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诸葛亮,是如何做到每次出战都屡屡获胜的

修为干 2022-04-19 19:34:49

诸葛亮出兵讨伐,首先针对的是越松郡高定,高定集结了所有兵力,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不过有一点高定很困惑,他会选择哪个方向?

从成都到越松县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安上“安上路”,一是从成都到江南,下到僰道,再上河,到安上入,马湖,翻过卑水,再到西边的邛都。

牦牛走上了“旄牛路”:由成都起,沿江而下,再由江原入牦牛。从成都到楚道,安上路的道路非常好,非常适宜军队的行进,再加上岷江可以通过一条水道,所以乘船要比步行容易得多,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僰道之后,往西南方向就很困难了,因为这是长江的上游,水深悬殊,难以航行,而且山路崎岖,军队难以通行。

和旄牛路相比,这条路很长,步行也很困难,所以很少有本地人会选择这条路。旄牛路要容易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不过它很早以前就被废弃了。汉嘉知府黄元在一把大火中,准备顺着江东的水道去找孙权,这条路是从成都到严道的旄牛路,黄元被生擒的南安峡位于汉嘉郡的岷江和旄牛路之间,而旄牛路则是从成都通往严道的必经之地。

不过,从严道到牦牛,是不可能的,安帝延光二年,旄牛部族叛乱,将这条路封死,一直到蜀汉开国一百多年,这条路都被废弃了。当然,修复也是可以的,只是要花费一些功夫而已。安上路,是蜀中通往松江的必经之地。

高定当然也听说过诸葛亮的智慧,这让高定很是头疼,他摸不清诸葛亮会怎么做,按照道理来说,军队肯定是要沿着安全路线前进的,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说不定会选择旄牛路,以他高定的智慧,想要和诸葛亮比智慧,去猜测诸葛亮的攻击路线,那就有些困难了。

高定被眼前的两种情况弄的有些头疼,但最终,他也无法做出决定,他也不打算再去猜测了,因为将军亮的军队越来越近,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既然不能猜测,他也懒得去猜测,反正就这两个办法,他也只能派出两个人。高定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那就是分头迎战。他的军队就这么多,再加上三个地方的军队,实力就更差了。

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安道县,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三路军队在滇池汇合的时间表,让他不得不加快速度,诸葛亮的军队抵达安上后,与越鸟知府龚禄汇合,直逼高定。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在卑水城的突然袭击,高定总算放下心来,不再去猜测,不久后,又有一则情报说,在卑水镇守的军队已经被歼灭。

高定打了个哆嗦,立刻下令所有散落在周围的军队:“所有人,跟我汇合!高定一见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就觉得事情要糟,却又抱着一丝希望,此时想到益州郡雍闾这个“战友”,高定赶紧让人去雍阁求助,请求他看在同谋叛乱的情分上,帮他一把。赶紧派人去支援,迟则送死。

高定知道,他肯定是要来的,可是他和雍阁是一条船上的人。诸葛亮的主心骨已经近在咫尺,若无援军,他根本支撑不了太长时间。就在高定给雍阁的紧急求救讯息的同时,益州郡雍阁也是焦头烂额,收到高定的消息,雍阁也是焦头烂额,就在他要出兵的时候,手下传来消息,李恢部已经被他团团围住,似乎要冲出去。

李恢的军队就生活在平夷县,也就是他的北边,诸葛亮的军队还没到,他们就已经开战了,只是李恢兵少被围困,李恢军要动手,显然是要靠近诸葛亮的军队。

雍阁并没有把李恢放在眼里,他们也算是老街坊了,平日里也会走动,李恢的军队到底有多大,他很清楚,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而且,李恢还被他包围着,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马忠的军队正在和朱褒开战,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来招惹他,当务之急是支援高定,毕竟高定的敌人是诸葛亮。如果高定出了问题,那就是他了,现在情况危急,他必须立刻离开,雍阁打算和诸葛亮汇合,于是他就带人来支援,只留下下面的将领在这里守着。就在雍阁的增援部队从益州郡往西边的越潮郡进发的时候,高定的军队也已经开始往前方进发。

