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王震在新疆先斩后奏,惊动了毛主席。毛主席愤怒地撤销了王震在新疆的所有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5-14 17:32:24

1952年,王震在新疆先斩后奏,惊动了毛主席。毛主席愤怒地撤销了王震在新疆的所有职务:你王震只管新疆的事情,没看到大局!   王震17岁就结识毛主席了,当时毛主席笑着对王震说久仰大名,王震却摸摸后脑勺道“报告主席,我原名王余开,我没喝过几滴墨水,但我们游击队的秀才们说王震这名字响亮,能震得动地主,就用这个名字发布告,您看到的那些布告和传单都是我们队的秀才写的嘞。”   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将王震介绍给毛主席,便有了这一次的趣味相见,后来在1931年11月7日时,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才再一次正式见到了毛主席,当时的毛主席,还专门询问了王震湘赣苏区红军的发展,土地的分配以及军民关系各方面的情况,王震也一一回答了。   后来在1934年,毛主席跟王震谈起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毛主席讲“陈寿评论关羽张飞处理人际关系的优劣是: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所以你要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这是毛主席对王震的勉励。   (毛主席是喜爱京剧的,也爱三国,后来每每看古城会类的张飞戏,看到剧中张飞自称“我老张是何等聪明之人时”,毛主席都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   后来某次在延安党校,毛主席在作报告时也专门提到了张飞“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原则性的,关羽在行事上投降了曹操,封了汉寿亭侯,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毛主席以此做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让大家有严肃性与原则性,过火的问题不要做。)   曾在17岁便结识毛主席,后来还被毛主席给予深刻寄予的王震,为何触怒毛主席,以至于毛主席一气之下撤销了他的职务呢?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曾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的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他也从始至终贯彻民族政策,还执行毛主席所提出的“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和生产队”的人务。   曾剿灭土匪,逮捕最大的匪首乌斯满,又降服了乌斯满的儿子谢尔德曼。后来谢尔德曼这一土匪还成为畜牧科副科长,主动上交了身上的武器,土匪剿匪工作完成的极为圆满,后来也曾一度进行土地改革工作,培养民族干部等。   领导干部们在当地发展生产,屯垦戍边,在两年多的时间便在天山南北掀起了生产热潮,兴修大批水利工程,开垦荒田,并首次创造了在北疆种植棉花和甜菜获得高产的记录,结束了北疆不种棉的历史。   还节省军费开支,兴办工业,建立煤矿,水泥等工矿企业。   到1953年时,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便达到1949年的36倍,此工作期间,王震也一直是呕心沥血,东奔西走,倾注了所有精力。   然而他在进行土地改革时,提出了在农业区试点减租的政策,虽然最初他对此十分慎重,还特地带工作组去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将调查结果汇报给西北局,请求进行改革。   但西北局最初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王震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便率先进行改革了,然而在其过程中,为了推进政策的落实,未免有些激进,部分采取了一刀切的手法,导致牧区内矛盾加剧,少数民牧民反而对解放军有了负面的态度,部分人甚至开始屠杀牲畜或带着牲畜进山,出现过一系列混乱情况。   故而毛主席为此大怒,认为王震疏忽了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不利于全局的进一步发展。   后来王震的职务被撤销,他也离开了他苦心经营的新疆。然而此后不久,在1956年,王震也曾担任农垦部部长,还曾被当选为八大的中共中央委员,曾率领农垦战线的几十万转业官兵和青年继续赶赴新疆,黑龙江,广东等地。   披荆斩棘,白手起家,继续发展农垦事业,成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的他不顾严寒,也不顾酷暑,不顾大病初愈,足迹遍布北大荒,海南岛和塔里木盆地,有5个春节在黑龙江和新疆度过,成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实现了我国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逐步转变。

0 阅读:0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