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东北一男子在路边捡到患病的女弃婴,妻子一气之下与其离婚。19年后,女孩术后康复,竟做出这样的事! 冬日的暮霞伴着刺骨的寒风,一幅长达5米的《清明上河图》正在一双父女的手中一针一线地成型。这幅需要三年半才能绣完的作品,需要将针头"刺下又穿出"这个动作重复高达56万次。而这一切,竟是由一个坐在轮椅上的19岁女孩和她朴实无华的农民父亲共同完成的。 2016年,在辽宁的街头,这位名叫王丽翠的女孩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画作拍卖会。令人惊讶的是,她的7幅画作竟拍出了4.58万元的高价。这些画作中蕴含的不仅是艺术价值,更是一段超越血缘的父女情深。 时光倒回到1997年的那个寒冬,35岁的王西胜刚刚结婚不久,为了谋生计从辽宁老家远赴河南打工。在一个平常的下班路上,一阵微弱的啼哭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哪个孩子在哭?"王西胜寻声望去,发现声音是从路边一个纸箱里传出来的。 他走近一看,纸箱中竟是一个小小的婴儿,身上只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冻得鼻头通红,不停地哭泣着。周围的人只是摇摇头就走了,他的工友也拉着他要离开。但王西胜看着这可怜的孩子,良心不忍,便转身回来将孩子抱起。 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不对劲——孩子的背后有个奇怪的隆起,像个小包。 "有人见过这孩子的父母吗?"王西胜向周围的人群询问,只得到一片沉默。此时正是工厂上下班的交接时间,匆忙的人群谁也没注意到这个被遗弃的婴儿。 "这孩子肯定有什么病,所以才被丢弃的。"有人小声议论着。 看着怀中可怜的婴儿,王西胜无法狠心将她放回纸箱。尽管工友劝阻:"老王,你要想清楚啊,这可是个'拖油瓶',你家里老婆能同意吗?" 第二天,王西胜还是抱着婴儿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他的心里既紧张又忐忑,不知道妻子会作何反应。果然,当他推开家门时,原本喜悦的妻子看到他怀中的婴儿,脸色立刻变了。 "这是怎么回事?"妻子质问道。 王西胜将孩子的来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希望能得到理解和支持。然而妻子态度坚决:"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我们自己的孩子都还没有,你倒先领回来个别人的,家里有钱养吗?" 面对沉默的丈夫,妻子明白了他的决定,当即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准备离婚。村里人也都来劝王西胜:"一个女孩儿,还不是自己的,何必为了她把好好的家整散了呢?孩子被弃是她的命啊!" 但王西胜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动容:"这孩子已经被抛弃一次了,我不想她再被抛弃第二次。如果我也不管她,那她就真没活头了。" 拍卖结束的那一天,当王丽翠看着自己的画作总共拍出了4.58万元的高价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下。这笔钱意味着她终于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了,也意味着她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站起来行走。 "我终于看到了我要站起来的希望,感谢老爸没有放弃我,也感谢这个有爱的世界没有放弃我。"王丽翠哽咽着说,"希望我有能力之后也去回报社会,回报老爸,像今天帮助我的大家一样,去帮助其他人。" 病情的恶化来得毫无征兆。在第一次手术后的一年多,王丽翠开始感觉腰部不适,剧烈的疼痛常常让她整夜无法入睡。作为一个懂事的女孩,她不想让养父担心,便一直默默忍受着。但日渐消瘦的面容和时常皱起的眉头还是被王西胜察觉了。 医院的检查结果令人揪心——王丽翠的病情恶化了,必须尽快进行第二次手术,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当医生说出手术费用需要10万元时,王西胜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为了凑齐第一次手术的费用,他已经倾尽所有,如今又从何处筹措这巨额费用? 就在这时,王丽翠提出了一个想法:"爸,我想把我画的画拿出去卖,也许能帮上一点忙。" 王西胜起初有些犹豫,但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他还是点头同意了。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早晨,王西胜推着轮椅上的王丽翠来到了街头,摆起了小摊。刚开始,几乎无人问津,但当王丽翠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讲述出来后,路人们被这对父女的情感所打动,纷纷伸出援手。 在中国狮子会葫芦岛尚华服务队的帮助下,王丽翠的画作拍卖会成功举办。七幅画作竟然拍出了4.58万元的高价,其中最后一幅画尤为特别——它被一位好心的老板拍下后,又慷慨地捐出来进行第二次拍卖,如此反复,这幅画被拍卖了四次之多。 手术成功后,王丽翠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家休养期间,她注意到村里的阿姨们在一起绣十字绣,便心生好奇。在得知刺绣也能赚钱后,她开始向阿姨们学习这门手艺。 王丽翠天生心灵手巧,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多种绣法。随着技艺的精进,她接下了越来越多的订单,从小物件到大幅作品,她的绣工精美,常常得到客户的赞赏。 最具挑战性的作品是一幅五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耗费了她和父亲整整三年的时间,需要完成56万针的穿刺。对于常人来说已经是艰巨的任务,对于坐在轮椅上的王丽翠更是难上加难。但有父亲在旁协助,这幅巨作最终完成了。
辽宁,一男子离婚后,儿子不肯跟他,患病后儿子也对他不管不闻,男子一怒之下,将10
【156评论】【121点赞】
rl
男的脑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