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8年,有人向秦始皇告密说:“大王,嫪毐是假太监,时常私会太后。太后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两人密谋等大王死了,就立他们的儿子为王!” 在秦朝的历史中,嫪毐的出现是一个独特而充满争议的插曲。 他从一介市井小民,因深得太后赵姬宠爱,一跃成为封侯之人,但最终却因不知满足的野心走向覆灭。 嫪毐原本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男子,机缘巧合被引荐到秦国宫廷,成为赵太后的宠臣。 据史料记载,赵姬因其外貌俊美、性格讨喜而钟爱有加,将他安置在身边,甚至让他成为自己的私密伴侣。 在深宫寂寥的生活中,赵姬对嫪毐的宠爱愈发浓烈,以至于在秦王嬴政登基的第八年,亲自请求嬴政封嫪毐为“长信侯”。 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宦官获封侯爵之位,足见赵姬对他的钟爱非同一般。 不仅如此,嬴政还赐予嫪毐大量封地,包括山阳及其周边的土地,甚至将太原郡改名为“毐国”,使其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势。 嫪毐由此享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成为赵姬手下实质的掌权者之一。 然而,权力的迅速扩张往往伴随着野心的膨胀。 据记载,赵姬与嫪毐关系密切到私生子出生。 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和这段见不得光的秘密,嫪毐选择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 他的野心不再满足于权势和富贵,而是试图通过谋逆取代秦王嬴政,将自己的儿子扶上帝位,从而达到权力巅峰。 这种危险的念头促使嫪毐采取了极端行动。 在嬴政举行成年加冠典礼的那一年,嫪毐伪造了秦王和太后的印玺,企图调动京师的军队发动叛乱。 他希望通过这次行动一举推翻嬴政的统治,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现。然而,他的行动最终被察觉。 谋反的消息传到秦王耳中后,嬴政迅速做出反应。 他派遣相国及其他两位权臣率军平叛。虽然嫪毐一度试图以伪造的王玺号令军队,但面对经验丰富、掌握实权的秦军将领,他的抵抗很快瓦解。叛乱被镇压后,参与谋反的数百人被处决,嫪毐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抓捕。 嫪毐的结局极为悲惨,他不仅被处以极刑,且与他有牵连的宗族和门客也难逃一死。 据记载,此次事件牵连的流放者多达四千余家,而嫪毐及其党羽的死刑更是以极为残酷的方式执行,以儆效尤。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已有12年。 这一天,他正在书房批阅奏章,一名内侍匆匆来报,说有人送来一封急函,事关机密。秦始皇展信一看,顿时勃然变色。 原来,信中揭发了一桩惊天丑闻:太后与宦官嫪毐私通苟合,还生下两个儿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嫪毐与太后狼狈为奸,密谋伺机篡位夺权。他们打算等秦始皇驾崩后,拥立私生子为新君,自己当权把持朝政。 秦始皇看完告密信,将其捏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 作为一国之君,后宫失火无疑是奇耻大辱。可是事关太后,若处置不慎,恐怕会动摇国本。 秦始皇深思熟虑良久,最终决定低调行事。他秘密召见心腹内侍,命其彻查此事,务必揪出真相,严惩不贷。 消息很快传到嫪毐耳中。原来他在后宫安插了不少眼线,对秦始皇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得知事发,嫪毐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自己干了弥天大祸,狡兔死走狗烹,绝无善终。 一旦秦始皇查明真相,自己必将被碎尸万段,削骨扬灰。 嫪毐思来想去,决定孤注一掷,先发制人。恰逢秦始皇九月将去雍地祭祀,京城守备必然薄弱。嫪毐决定趁此机会发动政变,以免夜长梦多。 为了拉拢人心,嫪毐散布谣言,说秦始皇已经驾崩,太后现在主持朝政。 他伪造了太后的印信,大肆征召私兵,意图趁乱夺取政权。不少受蒙蔽的官兵误以为太后有令,纷纷响应,一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秦始皇在雍地听到京城的动乱,勃然大怒。 他火速回京,亲自带兵镇压叛乱。秦军训练有素,兵强马壮,很快击溃了嫪毐的部队,生擒叛党头目,予以严惩。至此,嫪毐谋反未遂,草草收场。 秦始皇事后彻查此案,对嫪毐私通太后、谋反篡位的罪行,自然恼羞成怒。 他下令腰斩嫪毐,并诛杀其三族,灭其九族,搜括坑杀其同党。 嫪毐与太后私生的两个孩子,也难逃一死。后宫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宫女太监人人自危,人人担惊受怕。 秦始皇平定了嫪毐之乱后,并未就此善罢甘休。 他痛定思痛,决心彻底肃清嫪毐的残余势力。秦始皇下令彻查京城,捉拿与嫪毐沆瀣一气的叛党,格杀勿论。 为了儆效尤,秦始皇对嫪毐罪行进行了公开宣判。 他当庭厉声质问嫪毐:"你身为宦官,却祸乱后宫,意图谋反,罪无可赦!你可知罪?"嫪毐羞愧难当,哑口无言。 秦始皇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嫪毐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即刻将其枭首示众,剁成肉酱,喂狗食之!"行刑官应声而去,嫪毐很快伏法。 嫪毐的失败不仅导致了他自己的覆灭,也直接殃及赵太后。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赵姬因与嫪毐的亲密关系而遭到嬴政的强烈愤怒。 在清算叛乱之后,赵姬被嬴政流放至雍城,远离权力的中心,彻底失去太后应有的地位与尊严。 即便后来因齐国人茅焦的劝说,她得以被接回咸阳,但这段经历已让赵姬在秦宫中的地位无可挽回。
公元前238年,有人向秦始皇告密说:“大王,嫪毐是假太监,时常私会太后。太后为他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26 15:05:38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