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冯雪《心脏医学课》:心血管疾病可以预防,得了病也可以康复

库小七站长 2023-12-28 21:00:19

前几天,我家先生下班回到家,边洗手边说:“唉,昨天晚上法制处刚满三十二岁的小伙子猝死了。”

“啊!不是吧,就是上次跟我们一起去露营的中国政法毕业的帅小伙子?”

“嗯,就是他。”

“太可惜了,又帅又有才。”

“唉,天妒英才!”

我听着听着,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人生啊!真的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上次听清浅小伙伴聊过中医方面的预防大于治疗。确实,身体防患于未然非常关键。

今晚,我整理了以前学习过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脏康复中心创始人冯雪老师的《心脏医学课》里关于心脏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小伙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冯雪老师北大毕业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做访问学者,去了梅奥医学中心交流,妥妥的一名心脏医学大咖。她说,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得了病也是可以康复的。

冯雪老师说,我们血液从左侧的心室射出来,经过主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最后到达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细小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就将氧气和养分带给全身37.2万亿个细胞,然后再从毛细血管回收到小静脉、中静脉、中央静脉,最后回到右侧的心房,流到右侧的心室,随着心脏收缩,从右心室射出的血液经过肺的各层动脉、毛细血管、各层静脉,将氧气带回到左侧心房,流到左侧心室。

是不是有点复杂呀,不说不知道呀,原来我们全身的血管加起来有17.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4圈半。心血管系统向全身输送氧气、养分,把每一个组织的代谢废物带走,同时会针对我们身体的需求调整血液的分配。

所以说心血管系统就是我们身体的总领袖,我们得好好呵护。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关注自己的钱包,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偏偏忘了关注自己的身体。

冯雪老师告诉我们三个自我观察和评价身体的重点信号:

1.基本信号。

比如饿了,困了,眼睛有点干,这些并不代表你的心血管不舒服,但如果你听不到这些基本信号,后续可能有一些紧迫的信号也感受不到了。

2.警灯信号。

紧要关头,心脏会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所以当危及生命的脏器出现了信号,比如呼吸特别急促、胸闷或者胸痛,我们就一定要停下来,看看心血管还能不能适应。

3.危机信号。

比如心跳加快,呼吸跟不上,行动很迟缓,甚至出现头晕、无力。这个信号,说明情况已经很紧迫了。意味着你的心血管在加速工作。

这些信号其实都在提示我们血压可能在下降,提示我们有重要组织供血出现不足。

这样就出现有点可怕的话题——猝死。

什么是猝死?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在这赘述了。

一个人昨天还好端端的,今天突然就没了,想想都害怕。猝死基本上都在1小时之内死亡,因为实在太快了,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查阅资料,我国每年就有54.4万人死于猝死,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

猝死如此可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冯雪老师说85%是心血管问题,就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然缺血了。

那猝死可以预防或者控制吗?

冯雪老师说,绝大部分情况可以,前提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心脏储备。心脏储备就是说心脏因身体的需要而增加射血的能力,也称作心力储备。

正常健康人群的心脏储备,最大可以是日常心脏功能的8倍。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心脏储备也有所不同。

心脏储备和一个人的长期健康习惯、近期工作生活压力、当下疾病状态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它的减退和提升,都是一个相对较长且隐秘的过程。

在心血管疾病不知不觉的发展中,一个人的心血管储备就会接近坍塌,这时再来点压力,整个人就很有可能给压垮了。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猝死是心血管储备坍塌导致的。

我们要怎么来预防猝死呢?冯老师说,要时刻关注身体信号,要注意引发猝死的先兆。

怎样可以准确注意到猝死先兆?

首先,是一些惯常的因素。比如吸烟会增加2~3倍的猝死风险。精神紧张、自卑都是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因素。

其次,是和心率相关。比如莫名其妙地,安静时的心率比以前加快了不少,这个表现可能是因为心血管储备下降,连安静时的基础代谢都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增加心跳来代偿。

再比如,运动时心率增加缓慢、血压下降。或者,运动停止后1分钟内心率下降,就是一个猝死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体现了心力储备的不足。

最后,还有一些和疾病相关。比如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等。如果已经患了这类疾病,就说明储备已经透支了。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的猝死研究都证明,过量运动会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低水平活动或者不活动的人群,如果突然做剧烈的体育运动,会使心脏猝死概率增加17倍。

本质上来讲,注意到储备透支的信号就能比较有效地预防猝死了,但这还是不够的。

心脏的跳动代表生命,心脏的停止代表永逝。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就是生活方式的全面管理。

现在就来看看冯老师教我们怎样守护心脏?

目前全世界的医学证据告诉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形成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

冯雪老师说性价比最高、最省钱的方案就是规律锻炼身体,规律有度饮食,规律充足睡眠,不抽烟,不过量饮酒,良好的心态,从而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的血脂、血压、血糖等等。

所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要靠自己,想要更有效地守护我们的心脏,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冯雪老师还说了两条“作死”的底线,我们不要去碰触。

原则一:“高压线原则”,高压线就好比法律,就是有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里,不做什么,比做什么要重要得多。只要我们每个人心里有了这道红杠杠,那么你在红线之外就有了及时行乐的自由空间,同时也不至于被各种养生知识忽悠。

高压线原则一共有三条:

