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不料,司马家族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5-16 09:00:11

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不料,司马家族如此遭遇,却依旧有人还觉得不解恨!

洛阳城头的血腥味还没散尽,刘裕坐在新落成的宫室里翻看司马氏族谱。

这个从卖草鞋起家的寒门皇帝,此刻正用朱笔在竹简上勾画,每划一道就有一支禁军冲出皇城。

这场针对前朝皇族的清洗持续了整整三年,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能逃过毒手。

老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摇头叹息,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杀戮的种子早在七十年前的高平陵就埋下了。

当年司马懿装病骗过曹爽,带着三千死士夺了曹魏大权。

这老头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雄主,临了还玩了个"三马食槽"的把戏。

他孙子司马炎倒是痛快,直接把曹家皇帝踹下龙椅,可这皇位来得不干不净,连自家人都看不下去。

晋朝开国没几年,那帮姓司马的王爷就开始窝里斗,八王之乱闹得黄河两岸遍地尸骨。

匈奴人刘渊趁机扯起"复汉"大旗,中原大地转眼就成了胡人跑马场。

等司马家跑到江南建起东晋,北方的士族早就不拿他们当回事了。

刘裕这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猛虎,把司马家的把戏看得透透的。

他清楚记得二十年前在京口贩履时,亲眼见过王谢豪门出行的排场——八匹纯白骏马拉的鎏金车驾,仆从捧着香炉在前头开道,连车轮轧过的泥土都要用绸缎擦净。

这些门阀大族嘴上喊着忠君爱国,背地里却把持着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连县衙的门都摸不着。

司马家靠着这群蛀虫撑了百来年,早该被扫进故纸堆了。

公元420年的建康城格外闷热,刘裕让亲兵把晋恭帝押到城郊的竹林。

这个被废的司马德文倒是硬气,临刑前突然放声大笑:"当年我祖爷爷怎么对曹家,今日便怎么还报!"话音未落,禁军的环首刀就劈了下来。

消息传到洛阳,那些还在观望的司马氏支脉慌了神,有改姓马的,有改姓司的,最绝的一支连夜乘船逃到倭国,后来成了日本的高桥氏。

这场清洗可不光是报私仇,刘裕在军中摸爬滚打二十年,太清楚门阀士族的把戏。

当年桓玄造反,就是靠着琅琊王氏在背后撑腰;后来收拾刘毅,又撞见陈郡谢氏暗通款曲。

如今他提拔的寒门将领还在长江防线和北魏死磕,要是建康城里留着司马氏这颗定时炸弹,保不齐哪天就被北边的拓跋焘捅了后背。

老百姓的账本记得更清楚,永嘉之乱那会儿,司马家的王爷们忙着抢玉玺,任由胡骑在中原烧杀抢掠。等逃到江南,又是修园林又是征美妾,税赋收到三十年以后。

建康城外的老农说得实在:"咱不识字,可知道谁让咱吃上饭。

刘皇帝把王谢家的田分给佃户,光这条就比司马家强百倍!"这话传到宫里,刘裕摸着御案上的族谱冷笑——上面最后几个红叉,正是当年帮着司马懿夺权的河内温县大族。

那些从北方逃难来的士人倒是看得透彻,有个叫裴松之的史官在注《三国志》时偷偷写道:"司马氏篡魏时有多得意,如今便有多凄惶。"

这话传到刘裕耳朵里,他特意召裴松之进宫,指着案头的《宋书》说:"给朕好好记下,后世若有学司马懿的,照此族灭!"

建康城的秋风卷着落叶扫过宫墙时,最后一支搜捕队从会稽回来了。

带队校尉呈上的名单沾着血渍,刘裕扫了眼随手扔进火盆。

火苗蹿起三尺高,映得他脸上的刀疤忽明忽暗。

这个五十七岁的开国皇帝突然想起,四十年前在赌场输光家当的那个下午——要是当时被债主打死,或许就不用背这千古骂名了。

长江的浪涛日夜拍打着石头城,刘宋的龙旗在城头猎猎作响。

北府军的老兵们偶尔还会提起,当年跟着刘寄奴北伐时,见过黄河边司马家的破败皇陵。

那些长满荒草的坟堆里,连陪葬的陶俑都被流民砸碎换了粟米。

历史就是个轮回,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算计曹家,如今他的子孙连块完整的墓碑都保不住。

洛阳古城的茶摊上,说书人敲着醒木讲古:"要说司马家这盘棋,开局下得妙,中盘走得臭,收官死得惨。

刘裕这手屠龙术,把棋盘都掀了!"茶客们哄笑着扔铜钱,没人注意到角落坐着个戴斗笠的老者——他袖口露出的半截族谱上,赫然写着"河内司马"四个褪色小字。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孽龙之相

孽龙之相

1
2025-05-16 10:38

司马家注定了遗臭万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三国有司马家,北宋有司马光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