉臣”的称号了。

刘氏在山东诸城

刘氏的名声和张氏差不多,也就是刘统勋和刘墉。刘统勋,乾隆二年中的秀才,考中了翰林院。其事业的巅峰时期,还是在清朝中期。

与张氏父子不一样,刘氏世家素来以廉洁闻名,刘氏世家上下大大小小两百多人,而刘氏子孙中,却没有一个是贪官污吏。

刘统勋大概是乾隆时期最钦羡的一位汉人,曾担任过左右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东阁学士。在他去世后,乾隆陛下亲自登门致哀,尊称刘统勋为“真宰相”。

刘墉则没有刘统勋那么出色,他早年在地方任职,刘墉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当过县令。刘墉在京的工作中,成绩一直很一般,偶尔也会出错,被乾隆训斥了好几次,说他办事不力。

刘墉在清朝末年一直没有登上权力中心,一直在尚书、左御史的位置上辗转,从来没有在军部任职过。乾隆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在嘉靖二年被提升为体仁阁的大学士。不过刘墉好歹也有个大学者的名号,已经当了好几年的丞相了。

蒋氏家族,江苏常熟

蒋氏两家,也就是蒋廷锡和蒋溥,名气要小得多,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事实上,常熟蒋氏也是有名的世家,可与翁氏世家并驾齐驱。

康熙四十二年,蒋廷锡也曾入过翰林院。他的事业巅峰时期也是在乾隆时期,先后担任过礼部侍郎、户部尚书。蒋廷锡在康熙八年设立了兵部,和张廷玉一样,都是开国元勋,被封为文华殿的大学士。

蒋廷锡和张廷玉虽是一个级别的大员,但其功勋远不如张廷玉,所以名声不显。蒋廷锡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他的文采,他是著名的画家、文献家和收藏家。

蒋溥更是奇怪,他是雍正八年的秀才,和他的父亲一样,在政治上也算有点造诣,在美术上也有一定的造诣,而且还得了乾隆的赏识。后任吏部,拜东阁大学士,后任吏部。

嵇氏及其儿子,江苏无锡

嵇氏父子,也就是嵇曾筠和嵇璜,只要是搞水利的人,都会认识他们。他们都是清朝有名的水利大家,在治水方面颇有建树。

康熙四十五年,嵇曾筠登科,登翰林院。曾在河南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河道总督,清十一年为文华殿大学士。嵇曾筠的生活与河道有关,他作为一名特使,经常负责全国的河道事务。他去世后,封为太傅,封为“文民”。

嵇璜,嵇曾筠之三公子,清乾隆八年举人,翰林院学士,历任河道总督,翰林院学士,工部尚书,上书房总教习,乾隆四十五年升为文渊阁学士。

嵇氏的官职背景就有些特别了,两人都因治理江水立下汗马功劳,荣升为大学士,不止是他们,他们的子孙,也都继承了家产,出了许多治水的良将。

0 阅读:199

修为干

简介:修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