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身价200亿的稻盛和夫,在65岁那年被查出胃癌,医生警告他:“必须马上手术!”谁知,稻盛和夫却说:“哦,是癌症啊!那就不用住院了,”第2天,有关他的一则“消息”震惊全日本...... 常人听到癌症的消息,多半会慌了神,可稻盛和夫却出人意料。他的反应平静得让人怀疑他是否听清楚医生的话。 他没有住院,而是照常去公司处理事务。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件让整个日本震惊的事情——他决定将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平分给员工。 。有人说他慷慨,有人说他疯了,更多人则在猜测,他是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很快接受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没有选择退休,反而继续投入工作。他的态度始终如一——坦然面对疾病,不因恐惧打乱自己的节奏。在稻盛和夫的字典里,恐慌和逃避显然是不存在的。 这件事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稻盛和夫这个人。作为一名技术员出身的企业家,他一手创立了京瓷公司和第二电信,带领它们成为行业翘楚。 他的成功不仅靠才华,更靠一种对员工的高度责任感。他常说,“员工是企业的根本。”他不仅把企业视为赚钱的工具,更将其看作关爱员工、回馈社会的平台。 有人问他,为什么在确诊癌症的第二天就分掉股票?他说,财富是身外之物,留给员工比留给自己更有意义。生死面前,他把重心放在了如何让企业和员工未来更好上。这种理念不仅赢得了员工的心,也赢得了公众的尊敬。 “听完这个故事,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才是企业家该有的样子。稻盛和夫不仅考虑自己,还想着员工的未来,太难得了。” “有些人有了钱就变得自私,但稻盛和夫活得清醒。他知道财富最终是用来服务他人的,不是拿来彰显自己的。” “说实话,能在患癌后这么冷静地面对,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的气度和格局,普通人一辈子也学不来。” “分股票给员工这一招绝了,这不仅是分钱,更是分责任。他其实是在告诉员工:企业以后靠你们了。” “有些老板恨不得什么都捞在自己手里,稻盛和夫却主动放权。这样的企业文化,哪个员工不愿意拼命干?” “敬天爱人这四个字,他真的做到了。不像有些企业家,只挂在嘴上,行动却全是相反的。” 稻盛和夫的故事让我深思,什么才是一个企业家的最终价值。赚钱只是开始,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让企业成为员工、社会的共同财富。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像桥梁一样,把企业的未来和社会的责任连接起来。 在稻盛和夫身上,我看到了企业家的格局,也看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 他不因癌症自怨自艾,而是以冷静和行动回应命运的考验。他将自己的财富和责任一分为二,自己留下的只是努力的动力和继续奋斗的勇气。 这种态度,不仅改变了企业,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稻盛和夫的选择,让人重新理解什么是“敬天爱人”。他说的是爱员工,做的是利社会。他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打动人,却用真实的行动感染了所有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经营企业如同经营人生,格局和态度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1997年,身价200亿的稻盛和夫,在65岁那年被查出胃癌,医生警告他:“必须马
遥遥谈趣
2024-12-02 14:34: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