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到底有多干燥?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

语林娱娱乐 2025-05-24 15:03:14

新疆到底有多干燥?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很多人对新疆的第一印象是辽阔、壮美,而干燥,几乎贯穿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天。南北疆、东西疆,数千公里的土地气候各异,但“干燥”却是普遍的生活底色。外地人初到新疆,常常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空气中那种少见的“干”,甚至会觉得,这里的干燥有些超乎想象。 新疆之所以如此干燥,首先是地理决定的。整个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距离海洋遥远,缺乏稳定的水汽来源。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间横亘着天山,这些高大的山脉像屏障一样,把湿润的气流挡在外面。无论是来自印度洋还是西伯利亚的风,都很难把水分带进来。于是,大片地区一年四季都少有降水。 以新疆最著名的干旱区吐鲁番为例,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这样一个数字,用日常生活对比才能体会:北京一场春雨,往往就有20毫米,吐鲁番一年下来连北京一场小雨都赶不上。乌鲁木齐、哈密等地的降水量也不算多。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毫米,空气中常年见不到多少湿气。 干燥的另一个原因,是蒸发量极高。新疆日照时间长,每年能达到三千小时左右。有的地方一年到头晴天居多,阳光直射地面,白天温度升高,地表的水分很快就被蒸发干净。特别是夏天,太阳一晒,刚浇过水的土地也能在几个小时内变干。气象数据显示,新疆不少地区年蒸发量在三千毫米以上,这相当于降水的上百倍。 再看空气湿度。新疆大部分城市的年平均空气湿度常常只有40%左右,比中国东部、南方低不少。到了夏季,湿度甚至能降到30%以下。到了冬天,虽然有取暖设备,但室内外同样干燥。家里养的花草,往往得一天浇几次水才能活下来。无论春夏秋冬,空气的“干”,几乎无处不在。 这种环境下,许多在湿润地区生活习惯的人,刚到新疆总会不适应。皮肤干燥、嘴唇干裂、早上起来喉咙干疼,甚至流鼻血,这些都很常见。很多人不得不随身携带润唇膏、护手霜,用来缓解空气带走的水分。夏季有时温度达到四十摄氏度,但却很少有闷热难耐的感觉,反而是一种“晒”出来的干热。 新疆干燥带来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饮水。在新疆,无论南北,喝水的频率远高于内地。许多人习惯随身携带水壶,渴了就喝一口。家里来客人,主人总是第一时间倒上一杯热水,这是待客的礼数,更是生活的需要。白天活动量大的人,尤其是农民、工地工人,经常一天喝上好几壶水。 其次是皮肤护理。新疆的老人往往有个习惯,就是随手搽些油脂。小时候家里用的多是羊油、凡士林、香油,现在多用护肤霜、润唇膏。很多家庭冬天晚上睡觉会在床头放一杯水,目的是增加室内湿度。加湿器也成了近些年普及率很高的家用电器。 第三是饮食习惯。干燥的气候,使新疆的饮食格外重视补水。大碗喝茶、喝奶茶,是当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奶茶、酸奶、抓饭、面汤这些,既能补充能量,也能给身体补水。大肉大面固然好吃,但饭桌上常常少不了一壶热茶、一碗清汤。到了夏天,西瓜、哈密瓜大量上市,不仅因为味道甜,更因为这些瓜果含水量高,是天然的“饮水机”。 再说家庭环境。因为干燥,很多新疆家庭的晾衣绳上,一年四季都很忙。衣服洗好挂出去,夏天最多两小时就能干透。床单被罩也是如此,甚至冬天阳光好时,早上洗、下午就能收。屋里的木制家具需要定期保养,否则容易开裂。 还有一点,干燥的气候让新疆成了文物保存的“天然仓库”。比如,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木乃伊、古墓中的织物、文书、木器,都能保存上千年。这在南方湿润地区几乎无法想象。 干燥还给新疆的农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农民种地,需要比湿润地区更科学地安排灌溉。新疆大力发展滴灌技术,就是因为传统漫灌方式在干旱高蒸发量环境下,水资源浪费严重。春天农民早早下地,抢抓时机给土地浇水,遇到连续高温天气,需频繁补水。好处是,少雨病虫害也少,空气干净,作物生长的病害风险小,瓜果能积聚更多糖分,味道格外鲜美。哈密瓜、西瓜、葡萄,这些新疆名优特产,正是靠干燥环境和充足阳光孕育出来的。 干燥有利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新疆每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伏发电效率高,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太阳能基地之一。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成为西北大地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干燥带来丰富的果蔬加工产业。新疆的葡萄干、核桃、杏干、风干牛羊肉,这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利用本地干燥条件自然晾晒制成。家庭主妇把葡萄挂在土房通风的地方,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很快就能制成葡萄干。哈密瓜切成片,几天后就是甘甜的瓜干。 干燥让新疆成为一些特色作物的理想产地。棉花、甜菜、番茄,新疆的产量占到全国的大半。充足的阳光、少量的雨水,使作物水分集中、糖分高、品质好。

0 阅读:2
语林娱娱乐

语林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