1、绝对不能吸烟,包括二手烟。如果不幸已经开始,不要试图依赖自己的毅力,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像毒品一样形成依赖,戒毒我们一定会想到戒毒所,戒烟也一样,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2、在体重和食物上,不能有执念,要讲究适度。在体重上,不能太胖也别太瘦了,要把体重指数,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高再除以身高,尽可能控制在18到25以内。如果血脂血压血糖都很好,也没有脂肪肝等等,胖一点是没关系的。

在美食上也一样,不能毫无节制吃,也不能完全不吃。

就像酒、饮料,毫无节制,来者不拒,肯定不行;听说某些食物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像木耳、绿豆,就顿顿吃,每天吃;听说鸡蛋黄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就把所有的蛋黄抠出来,只吃蛋白,也是非常不正确的。

3、不能久坐。自己算算看,周一到周五,甚至周六日,是不是除了躺着,就是坐着?如果你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肯定是多了。

站起来。不管做什么,做家务、锻炼身体或者逛街,只要动起来就是好事。

原则二:察觉。察觉是行动指南。它很简单,却非常管用。

我们要察觉食物本身的味道,咀嚼的程度,举筷时的选择,食物咽下的感觉,自己的饱胀度。

这样就会更容易做到适量,不会过多或者过少,也更容易规律。

1、察觉饿和饱。学会一日三餐在饥饿中开始,吃饱后停止。

2、察觉睡眠质量。晚上放下手机,感受到困倦,进入睡眠,睡到自然醒后,察觉自己的精力是不是充沛。

3、察觉呼吸。感受它是顺畅平缓还是急促憋闷,可以在夜间让亲人帮你察觉是否有呼吸阻塞或停顿。

4、察觉心跳。在平静时,察觉自己是心跳规律还是心慌急促。

5、察觉肌肉。久坐后,察觉肌肉是放松还是紧张、疼痛。如果是紧张和疼痛,站起来,放松放松。

6、察觉情绪。旁人一般会比自己更容易觉察,如果焦躁了,找一些开心的事情来释放。

7、察觉当下的愉悦感。停下来,让思绪集中在当下,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悦。

预防,是不让心血管疾病过早地找上自己,属于被动防御。但是,只有被动防御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主动去出击。

冯雪老师教我们主动出击的终极方法——养心。

她说养心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甚至能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效果。分享老师养心的极简方法给小伙伴。越是简单的方法,咱们才能容易坚持。

养心的本质,就是不仅要延长心血管寿命,更要拓展心血管的质量,让心血管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情况,不管它是疾病还是压力,是劳累还是不幸。

具体来说,心脏能够增加的射血量,就可以调动的储备大小。

所以,养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心脏有能力跳得更快更强,或是有能力跳得更缓更稳。这两种能力之间的跨度,就可以增加射血量,也就是储备。

那动好,还是静好呢?

最新的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养心的最高境界是“动静圆融”,也就是动静结合。这里的动静结合,还不是一般的结合,是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

怎么动,怎么静才是最好的呢?

先来说说动。

运动不能过量。过量的运动会带来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血管钙化等问题。一个典型的佐证就是,不是成为职业运动员,寿命就会更长。

究竟什么运动对养心,或者说对长寿有利呢?

冯雪老师给我们三点主要建议:

首先,每周需要做有氧运动,而且每次活动前要热身,活动后要拉伸;

其次,为达到或维持健康心血管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每周运动总量达到1000kcal。

举个例子,一个70kg的成年人,如果以8.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跑步,每周跑够90分钟就可以了,那可以安排3次,每次跑30分钟。

如果是以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快走,每周需要4个小时,可以安排5次,每次近50分钟。

这两种方案都是有效的。

最后,每周还需要2~3次的力量训练,以保证每个大肌肉群的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耐力。

另外提醒一点,如果你听完这些,准备开始养心的话,一定要记得,此前没有运动习惯的,一定先从小的强度开始,逐渐过渡到中等,最后到高强度。

接着我们来说说静。

我们同样要避免过量地安静。

最深度的安静形式是深睡眠。但是,深睡眠的时间我们不太可控。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深度安静呢?

冯雪老师教我们一个让心脏安静下来的实用方法——呼吸,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

一呼一吸它能启动我们的副交感神经,从而达到减慢心率的作用。腹式呼吸是指尽量不做胸廓起伏,做到随吸气腹部隆起,随呼气腹部下陷。

呼吸训练很好地专注当下。放空所有的杂念专注当下,是一种强大的本领,它可以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安静。

腹式呼吸每天做两组,每组10分钟,很快,你就会发现心率有所改变。

医学证明,仅这一项,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增强呼吸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率失常,减少抑郁焦虑,改善胃肠蠕动等等。

不过,要提醒一句。这里讲的心率快慢,是在适当生理范围内的快慢,而不是因病理问题导致的快慢。

如果你的心率在每分钟50次以下,或更慢,那就不是静不静的问题,而要考虑是不是生病了。

做到每周完成基本运动量,保证每天两次呼吸训练,同时拥有一个好睡眠。长期坚持,我们一定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强大心脏,远离猝死。

身体健康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你都会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和从容。健康自由与我们内心渴望幸福的信念遥相呼应,就是生命里最绚烂的美丽。

这种美,即便你遇上人生最不幸的遭遇,也可以从泥潭里开出花来。

祝愿小伙伴们从身体到心理都可以体会到真正的自由,大家都能随心所欲!谢谢大家!

END

作者|简单:热爱生活的中年少女和你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库小七站长学员)

3 阅读:390

库小七站长

简介:深度阅读,和你一起实现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