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拥兵30多万,清朝足足用了8年,为何才平定叛乱?    说起吴三桂,这家伙

周平聊历史 2025-05-24 20:24:44

吴三桂拥兵30多万,清朝足足用了8年,为何才平定叛乱?    说起吴三桂,这家伙的经历真是够传奇。他1612年出生在辽东,家里是军阀出身,爸爸吴襄和舅舅祖大寿都是明朝有名的将领。小时候跟着老爹混军营,骑马射箭样样行,年轻时就当上了辽东总兵,守着山海关,专门对付后金。 1644年,天下大乱。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山海关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李自成派人来招降吴三桂,可这时候传出消息,他心爱的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抢了。吴三桂一怒之下,干脆打开关门,把清军放了进来。5月27日,清军和吴三桂联手,在一片石把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清廷高兴坏了,封他为平西王,还给了他一堆赏赐,让他去云南镇守。 到了云南,吴三桂可没闲着。他大搞建设,招兵买马,势力越来越大。1662年,他还亲手干掉了南明的永历帝,彻底断了明朝的念想。可好景不长,清朝康熙皇帝上台后,开始搞中央集权。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要把吴三桂这些藩王的兵权收回来。吴三桂一听急了,直接反了,自称“大周皇帝”,拉起30多万大军,发动了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打了8年,清朝为啥这么费劲?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清朝这边准备不足。康熙年轻气盛,以为撤藩就是发个命令的事儿,没想到吴三桂真敢反。清军的主力八旗兵早就没怎么打仗了,装备老化,将领也不行。刚开战时,清军连连吃败仗,压根儿没招架住吴三桂的攻势。 再看看吴三桂这边,他可不是省油的灯。30多万大军不是吹的,他在云南经营多年,军队训练有素,粮草充足。开战没多久,他就拿下了云贵、四川、湖南等地,湖北前线20万大军一摆,清军直接怂了。他的地盘城池坚固,想攻下来没那么容易。 地理条件也帮了吴三桂的忙。叛乱的地方山高路险,清军行军补给都成问题。尤其湖南沿江一带,吴三桂设了水军防守,清军想渡江都难上加难。仗打得拖拖拉拉,时间一长就更不好收拾。   不过,吴三桂也不是没弱点。三藩里另外两个大佬,耿精忠和尚之信,跟他不是一条心。耿精忠忙着跟台湾的郑氏抢地盘,尚之信则是墙头草,摇摆不定。清廷抓住机会,使了点银子和外交手段,1676年耿精忠投降,1677年尚之信也归顺了。吴三桂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 吴三桂也不是没失误。仗刚开始时,他势头很猛,都打到长江边了,可他没趁机北上,反而在湖南磨蹭。手下劝他赶紧攻荆襄或者顺江东下,他却犹豫不决,错过了最佳时机。清廷缓过劲来,康熙调整策略,派了岳乐、图海这些能打的将领上阵。江西一战,清军撕开防线,把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联系断了,局势慢慢扭转。   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可没得意多久就病死了。他孙子吴世璠接手,可这小子没啥本事,手下将领忙着内斗,叛军彻底乱了套。1680年,清军拿下贵州,断了吴世璠的后路。1681年,清军围困昆明,吴世璠撑不住,在王府里自杀了,三藩之乱这才画上句号。 战后,康熙没手软。吴三桂全家被抄斩,耿精忠和尚之信也没逃过一死。四川、湖南这些地方打得满目疮痍,人口掉了一大半。不过,这场乱子平了,清朝的统治也更稳了,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吴三桂这辈子,从帮清入关到反清称帝,真是让人看不懂。他掀起的这场叛乱,清朝用了8年才摆平,既是军事上的硬仗,也是政治上的大考。你说,吴三桂到底是英雄还是叛徒?清朝这8年熬得值不值?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咱们一起挖挖这段历史的深意!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周平聊历史

周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