诸葛亮带领军队抵达越松之后,并未急着发动攻击,只是在一旁静观其变。看着高定把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军队聚集起来,诸葛亮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也是他想要的。上次高定分兵把守城门被攻陷,诸葛亮大获全胜,如今高定吸取教训,重新集结军队,这一次他再一次着了道,诸葛亮不急着出兵,就是为了让他有足够的准备,与上一次截然背道而驰,将高定军队尽可能地聚集起来。

原因很明显:越松郡国山势陡峭,高定若是想要打一场持久战,诸葛亮根本没有功夫和他玩躲猫猫,还不如等高定集结兵力,一网打尽。诸葛亮面带微笑,看着高定,默默地等着最后一击。当高定大军集结得七七八八的时候,雍阁的增兵还没有赶到,诸葛亮就下令大军全力进攻高定。

高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在汉人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士兵们用鹿角将战壕填满,然后用弩箭组成了一个方阵,在弓箭手的保护下,攻击者们架着梯子,登上了城墙,从四面八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高定的军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最多也就是偷袭和偷袭,真正的战斗完全是徒劳,没过多久,汉军就冲上了城门,一座简陋的城池挡不住他们的进攻,双方在城墙上厮杀起来。高定大军节节后撤,被汉人乘胜追击。高定的老巢就这么被汉军攻陷了,高定的人四散而去,诸葛亮没有让高定军有任何喘气的时间,命令汉军紧追不舍,高定大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就在高定被汉人追杀的狼狈不堪的同时,雍殿的增兵也终于赶了过来,看到“姗姗来迟”的雍阁援兵,高定勃然大怒,高定心道:“如果你雍阁早点来,又怎么会输的这么难看?高定迁怒于雍阁,一气呵成,斩掉了雍阁,将雍阁的军队全部吞掉,然后由孟获指挥。

“可怜”的雍阁是真心前来支援的,结果还没有见到对方,就被同伴斩杀了。反抗者接连战败,再加上内讧,他们的斗志已经荡然无存,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威风,一个个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过为首的高定还是坚持了下来,召集了溃败的军队,还找了一些和他交好的部落的族长,平日里大家都是呼朋唤友,如今我们的兄弟遇到了危险,大家也不好袖手旁观。

其他的头目,也都同意了。所以高定和这些人联手,召集了数千名部落的战士,和诸葛亮决一死战。高定用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他们,这是自寻死路。汉军没有让高定逃跑,一战之后,高定的军队被汉军击溃,高定也在混乱中阵亡。

越松郡的反叛最终以高定全军覆没而告一段落,但这场战斗还未完,孟获带着雍阁和高定残余的军队,继续南下。在诸葛亮大军与高定大军激烈交手的同时,李恢的军队也与剩余的雍军打得难解难分。因为雍阁在本地的实力很强,所以李恢军一战并不顺利,李恢带着他的军队从味县进入了东南,在昆泽遭到了叛乱分子的包围。

此时,诸葛亮的大军仍处于苦斗之中,李恢多次派出人手,想要找到诸葛亮的主要力量,却一直没有消息,情况对李恢军非常不利。虽然陷入了重重包围,与大军断绝了联络,但是李恢依然展现出了一位将军的风采,他的镇定从容,一边固守抵抗,一边寻觅着击溃敌军的契机,如今对方实力强大,无法强行进攻,唯有以智取胜,李恢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位于益州俞元县,与不少叛乱分子有过交情。

李恢派人去传消息,说我的军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我在朝中当差也是迫不得已,根本没想过要和老家的父母为敌,这次出征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叛乱分子也是本地人,他们对李恢的说法深信不疑,随着时间推移,李恢军的包围渐渐松动,李恢趁着叛乱分子松懈的时候,将兵力集结起来,发起突然袭击,出其不意被击退,然后李恢率领大军,一路杀到盘江。

马忠的军队一路畅通无阻,朱褒是三大郡守府中最弱的一个,虽然马忠的行程最远,但他遭遇的阻力也是最小的,马忠军一路横扫,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这座城池。李恢军抵达滇池的时候,马忠已经带着一支军队在这里等待了。

0 阅读:12

修为干

简介:修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