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和张昌宗完事后,太平公主穿好衣服,对他说:“六郎,咱们的日子到此为止了,从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5-15 09:13:38

一天,和张昌宗完事后,太平公主穿好衣服,对他说:“六郎,咱们的日子到此为止了,从现在起,你要好好伺候陛下了!”说完,便忍不住流下了几滴眼泪。

武则天晚年那段风流事儿,搁现在看都算得上劲爆。

要说这老太太七十多岁了,身边还养着张昌宗、张易之这对活宝兄弟,这事儿当年在长安城里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张昌宗原本是太平公主府上的人,太平公主自己都舍不得用,硬是咬着牙给亲妈送去了。

明面上说是尽孝,暗地里打的什么算盘,明眼人心里都门儿清。

要说张昌宗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爷爷是唐高宗时候的宰相,正经的官宦世家出身,长得唇红齿白,会吹拉弹唱,肚子里还装着墨水。

比起武则天之前那个街头混混出身的薛怀义,那可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太平公主头回把人往宫里送的时候,特意让张昌宗穿了身月白长衫,抱着玉笙在御花园里吹曲子。

武则天坐在凉亭里眯着眼睛听,手里转着茶盏半天没说话,末了吩咐身边太监:"这孩子瞧着机灵,留着伺候笔墨吧。"

张家兄弟进宫没俩月就混得风生水起。

张昌宗先是当上了云麾将军,他哥张易之也捞了个司卫少卿的官职。

兄弟俩在宫里进出都坐八抬轿子,后面跟着二十几个小太监捧香炉打扇子。

有回兵部侍郎在宫门口撞见他们,刚要拱手行礼,张昌宗轿帘子都没掀,鼻子里哼了声就过去了。

这事儿传到狄仁杰耳朵里,老宰相气得胡子直翘,第二天就进宫劝谏。

武则天那会儿正让张昌宗给她画眉毛呢,听说狄仁杰来了也不避讳,指着自己新长出来的黑头发说:"怀英啊,你看看朕这返老还童的样儿,可都是托了采补之术的福。"

狄仁杰憋得满脸通红,吭哧半天才憋出句:"陛下圣体安康固然重要,只是这采补之说......"

话没说完就让武则天岔开了,转头吩咐给张家兄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要说这对兄弟也是作死,仗着武则天宠信,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

有回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妹妹永泰公主在府里喝酒,说了句"二张干政迟早要完",第二天就让人告到武则天跟前。

老太太当时正犯头疼,听了张昌宗添油加醋的哭诉,朱笔一挥就把三个皇孙赐了白绫。

这事儿成了后来神龙政变的导火索,满朝文武心里都憋着火呢。

张家兄弟最风光那阵子,武则天专门设了个叫控鹤监的衙门。

名义上是编修《三教珠英》这部大书,实际上就是给二张弄了个选秀机构。

长安城里那些想走捷径的公子哥儿,削尖了脑袋往里头钻。

有野史记载,控鹤监最鼎盛的时候,院里养的"鹤童"足足三百多人,个个都是十七八岁的俊俏后生。

等到武则天八十一岁那年,老太太病得下不来床了。

张昌宗兄弟还做梦想着继续掌权,哪知道太平公主早就和宰相张柬之串通好了。

正月二十二夜里,羽林军把长生殿围得水泄不通,张家兄弟裹着被子被人从被窝里拖出来。

据说当时张易之还扯着嗓子喊"我要见陛下",让领头的将军一刀鞘敲掉了两颗门牙。

最解气的是老百姓听说二张伏诛,天没亮就挤满朱雀大街。

等囚车过来的时候,烂菜叶子臭鸡蛋雨点似的砸过去。

刑场上的刽子手刀都还没举起来,就有老百姓翻过栅栏去撕咬尸身。

等到晌午时分,两具尸体就剩副骨头架子了,连验尸的仵作都直摇头。

这事儿给后来人提了个醒:靠色相上位的终究长久不了。

武则天何等精明的人物,临了还是让男宠误了大事。

倒是太平公主这招"献美求荣"玩得漂亮,既讨了母亲欢心,又在朝中安插了眼线。

可惜她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最后也栽在权力斗争上,这都是后话了。

0 阅读:99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