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国氢弹试爆成功,美国得知后惊慌失措,立刻开始调查氢弹泄密事件,直到20年后才真相大白! 1967年盛夏时节,中国西北戈壁滩腾起巨大的蘑菇云,全世界都被这声巨响震得头皮发麻。 美国人盯着卫星传回的画面直拍桌子——他们搞了七年才弄出来的氢弹,中国人怎么只用两年多就搞成了?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把保密柜翻得底朝天,非要查出哪个环节泄了密。 要说这氢弹可不是烧火棍,当年爱因斯坦带着一群顶尖脑袋瓜子才琢磨出原子弹,可氢弹比那玩意儿复杂百倍。 美国人掰着指头算账:苏联人抄作业都用了六年,中国人难不成会变戏法?他们死活不信中国人能自己搞出来,认定准是偷了自家的图纸。 其实中国人哪有闲工夫抄作业,咱们自己家里就藏着个宝贝。河北宁河县出身的于敏,打小就爱琢磨事。 七岁才进学堂不算早,可人家脑子活泛,1944年愣是考进北大工学院。后来嫌不过瘾,转去理学院啃物理书,啃着啃着就啃出了名堂。 1951年毕业时,钱三强院长亲自把他招进新成立的研究所,这小伙子往实验室一坐,连日本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都竖大拇指。 那年月搞科研是真不容易。于敏带着大伙儿在草稿纸上画星星,算盘珠子拨得直冒火星。氢弹最难的就是"点火",就像点炮仗得先有火星子。 美国人用"泰勒构型"解决这个问题,可咱们连他们用啥法子都不知道。于敏带着团队白天黑夜连轴转,光报告就写了五十多摞,硬是在1964年原子弹炸响那会儿,琢磨出了独门绝活——后来国际上管这叫"于敏构型"。 要说这于敏构型有多神?它能用更小的体积装下更大的能量,好比把大象塞进冰箱还让大象活蹦乱跳。 美国人直到二十年后档案解密才明白过来,合着中国人压根没走他们的老路。五角大楼那帮人看着解密名单直嘬牙花子——这个叫于敏的专家,连国门都没出过,硬是带着团队趟出了新路子。 当年做这个决定可不容易。1960年组织上找于敏谈话,说要他转行搞氢弹研究。这意味着啥?意味着要隐姓埋名,放弃眼看就要到手的学术成就,去啃块硬骨头。 可于敏想起小时候见着日本飞机在天上撒野,二话没说就点了头。他说:"咱中国人手里没硬家伙,腰杆子就挺不直。" 研发过程那叫一个熬人,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没有实验室就拿黑板凑合。于敏带着大伙儿在纸堆里摸爬滚打,愣是把氢弹原理拆解得明明白白。 等到1967年试爆那天,新疆罗布泊的地皮都在打哆嗦。现场观测的人回来说,那火球亮得能把墨镜烧穿,冲击波跑得比骏马还快。 美国人后来在《核不扩散条约》谈判时总拿这事说嘴,说中国人发展太快不正常。等他们搞明白于敏构型的门道,这才臊眉耷眼地闭嘴。 要按《中国核工业发展史》里说的,这构型到现在还是绝密,连最亲近的盟友都不给看。 回头看这段历史,最让人唏嘘的是这群科学家的付出。 于敏带着团队闷头苦干那些年,家里人连他去哪了都不知道。等到解密那天,街坊四邻才知道天天买菜的老头儿,原来是给国家造"大炮仗"的功臣。 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当年那朵蘑菇云撑起的腰杆子还在。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人认准的道理就一条: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得靠自己的脑袋瓜子琢磨出来。就像老话说的,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攥着的真本事最牢靠。 (主要信源: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少年月刊》)
1967年,中国氢弹试爆成功,美国得知后惊慌失措,立刻开始调查氢弹泄密事件,直到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22 11:24:13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